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就业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就业难现状
【摘要】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比例高、人数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此类院校就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地方高校的就业难问题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方高校自身教育环境局限,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以及来自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地方高校应从关注机制、帮扶机制和预警机制的构建入手来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现状 策略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一个工作岗位的绝对就业困难,而是相对于其人才价值、就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而言,找到合适工作的实现难度增大的一种相对困难。在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自身在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或竞争能力不足的高校毕业生群体。
地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和就业现状
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地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就业的毕业生,虽然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一定就业困难,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对就业造成影响的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二是因学业困难而影响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指由于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适应能力差等导致学习成绩差,专业素质欠缺,实践能力不强并由此影响就业的大学生;三是因个性、心理等因素导致就业能力低的毕业生,主要指心理承受能力低、性格比较孤僻、不良习惯突出等因素造成暂时性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四是因个人先天条件等因素影响就业的毕业生,如残疾、身高体型、长相等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五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群体,如因就业观念问题引起的暂时性就业困难等。
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笔者通过就业工作研讨会、走访、论坛交流等方式,先后对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福建省、安徽省等地部分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与相关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探讨,总结出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中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特点:一,专业结构性就业困难在地方高校中尤为突出。二,就业质量偏低,就业满意率不高。三,就业范围相对狭窄。四,自主创业比例非常低。由于不够自信和受条件限制,就业困难毕业生创业的比例相对更低。五,就业观念更保守,就业途径选择单一且存在偏见。六,求稳定,求地位者多,有拼劲、闯劲,敢于挑战者少。七,受学风、就业观念等方面影响,暂时性就业困难比例更高。八,更关心眼前就业情况,很少注重长远规划。
地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地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应从高校自身教育环境局限、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以及来自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
地方高校自身教育环境局限。由于受资源条件、生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相对于部属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其中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条件越来越苛刻,甚至歧视地方高校毕业生,这无疑会使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除客观的资源条件限制外,地方高校在具体的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非常不利于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
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一是自身能力素质欠佳。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差,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差,甚至无一技之长,因此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二是就业观存在误区。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观上存在一些误区,如期望值过高,自身定位脱离现实,从而成为困难群体中一员。三是缺乏主动竞争意识。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意识,无法融入市场化就业的现实中,这使他们错失了很多就业的良机。四是个性偏执、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因素造成就业困难,如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恐慌心理等。
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当前,复杂的社会观念和多元价值观念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冲击较大,比如有些经济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家庭的困难毕业生,一方面由于对读书改变命运的预期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更倾向于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单位的求职应聘成本(如公招考试参考报名费、交通费、食宿费等)一般都比较高,又反过来大大限制了其就业范围,加之某些不公平竞争和就业歧视等因素,这些都加大了其就业难度。
地方高校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策略
构建关注机制。首先,地方高校应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可见,高校在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方面责无旁贷。地方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比例高、人数多,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事关学校就业工作大局,事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地方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营造一种全校上下都关心、关注、帮助和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良好氛围。在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勤工助学和成长辅导等方面给予就业困难学生特别帮助,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促进其提高就业能力和减少就业困难。
其次,地方高校各院系应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院系和学生直接接触最多,院系的领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是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具有关键的作用。因而,除了学校层面的高度关注外,院系层面更应该营造一种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良好氛围,拿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促进其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的举措。
再次,地方高校要积极引导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实际上,政府职能部门,如就业服务部门、人社部门、民政部门、残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都有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职责和愿望,地方高校应主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困难大学生实现就业。
此外,地方高校还应积极呼吁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可以通过主动引导媒体关注以及借助校友、用人单位资源等形式,呼吁社会各方普遍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从而为其就业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