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争抢篮板球的技能训练] 请详述怎样争抢篮板球
篮球运动中篮板球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在比赛中抢得更多的篮板球,在熟练掌握篮板球反弹规律的同时,平时必须刻苦训练,提高以下几方面技能。 一、注重起跳技术训练,扩大控制范围
及时起跳才能在最高点抢到篮板球。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占据有利位置,将对手挡在身后,双膝屈至135度左右,两臂微张下垂扩大控制面积,眼睛注视球、进一步判断反弹的方向、高度和落点。起跳时双腿用力蹬地的同时,两臂用力上摆,上、下肢协调用力,尽力跳至最高点去拼抢篮板球。在与对手平行站位或处于不利位置时,两臂微张开,举至肩上,扩大空间控制面积,迫使对方的手臂难以举过头,阻扰对手的起跳与空中动作。如果起跳后球落在侧方或后方,就要用腰腹力量,将上体和手臂伸向球去抢球。起跳的步法要采用上步、撤步或跨步的双脚起跳。如果起跳前和对方已有身体接触,接触的部位要主动用力,顶靠对手,以便先于对方起跳和维持身体平衡。
二、注重持球技术的训练,加强对球的保护
在起跳抢球过程中,拼抢异常激烈,抢到球后必须把球握牢,否则极容易得而复失。因此,起跳腾空后要用肩、背挡住对方,手臂和身体充分伸直,用双手(或单手)抢球。在指尖触球后,腰腹用力,屈指屈腕、回收手臂,拉球于腹前。单**球时,另一支手要及时扶住球。抢球后一般是双脚同时落地、屈膝、降重心,上体前倾,保持身体平衡。要利用转体、跨步,不断移动球的位置,避开对方抢、打、掏或把球放在远离对手一侧,保护好球。抢得前场篮板球后就要立即衔接二次进攻;抢得后场篮板球就要迅速运球突破或传球发动快攻反击。
三、注重基本功训练,提高争抢篮板球能力
1.无球训练
脚步动作,虚晃变向一队员在三分线附近,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冲向篮下。绕、跨步一队员在限制区外,利用脚步动作绕过防守队员,冲向篮下。转身一队员在罚球线前或限制区两腰(指中锋)利用前、后转身、摆脱防守,冲向篮下。
2.有球训练
2.1个人训练
(1)判断:让队员在不同角度连续投篮,体会、判断反弹方位的一般规律并作出反应。
(2)自抛自抢:队员将球向空中抛出(约3米),原地或绕步侧身起跑做单、双**球。
(3)自投自抢:队员投篮出手后,采用假动作虚晃变向或绕步冲向篮下抢篮板球。
(4)单手拨球补篮:队员将球打板后,冲向篮下,跳起用单手拨球或空中托球补篮。
2.2 二人训练
(1)两人在篮下两侧站立,轮流跳起在空中用单、双手托球打板传给同伴。
(2)两人一组,A在篮左(右)侧投篮,B在另一侧抢篮板球,A投篮后也向篮下冲抢。
(3)教练员在不同位置投篮,二名队员在两侧冲抢篮板球。
3.加强冲抢篮板球的对抗性训练
要想提高冲抢能力,必须加强对抗训练。训练方法可采用:
3.1 一对一的攻防训练
一队员防守另一人进攻。进攻队员投篮后,摆脱防守冲抢篮板球,防守者积极跟进。
3.2 二对二攻防训练
攻方两人投篮后,设法摆脱防守,冲抢篮板球,防守者迅速跟进。
3.3 三对三攻防训练
攻方三人经配合后投篮,并摆脱防守者冲抢篮板球,防守者及时调整防守位置,始终保持正确防守姿势。
3.4 五对五攻防训练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冲抢篮板球的训练,要求进攻队员在投球出手后,迅速判断反弹的方位,利用快速的脚步动作摆脱防守,抢占有利位置,起跳及时,抢到球后补篮或组织二次进攻。防守队员抢到篮板球后,寻找时机把球传给同伴。
四、注重整体配合训练,形成争抢篮板球的优势
当今篮球运动的发展,已使篮下禁区成为双方攻防争夺最紧张、身体对抗最激烈的地方,篮板球的拼抢更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意识、技术,是难以在篮板球冲抢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只有运用战术配合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定抢篮板球的配合时,要根据比赛的情况,双方的实力及本队队员的特点,布置好每个场上队员应控制的区域和得球后的战术衔接在抢篮板球时可用如下几种配合。
1.内挡外抢的配合
通过内线队员的挡位,以便达到减弱对方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实力,为本队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创造机会。
2.外挡内抢的配合
外线队员挡住对方外线队员的冲抢,为本队内线队员创造抢篮板球的机会。特别是当在对方外线队员冲抢篮板球能力很强时,这种配合在比赛中尤为重要。
3.内打外抢的配合
当本队内线队员抢篮板球的实力逊于对方或处于不利位置时,内线队员在争夺篮板球时,有目的地将球点拨给同伴,外线队员应及时快速去抢球。
4.左挡右抢,右挡左抢的配合
根据篮板球的方向,挡住对方左边队员,为本队右边队员创造得球机会,反之亦然。
抢篮板球配合挡人的策略有三,一是用自己身材不高的队员挡住对方身材高在的队员,以此减弱对方高大队员抢篮板球的优势;二是用本队抢篮板球一般的队员去挡住对方抢篮板球能力最强的队员;三是控制对方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员,使对方失去抢球的机会或行动受到干扰。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