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苦涩的“青苹果”岁月_苦涩的青苹果
一名初三女生悄悄告诉妈妈,班上有三个男生在一周内先后给她写信说“爱她”,她实在无法摆脱,问妈妈怎么办。差劲妈妈一听就怒发冲冠,对着女儿一顿臭骂,还说要到学校去痛骂那三名“勾引者”,女儿吓得痛哭流涕落荒而逃;还有一名高二女生,由于长得清纯漂亮,全校有许多男生写信、递条子向她“求爱”,在万般无奈的焦虑中,她告诉了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能给她出出点子、想想办法,帮助她摆脱这种困境。可班主任冷冰冰地说让她自己拿主见,自己去处理。
早恋,一个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不管家庭,学校,或者社会,都不应该推卸责任,都不容回避现实。
据资料显示,由于食品结构的变化、环境污染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全球青少年性成熟已由原来的14至15岁提前到了11至12岁,中国每年有2000多万个孩子步入青春期。在未知的青春路上好奇着、摸索着,朦朦胧胧,磕磕绊绊,一枚枚早恋的“青苹果”究竟几多苦涩?
家庭:润物不能细无声
作为家庭来说,是孩子最为舒心最为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摇篮”。在对待孩子早恋问题方面,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好教育引导早恋孩子的第一关。可我们的家长,又有多少能够站在这些青春发育和心理成熟不同步的懵懂少年角度,去“润物细无声”地疏导、关心孩子,从心里与自己孩子达成理解和谅解呢?
相关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家长,采取了简单粗暴式的“快刀斩乱麻”做法,效果极差。另据笔者对湖北郧县部分有早恋现象的孩子家长的调查显示,对早恋孩子的态度和引导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一部分家长把早恋简单归结为孩子“不成器”,更有甚者把早恋孩子视为“妖精”深恶痛绝。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一些早恋学生因此遭受了家长的棍棒之苦。“不得了,十五六岁就无心学习,只顾在一起搂搂抱抱、谈情说爱……”家长们发出如临大敌的哀叹。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更是视早恋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孩子早恋冲垮了全家的希望,吞掉了大人的梦想,许多大人因此陷入了无可奈何的痛苦和焦虑之中。
学校:犹抱琵琶半遮面
由于缺乏生理医生和心理老师,一些学校对学生早恋问题大多采取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消极办法。忙碌的常规教学和紧凑的日常工作,让老师不能静下心为那些陷入早恋的学生排难分忧、导航引路,帮助他们成功摆脱困惑,把身心全部转移到学习上。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对待早恋问题上,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缺乏适逢对路的引导方式,或冷冰冰或火辣辣,没有收到引导转化早恋学生的明显效果。
虽然讽刺、挖苦早恋学生导致悲剧发生已经警醒了许多学校和老师,把早恋学生归结到“道德败坏”、“品质恶劣”予以谴责的下策之举也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学校并没有找到解决学生早恋问题的灵丹妙药。
没有了心灵流血的伤害,没有了痛苦悲剧的重演,却不能算做我们学校对早恋学生教育的成功。许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在教育引导早恋学生上,陷入了“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尴尬地步。
社会:不能一斧头砍倒“苹果树”
那么,面对春心涌动的少男少女们,面对早恋“青苹果”,谁该为此“担责”?毋庸置疑,当然是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毛毛虫变成蝴蝶,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对我们这些大人而言,是否为毛毛虫化蛹为蝶提供一片干净纯洁的成长才是关键。
首先,要端正认识。学生是无辜的,早恋学生是无罪的。要关心呵护而不要挖苦责骂,更不能棍棒相加,迫使学生走向极端;其次不要草木皆兵,把孩子正常的交往、同学间的友谊都疑神疑鬼地划归为“早恋”去转化去对待。一些独生子女缺乏直接交往、交流的对象,直抒胸臆的倾诉对象更为难得,所以期待在同龄的同学中建立友谊,寻找友谊,这是十分正常的;另外,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讲究策略。一名化名雪儿的某校初二女生,在接到班长说“喜欢她”的纸条后,怀着惊慌失措的心情,给某报社教育周刊去信,问“我该怎么办”。在这里,编辑的“解决方案”独具匠心,可以作为我们老师和家长今后帮助引导早恋孩子的“范本”。编辑在给雪儿的信中写道:
你现在遇到的困惑,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过。在这里首先要祝贺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人生第一次遇到了必须由你们自己才能决定的事情。
但是在此我们也有几句忠告,那就是你们在进行神圣的人生抉择的时候,首先要认清两个问题:什么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什么是两性之间的爱情?这两者之间如何界限,是很多同学目前难以把握的。
按照心理学观点,友谊是同学、同事或朋友之间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和行为互动。爱情则是两面性之间的倾慕和吸引,是一种渴望对方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而专一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异性的热心关节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异性之间的友谊,但这并非爱情。因此处在这种境况中的同学应恰当地把握友谊与爱情的分寸,与对方保持正常的友谊关系。
请记住两位名人的忠告:“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一朵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是不应该去摘的,要不然这朵花既不会散发香味,也不会结出果子。”(高尔基)
这一段文字,有祝愿,有忠告,娓娓道来,温馨亲切,似绵绵秋雨滋润大地;在这段文字里,没有赤裸裸指责早恋,没有对递纸条班长进行无情批判,却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特殊效果。
早恋,是枚“青苹果”。我们不能因此而一斧头砍倒“苹果树”,而是要耐心地、细心地引导孩子,从思想上认识“青苹果”的苦与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