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机制与人文关怀两翼联动教师发展_一体两翼招商银行
如何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发挥评价的最大功效;如何在对教师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行为表现、教育教学效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时,极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改革突出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强化规章制度与人文关怀的评价两翼,激发教师工作和专业发展动力。
规章制度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保障,相关制度建立和健全更是规范、公平实施评价的保障。我们建立了80多项关于评价的规章制度,力求从不同角度完善评价体系,使评价更科学、更完善。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突出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教师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了教师评价的差异性。
一是不断完善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明确了建立教师评价的方向。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学校单方面评价,学生和家长处于“失语”状态。学生对教师能力、表现有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他们能为教师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家长参与教师评价也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的需求。因此,我们加强完善了一年一度“结果与意见必须与教师交流”的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制度。
二是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强调了师德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及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我校为此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岗位责任制实施方案》《加强行风建设实施意见》等制度,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师聘任、提升、加薪、评优中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评价能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年度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体现过程性评价特点,更多体现了人文关怀即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案主要突出“年度教学质量奖”“德体艺卫奖”“教育科研奖”等几个方面。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学校有多少,教师有多少;年级有多少,教师有多少;组上有多少,个人有多少。方案的实施让不同职称、不同学科、不同团队、不同特长和不同能力的教师都能通过评价得到肯定和激励。这样的结果是:只要想干就有机会,只要肯干就有收获,只要能干就大有收获。教师专业化成长得以提速、教学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好的老师可在“年度教学质量奖”与其他教师拉开差距,写作能力强的老师凭论文发表获奖,经验丰富的教师凭带新教师办讲座、年轻教师通过技能比赛教学展示均可在“教育科研奖”中体现与其他教师的差距,班主任、体育艺术老师则是“德体艺卫奖”的主要获得者。
四是评价可以更多的体现改进激励的功能。过去,在《职称评定》方案中,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成就展示功能,或多或少影响了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缺乏较强的激励功能。近年来我们在修改方案和制定《职级评定》方案时,评分细则中时间限定语发生了从“任现职以来”——“到我校工作以来”——“近三(五)年以来”的变化,并体现对老教师的人文关怀,如男教师年满58周岁、女教师年满53周岁,可享受6分照顾加分。这样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更明确、动力更强了,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也有所缓解。
进一步完善适合于本校实情的教师长效评价机制,进一步解决好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间的矛盾,是我校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纵深研究解决的问题。
编后点评: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器和助推剂,通过强化规章制度与人文关怀的评价两翼,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发挥评价的最大功效;在对教师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行为和效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有效激发了教师工作和专业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宜宾八中,四川,宜宾 6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