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摘 要 精神分析学派是近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其很多基本理论都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派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观, 倡导人格化的教学,强调人格是知识学习、品德形成、创造力发展等的心理基础,潜意识理论、性本能论、早期经验等理论都极大地推动着20世纪早期教育的发展,对幼儿园课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派 幼儿园课程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的流派之一,由弗洛伊德创立,又经阿德勒、荣格等人,在其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革新。精神分析学派不仅对精神病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很多重要理论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了影响,特别是人文学科,如教育。该学说深刻地影响了20 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流派对教育的理解,纵观幼儿园课程,其中众多方面都体现着精神分析学说的教育观。
1 潜意识理论
1.1 涵义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于人的心理及人格起着重大作用。精神分析学派认为,①潜意识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分。作为“水面下冰山”,它有着无穷的能量。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以至整个人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或是误导了它,不但不能得到合理释放,反而会造成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以正确合理的态度对待潜意识,使之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泉。
1.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潜意识这种非理性的能量是人类心灵的主要成份,影响着儿童的能力和判断,乃至他们的命运,因此,②根据对潜意识理论的内容,幼儿园的课程应主动去引导它,使其发展成为对儿童身心有利的后天发展的极大潜能,成为儿童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基础。潜意识释放的好坏决定神经症的是否形成,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教育应为儿童能量的发出准备“出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游戏、艺术等正常的活动,使儿童发泄其不良的情绪和本能,即宣泄作用。二是利用积极的方法鼓励儿童将被压抑的欲望和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高尚的创造活动中去,即“升华”。由此,幼儿园课程的特征有:第一、要求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渗透性(因为潜意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的特征,即时刻能够融入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便与幼儿园一直倡导的“一日生活即学习”的理念相吻合。第二、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征是寓教于乐,知识的传授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在丰富的活动和有趣的游戏中获得,儿童在这样的课程中获得的更多的也许不是纯粹的知识理论,而是一种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探索知识的渴望,这便是形成儿童良好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主动性、兴趣、探索和求知欲、创造力。
2 人格结构理论
2.1 涵义
精神分析学派③把人的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该学派的教育观就是以对人的情感引导,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矛盾的科学地协调为内容,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而不是仅仅身体健康、能记忆很多知识的人。“树人先树德”,幼儿园应该以培养儿童如何做人为重,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弗洛伊德和霍妮都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持早期决定论,认为社会文化中的矛盾倾向是通过个体早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而对个体产生影响。幼儿园是儿童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由此,幼儿园的课程特点有:第一、现在的幼儿园基本都开设有亲子游戏、亲子活动等课程。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才能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第二、老师频繁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在家时的情况,针对性地将家长与儿童的互动,融入某些课程中,如一些教授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让儿童在放学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
3 对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视
3.1 涵义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验的重要性,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弗洛伊德④在其《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也就更容易致病”。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人格发展在5 岁左右就基本定型。
3.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因为儿童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后天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为儿童带来健康、有利的早期经验。由此,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常遵从以下原则:第一、以成人的生活方式为主导,组织和安排游戏。满足儿童渴望成为大人的愿望,儿童喜欢模仿性的游戏,特别是喜欢在游戏中模仿大人,幼儿园课程利用儿童的这一特性,尽可能与成人世界中的各种显示要素结合起来,使儿童在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和技能的同时,在游戏中形成对成人世界的正确认识,如让他们养成讲秩序的好习惯、负责任的好品质等。第二、通过重演各种伤害性事件的游戏,促进儿童战胜病痛和伤害的心理健康发展。游戏可以为此提供演戏和模拟,如“医院”的游戏,儿童通过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反复参与“量体温”、“打针”、“开药”等过程,从而降低儿童对一些本来恐惧的事物的紧张程度。第三、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第四、发挥创造性想象。把“笔”当作“枪”,把“凳子”当作“马”等都是他们最擅长的事,可见幼儿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幼儿园的很多课程设计,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后,都会要求儿童进行拓展训练,即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延伸、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4 性本能论
4.1 涵义
在精神分析学说问世之前,“性”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性教育更是无从说起。⑤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性本能的作用和影响,并据此对儿童性教育问题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提出了系统的主张。弗洛伊德认为就性本身而言,它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要对它羞于启齿,应把它看成平常事、以平常心待之,儿童才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态度和行为。
4.2 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阶段,弗洛伊德强调性教育要及时的、循序渐进的进行,呼吁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好性教育的课程,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实施性教育。
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进行性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从幼儿期便关注和开展性教育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我国很多幼儿园都逐步引入了性教育课程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