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充满我诗歌 让诗歌的美飘满语文课堂(全文)

充满我诗歌 让诗歌的美飘满语文课堂(全文)

充满我诗歌 让诗歌的美飘满语文课堂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8-0010-01  摘要:反复吟诵,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整体。

充满我诗歌 让诗歌的美飘满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8-0010-01  摘要:反复吟诵,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整体感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再现意境,走进诗歌的美。
  关键词:鉴赏美 音乐美 图画美 语言美 意境美 走进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包括唐诗、宋词在内的优秀诗歌如璀璨的群星闪烁在中国文坛的天空。尤其是古代诗歌绵延几千年、横亘数万里,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植根于中国的昨天,编织着中国的未来,是中华文化永远的根。那么,如何鉴赏诗歌呢?徐松先生的《新诗三步曲》,介绍他的鉴赏诗歌的过程:品读节奏美—领悟意境美—比较异同欣赏主题美。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指出,鉴赏诗歌“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我认为,对于诗歌的鉴赏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复吟诵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背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被课文分析统治。其实,苏、辛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雄壮美,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阴柔美,是无论怎么分析都不能达到的。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回归传统的朗读、吟诵不失一剂良方。
  怎样诵读呢?于漪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发自己之心”。这就告诉我们,要读出感情和语势,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也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要读出亡国的凄婉、哀伤的伤感美。“变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要读出对亲人的思念,又要体会到作者的旷达、共祝美好的超然之意等。
  二、联想想象 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在诗歌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沟通情感交融。乡愁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映射着古典诗歌的神韵和美魅力。在《乡愁》的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四幅画面:第一幅,小时候,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一枚贴着小小的邮票的信封,却装进了我求学的苦涩和母亲的牵挂……第二幅,长大后,为了生计,一张窄窄的船票牵动了新娘含泪的眼睛,驻足凝望远去的客船……第三幅,后来啊,岁月无情,母子阴阳相隔。相见只有矮矮的坟墓,默默无语惟有泪千行……第四幅,而现在,由于政治原因,虽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故土可望不可及,真是“十八拍兮思茫茫,望不见故乡兮欲断肠……”这四幅画由小时候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到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画面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个人到家国,诉不尽的、写不完的都是惆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咬文嚼字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咬文嚼字可体会用词、用句之精妙,进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也就是古人说的“一篇之骨”、“一诗之眼”。抓住了它,犹如打开诗歌语言美的钥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避免了把诗歌理解得支离破碎不得要领。
  我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引导学生抓住“柳”字。雨后的柳色虽然美,但“柳”象征离别。唐代以折“柳”相赠来表示远行的留恋之情,“柳”字凝结了中国古代文化。宋代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一脉相承。不从“柳”字入手无法理解赏心悦目的柳树徒然增加作者与友人浓厚的离情别意,更无法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厚意。
  由此不难看出,抓住关键字词反复咀嚼、体味,不仅能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也能避免囫囵吞枣、一味求速的弊病,从而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走进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四、整体感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我在诗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美的规律组合起来,展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譬如,马志远散曲(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个意象俨然是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颇让人耐人寻味。乍看一下都是孤立的景物,不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但这些“象”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意联系,却构成一种旷远、辽阔、清幽苍凉的意境,表达了游子上下求索、孤独飘零的愁思。我让学生不妨想象一下:秋天的黄昏,夕阳西沉,天渐渐暗淡下来。只有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小桥流水的近旁,稀稀落落的有几家村舍,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看到这样的景,走在西风古道的游子的游子的乡愁怎能不勾起呢?由此可知,景是情,情又是景,这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难怪老先生曾不无感概地评说“深得唐人绝句的妙境”,这绝非过誉。
  五、再现意境,走进诗歌的美
  再现意境是一个人从艺术直觉发展到艺术体验的过程。最初是,诗中所描写的诗人形象和物象一一浮现在学生的脑际,但可能是杂乱的、无序的,甚至是模糊的。用模拟动作、表情,用音乐营造情境,依曲填词等方法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美在于创新,语文的诗歌教学也是如此。我在教《蒹葭》一诗中,采用改写的教学方法。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古色古香的意境转换为“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一方……”,既古典又略带现代的散文诗般意境。学生在改写中走进凄清而苍凉的景色,以及这种景色衬托主人公心中那份空虚何对“伊人”上下求索而不见的那种怅惘的情感世界。
  五千年优秀的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许多诗篇留传久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我们遇到困境时生出希望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传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归思情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启迪我们要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百年语文教育走上了否定传统,异化民族的道路,而今天的中国亟需一次“中华文化本根的复兴”,就是说要续几千年文化血脉,那不妨就从鉴赏诗歌入手吧!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2]戚廷贵的《美学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