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做一个孤独的孩子: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摘 要】本文通过交往策略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对幼儿典型的不良交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交往策略;交往行为 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论未来教育》文章中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引起了我对儿童社会交往问题的关注。在观察、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注意到幼儿的社会交往主要是如何与同伴进行交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长辈和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因此往往不会对与自己平辈的、平等的对象进行交往,比如儿童的自闭症和孤独症等问题。
一、幼儿交往策略相关概念的界定
交往,按《辞海》的解释,“交”有互相接触之义,“往”是去的意思。作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基本强调的是,交往是一种过程,交往是一种相互作用。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的总和。
策略,“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交往活动中,交往手段是交往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将自己的活动作用于交往对象的中介,是交往主体与交往客体的联结方式。所以在实现交往的过程中,完成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凭借的是某种手段或方式,即策略。
幼儿交往策略就是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健康、有效的交往策略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幼儿交往策略的培养,帮助幼儿在日常和生活的交往中能够和其他的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同时幼儿交往策略的发展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乃至身心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幼儿交往策略现状的分析
1.不愿与他人交往类型。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更多的是采取“回避政策”。原因可能是:第一,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第二,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于是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第三,个性原因。有些幼儿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2.不敢与他人交往类型。有些幼儿害羞、胆小,想与小朋友交往却不敢交往。造成幼儿不敢交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交往经历和经验,对没有经历或经历少的事情总怀有恐惧心理;二是不自信。因此,除了多带幼儿进行交往外,比如,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与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等,还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不会与他人交往类型。有些幼儿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也是这次活动家长提出的最多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没有出现不愿意交往和不敢交往,我们的孩子还是有非常强烈的交往需求的,只是经验缺乏,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促进幼儿主动交往的策略
1.提供交往的机会,学习交往的技能。创设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敢言、乐言、善言。对孩子的言语不妄加评论,以鼓励为主。陈鹤琴老先生曾今提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积极正确的导向与肯定,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喜欢与人交往。孩子是善于模仿的,他们关注着成人的一举一动,所以成人的交往、言语对幼儿有最直接生动的影响。在幼儿面前,教师的交往必须规范化。教师与幼儿交往时是示范性交往的最好时机,在生活中随机地、持久地进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习得与人交往的技能。
2.训练促进同伴间的友好相处。首先,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充分体验生活,适应幼儿园环境。为了减少小班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克服幼儿的怯生现象,为小班创设了浓厚的家化氛围,每个小班有地毯、有家具、有家用电器、有生活用品等,这些都是与幼儿生活体验相符合的熟悉环境,让小班幼儿有回到家的感觉。其次,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让幼儿从独自游戏——参与合作游戏——自发共同游戏逐步过渡。
3.家园合作,促进和睦的亲子关系。首先,让家长做到言传身教,在家庭中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尊老爱幼,兴趣广泛、性格开朗乐群、互相关心、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聚餐、定期邀请好友来家里聚会。让幼儿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感受亲人间、好友间交往的喜悦。其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养观念,保持教养方式的一致性和教养方式的民主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全家人要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和教育方法的互补性。再次,家长应开阔视野,让孩子投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锻炼。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学前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1999(6).
[2]周宗奎.儿童的社会技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2(4).
[3]庞丽娟.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