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发现“星星” 一个星星还是一颗星星
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有趣、感人的影片。影片以跳动的符号、斑斓的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伊翔的特殊绘画才能和非凡的想象力。影片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调皮、可爱、聪明的8岁男孩伊翔。虽然他有非凡的绘画天才,但是却不幸患有读写障碍,学习成绩极差,不断遭受到老师的责罚,父亲的呵斥和同学们的嘲讽。另一位是同样有过学习障碍,任教于郁金香特殊学校的美术教师尼康。影片中,谁也没有发现伊翔学习困难的根源以及非凡的绘画天才,直到尼康老师的出现。尼康以其真切的关爱、细心的辅导以及不断的鼓励,发现了伊翔学习困难的根源和非凡的艺术表达力,并帮助伊翔克服了困难,迎接美好生活。
我们会为伊翔能够遇到尼康老师感到庆幸。或许,我们还有些疑问。为什么此前伊翔的那些老师就没有发现他的问题以及非凡的艺术表达和想象力呢?如果尼康老师不曾有过学习障碍问题,他还能敏感的发现伊翔的问题吗?顺着颜色的变化、音符的流动,我们试着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有爱心。爱心是温暖的阳光,照暖心田,体现生命意义。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心和关注,正是尼康老师发现伊翔问题的首要因素。因为有着浓浓的师爱,他发现伊翔的不正常表现,他才翻看伊翔的作业,做家访。不像此前的老师,他们只是看到伊翔糟糕的表现,并将之简单归结为智力障碍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尼康老师患过学习障碍,有着这方面的感知力。但是,其他没有类似经历,又没有接受过这方面教育的老师,要发现这类问题,似乎就强人所难了。因此,光有爱,也还不足以发现问题,还应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的学校里不乏有像伊翔那样的“星星”,有着特殊才能,但成绩很差,不被我们认识,反而被贴上种种标贴。很显然,是我们的忽视而没有识别出“星星”,遗漏了天才。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长久以来,我们师范教育缺乏对学业特殊问题认知与矫正的训练,师范生接受的只是正常情况下的教育,致使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这类“特殊问题”时无能力去辨别,去因材施教。教师在职培训亦然,这方面的专业训练也不够关注。为了不致于让那些可能影响人类进程的“星星”坠落,我们的教师教育应该把这类内容纳入培训范畴。
最后,教师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对待每位学生也很重要,尤其是那些让教师颇为“头疼”的学生。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禀赋、思想观点均有巨大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或仅凭“个人喜好”去判断学生的优劣,或表现出对学生的喜好与厌恶。宽容对待学生,是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宽容对待学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人格成长和个性发展,不致于因教师自身的狭隘,而敲碎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影片中尼康老师的美术课和另一位教师的诗歌翻译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任何学校内都会存在一些看上去奇怪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的学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又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杰出的才能。但是,由于无知、狭隘,常常使这些学生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有些“星星”就此“坠落”凡间。让我们学会宽容地对他们,呵护他们的成长,使这些“星星”有机会升上天空,以其璀璨之光照亮地球。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