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静物写生_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研究
摘 要: 为避免割裂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实现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创作的理论与创作的要求;加大美术史学习和美术欣赏的力度;注重题材的选择和敢于拓展新题材;面对写生对象,要加强主观能动性;尽量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
关键词: 水彩艺术写生 写生实践 写生创作化
凡·高说过:那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稳妥的方法是不知疲倦地临摹大自然,为了扑向大自然写生,他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眼睛。写生是沟通生活创作的最好桥梁,它能为创作收集素材,也可以训练造型与色彩等方面的基本功。对水彩画这种技术性较强的画种来说,为掌握水彩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水彩画的技法写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再则,许多画家在写生中直接进行创作。写生有如此多的功用,其意义重大这几乎达成了共识,无需赘述。但人们对如何写生,对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的看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观念:1.“从写生到创作”,把写生当基础训练,认为写生是创作的必经阶段;2.“写生即创作”,把写生当做创作的手段,往往是对景创作;3.“从创作到写生”,从更高的创作目的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写生,如人物群像创作之前,找单个人物进行写生。目前,高等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如何写生,以及对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认识倾向第一种,只把写生当做练习,只把写生当成训练基本功的一种手段,都在“为写生而写生”、“为技法而技法”,这样很容易割裂写生与创作的关系,阶段性课程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水彩画人体等课程都没上升到创作课的高度。学生几乎形成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着手搞创作的错误观念,待到第四学年搞毕业创作时大多茫然失措。水彩画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写生练习、技法材料训练与毕业创作这种先修与后续课程脱节,4年本科学习下来学生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更新水彩画教学的观念与思考水彩画教学程序方面的问题。笔者比较认同第二与第三种观念,并且认为为了改变水彩画教学现状,改变矫枉过正的现象无可厚非。水彩艺术写生创作化是个不错的提法,把水彩艺术创作放第一位,把对景写生改为对景创作,拉近写生与创作的距离,力求把每一张写生作业当创作。当然,以这种观念实施教学,并不是扬此抑彼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创作能力后劲不足,而是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使写生作品更加趋于完美。“为创作表现而技法材料”,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发觉基本功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加以补强。写生之前就要做好创作构思,以创作的高要求写生,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为此,美术学水彩方向的课程可以“从创作到技法”,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内容,强调创造意识贯穿水彩画教学始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有思考何为基本功的必要,水彩艺术创作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连需要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故步自封难免滑稽可笑。白崇禄老师于《访美归来话水彩》一文中介绍,美国学生写实基本功不如中国学生,但美国学生思维活跃,绘画手法多样,他们的作品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创造性,足以证明创作并不一定需要我们想当然要具备的基本功。
为实现水彩艺术写生的创作化,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其一,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创作的理论与创作的要求。读图时代的学生疏于理论的学习,在水彩画方向课程开课之前,必须开设创作理论课。学生必须了解创作的要旨便是创新,它不是趋同而是拉开距离,是与前人或别人拉开距离。创新的方法无外乎“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有”两种,都是力求创作出来的东西完全超出同行或外行的视觉经验。“无中生有”即画他人以前没画过这种题材,或者采用以前没采用过这种表现方法,就好比一块处女地,你是第一个踩上去的。如坎勒的《深林的报告》采用玻璃卡纸绘制而成,相应的工具材料和技术在他之前没人采用过,带有“原创性”,这可以算得上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有”即在别人的基础上做精做强做大,或者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综合材料技法的运用,就好比在别人踩过的脚印上踩大踩深一样。与别人拉开距离进行创新必须张扬个性,张扬个性不仅是对追求个性的艺术语言及个性的风格样式,而且在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见地和思想情感。
