范文网 总结报告 【试析《雷雨》的戏剧艺术】比较雷雨日出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精选)

【试析《雷雨》的戏剧艺术】比较雷雨日出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精选)

【试析《雷雨》的戏剧艺术】比较雷雨日出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摘要:《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大师地位,同时也成了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本剧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为历史背景,通过周、鲁两家。

【试析《雷雨》的戏剧艺术】比较雷雨日出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

  摘要:《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大师地位,同时也成了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本剧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为历史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复杂的爱情和血缘的纠葛及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勾勒出现实的社会阶级关系,揭示了旧制度崩溃和灭亡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雷雨》 艺术冲突 人物形象
  一、《雷雨》的戏剧艺术冲突
  俗话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高尔基在《论创作》中说:“有鲜明的人物性格的地方必定是存在着戏剧冲突。”《雷雨》中共有八个人物,全剧以周朴园为中心,编织了周朴园、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等人的众多矛盾,他们每个人虽各有独特的思想感情与经历,但每个人都与周朴园紧相牵连。而在这诸多的矛盾中,周朴园与繁漪的矛盾冲突最具特殊含义,是繁漪首先起来反抗周朴园的封建专制和统治,是她动摇了周朴园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促使了这个黑暗、罪恶的家庭的崩溃。
  《雷雨》这一出悲剧,可以说它震撼人心的悲剧强度和力度在中国现代戏剧艺术中是罕见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曹禺对戏剧冲突的安排。选择某种富于生发性的时刻,截取生活中的若干横断面,从而造成集中而又强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题材处理上的重要特点,也是话剧与传统戏曲有所差别的地方。在《雷雨》中,戏剧还没有开场,矛盾和危机就已逐渐凝聚起来,只等某种机缘的出现而使之总爆发。两年多没在家的周朴园在戏剧剧情开头的头一天回到了周公馆;周萍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准备出走,这又使得多时不曾下楼的繁漪走下楼来;在外地做佣人的侍萍,不早不晚,偏偏这时候回来探亲,一下车又被繁漪召到了周公馆;鲁大海也因矿上的风潮找到了周朴园的家中来……这样,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各种矛盾冲突,便聚集到一起来了。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人相互之间的血缘关系被揭开,违逆伦理之处被点破,30年的假面具被摘掉。这难以承受的巨大精神打击,使得天真无邪的少年周冲差点死亡,愧悔内疚的周萍开枪自杀,繁漪真的变成了疯子,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侍萍精神失常,鲁大海下落不明,只剩下这悲剧的制造者周朴园,在孤寂和冷漠中苦度余生。这样,悲剧留给观众的影响必然是异常强烈而深刻的。
  二、《雷雨》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品所选取的伦理题材,在西方文学中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却不多见;但作者并未为题材所囿,而是在深入挖掘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很有深度地描写了几个人物的性格,可以说《雷雨》剧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繁漪
  繁漪是《雷雨》中最令人难以把握但又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是她生活在中国现代都市社会,不能不受到一些西方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她本能的基本要求结合在一起,又使她带有一点“原始的野性”。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枯燥平庸的生活、周朴园的极端专横、残酷的精神折磨使她渐渐地变为乖戾、抑郁甚至阴骘的女人,最终走上了一条看似违背常理,然而又是必然的畸形生活道路。在周朴园去矿上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周家大院里与她朝夕相处的只有周萍和周冲。这样,她与周萍之间不正当关系的发生就不那么令人奇怪了。她对周萍不顾一切地爱,有时甚至让人感到有些可怜与屈辱。当这种关系不能再维持下去的时候,她又不顾一切的进行报复。这一切看起来都与作品提示所说的“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不大协调,好像太西方化了。但是必须看到,如果不是她的出身和教养,她可能在这个让人闷得透不过气来的家庭里生活18年吗?在她几乎被折磨得形容枯槁的时候,是周萍燃起了她可怜的生活欲望。这时的繁漪,就像一个将死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的爱、她的恨、她的反抗,就不能不带有破釜沉舟般的决绝和一定的破坏性。
  (二)周朴园
  周朴园是剧中着力刻画的虚伪、冷酷、专横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家庭,虽然出国留过学,却又尊崇旧道德。这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富于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为了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成亲,他把产后才三天的侍萍驱逐出门,不管她的死活;他并不打算认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也不想周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他见到侍萍后,马上想到她来要钱,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侍萍来到周家的唯一理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几乎毫无缘由地折磨繁漪,强迫她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个服从的榜样,把药喝下去,显示自己封建家长的威严,在周家“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任何人都不得违抗。不过,作者在刻画他专横暴戾、刚愎自用、冷酷无情、虚假伪善的基本性格的同时,还揭示了他身上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比如他对侍萍怀有某种内疚,对鲁大海也并非毫无亲子之爱,然而这些只有在不损害他的尊严、不危及他的根本利益时才有所表露。这正说明了现实的人性根本上是受现实的阶级关系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可以说,周朴园是《雷雨》这出悲剧的罪魁元凶,是一颗“罪恶的种子”。正如曹禺所说:“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文化生活出版社.1979年6月.
  2.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3.方洲.《青年必读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2月.
  4.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5.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6.杜运通,赵福生.《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