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古文64篇古诗文(集锦)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古文64篇古诗文(集锦)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古文64篇古诗文[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古文64篇古诗文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载体,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二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重视归纳和积累的作用:四是注意对翻译技巧把握。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注重朗读重视归纳和积累翻译技巧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文言文前进的脚步却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症结何在?那便是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不愿学或者说学不好文言文,我认为首先是对于诵读的漠视、遗忘。高中语文教材选的古文篇目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精华,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强调一个“读”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像《滕王阁序》《陋室铭》《阿房宮赋》等文章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背。
  例如教授《阿房宫赋》时,在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在选哪一段的问题上学生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但很快便亮出了结果:男生读第一段,女生第二段,并给出了理由:恢宏巍峨适合男生,脂粉香气适合女生。这表明学生们对于文中的传神描绘已经在脑海中有了感官的印象,于是我顺势提出了这次诵读的要求:不仅要动嘴,流畅无误的读顺,还要动脑,在脑海中建起一座巍峨的宮殿,画出如云的宫女。带着感觉带着画面去读。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更好了。最后进行了齐读,在齐读时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已经不用看课本,从头到尾背下来了,这着实让我有些兴奋。
  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精心设计导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导语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苏武传》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晾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歌曲感人的旋律,加上苏武的悲壮人生,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都急切的想知道苏武在匈奴出使的经过。
  其次,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任何一篇文言文拿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都可以找到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材处理方法,并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精心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①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②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③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④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为什么要这样进谏?⑤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纳谏的结果又如何?通过这五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脉络就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邹忌进谏的妙处,更使学生始终处在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思维敏捷的状态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式归纳积累。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
  例如,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约从离衡”中“衡”通“横”,“陈利兵而谁何”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堀”,“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虛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对千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
  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的做法。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译文简明、优美、生动。其次,要体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特点。最后,教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①留:对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年号、官职名、人名、物名等,还有经常使用的成语、习惯语等不必翻译。②补:补充省略成份。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③换:把古汉语直接换成现代汉语。如: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换成“谁”。④调:把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新老结合、稳中求变的方法,抓住基本知识的积累,狠抓读背习惯的养成,注重课堂师生互动,注重课下复习运用。这样既可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也能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人教版,
  [2]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教师参考用书,人教版,
  [3]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4]杜长明,迷住学生:文言文教学之道[J],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帕期,
  [5]柯群英,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