其二,我们要加大美术史学习和美术欣赏的力度。美术史即美术家的创作史,我们要了解美术的发展脉络,要了解载入史册的美术家是如何推陈出新的,同样要了解关注美术创作现状,以及关注在某个艺术领域(无论国油版雕)逐渐确立地位的新锐画家的创作现状,以便学习前人与他人成功的经验,思考其获得历史地位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才能走多样化的艺术道路和选择正确的美术创作方向。否则,两耳不闻窗外事,思维得不到发散,辛辛苦苦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雷若阿说:“谁把自己的画放上三个月而仍然不能发现其缺点何在,他就不应当继续画画。”加强欣赏旨在开阔自身的眼界,始终保持眼高手低的状态;加强欣赏在于给自己带来新的视觉刺激,开拓创造性思维;加强欣赏可以使自己了解别人是如何在写生中创作的。
其三,我们要注重题材的选择和敢于拓展新题材。题材的选择要力求体现出较高的品位与格调,它必须是符合人们对形式美感的需求的,不同形体、质感,色彩与内容的组合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信息,以致移情满足受众不同的情感需要的。在开拓新题材方面,要尽量避免看到他人获奖群起跟风的不良现象。中国水彩长时间徘徊在风景静物题材,很少触及重大题材,水彩画业内对当下发生的事情不够敏锐,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差,缺少一个大画种应有的人文关怀。任何艺术形式应该都是时代精神、时代审美的一面镜子,水彩画家应该积极了解自己的时代,感知、了解表现当代事物,从人的当下状态的体验与把握入手,关注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选择“时代性”强的题材。
其四,面对写生对象,我们要加强主观能动性。被动的描摹无异于在跟照相机争功,能主观处理几乎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面对客观景物,主观往往体现在取舍、提炼、概括、抽象、移景、提调、降调、夸张、变形、添加等方面,主观处理能弥补题材陈旧的不足。主观还体现在画家思想情感的介入。我国水彩画大家王肇民提倡“物当人画”赋静物以生命,“人当物画”表现人的品德,营造静穆精深的风景画意境,就是主张作品要延伸到画外,无论具象、意向、抽象作品,我们都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画画不是在画对象,而是在画自己。粗线条地看,20世纪以前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都是物我对立模式,画面都是尊重客观,画面物尽其形、其色、其态、其情,旨在栩栩如生地模拟客观世界,20世纪以后西方水彩画家看世界的方式逐渐向物我相融式转变,画面更多地关注直觉,心灵的独特体验,音乐的律动,纯粹的形式本身,质地的感染力,等等。水彩艺术西学东渐后,国内对西画体系的水彩教学,长期以来,沿用物我对立式,侧重表现客观对象。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水彩画教学主干课程多是以题材命名课程内容,如《水彩静物》《水彩风景》《水彩人物》,学生依赖客观对象过多,很容易造成全班画两组静物风格雷同、学老师却太像老师千人一面等不良现象。
其五,尽量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大力提倡新媒介的实验、新技法的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与不同的思想情感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不同的题材需要不同的技法语言,技术语言愈丰富就愈能表达那种多样而丰富的情感。“有些画家的写生,以不变应万变,以流畅娴熟、千画一面的手法再现一切景物,很难有情感的介入”。中国水彩画家受传统绘画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长时间轻视物质技术的进步和工具材料的改进,顽固地坚守着所谓的水彩艺术“本位”。在水彩画写生教学中,学生应该大胆突破传统的水彩画材料与技法,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探索与实验新媒介、新技法,扩展水彩艺术所用材料的范围,研究综合材料技法,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达到以往不同的画面效果。尤其是青年水彩画家画家应该最大限度反映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反映年青一代的审美趣味,做当代审美的前眺者和实验者,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趣味,与时俱进。
根据素材进行水彩画创作久了,感觉难免迟钝,尤其是表现在色彩感觉方面,这时,我们往往想到走出画室写生。我们是如此地迷恋写生,我们要以创作的高要求写生,而不能把写生当练习,水彩写生创作化不仅仅是对水彩画初学者提出的要求,对很多画家的写生实践也同样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黄铁山的水彩世界.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3,(第一版).
[2]刘永健,唐晓明著.水彩画创作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3,(第一版).
[3]陈坚.在自省中成长——对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守望.中国水彩,(总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