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打磨优秀课堂_打破常规反思,,打磨精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8-01 在新课改中,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但常规的是反思仅仅局限于该反思什么内容以及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等,对反思的方法,对真正反思的深度及广度没有更好的了解,如下我就针对此结合我的两例公开课谈谈新的反思观。
一、课例简介
1.时间及班级:分别为2006年和2011年的所授课,前者授课班级为8个,后者授课班级为6个。
2.授课异与同:同为七年级上册《祝福青春》一课,均为在不同时期的平行班上公开课;异为前者因没有多媒体,是以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授课式;后者是公开课,同时参加了本省组织的录像课的比赛。
二、两种反思观
1.“同课异班”的横向反思观:就是在同届而不同的班级(平行班)进行比较授课中的不同,及时反思后,更有效地落实到下一个班级或下一届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从课例中抓住各班的特点,做到具体班级具体分析,从而更有效的展开不同班级的教学。
2.“同课异班”的纵向反思观:就是在不同届的学生中上同一课,如先上2006年的课毕后,先将此进行“冷却”,给自己一点时间、空间上的“空白”,再在2011年那一届上时,根据不同的学情、班情等适当进行反思后的调整,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展开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简释“同课异班异授”及其目的
1.简释
这里的“同课”,就是相同内容的一节课;“异班”,就是同一教师上多个班级的课;“异授”,就是在“异构”的前提下,在不同的班级授课时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异化出略有调整的教学构思的情况下的授课。
可见,“同课异班异授”就是同一堂课,同一教师教师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构想,不同的上法。在不同班级的授课中比较反思,扬长避短,以便在不同的班级授课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课例教师个体的教研活动。
2.目的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为了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寻求适合教师自身和适合学生的优质而高效的教学方法,寻求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同课异班异授”的过程实际上与“同课异构”过程一样是个择优的过程。是基于一种“自己研究,研究自己”基础上的自我教研活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研究型教师。
四、两种反思研究的意义
我在政治课的自我尝试的教研中发现,基于“同课异班异授”下的两种反思观有利于打磨自己的精品课。
1.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异班异授”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的手段来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落实好“三维目标”,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一个班级中授课是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的,但通过几个班级的授课反思后,就可以提高实效性。且在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资源下有所感悟,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在一次授课、再次授课、三次授课……几度横向反思和纵向反思中不断打磨,对新课标吃得越准,对“三维目标”挖掘越深,自然课堂教学效率就越佳。
2.推动专业提升,提高参与的主动性。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老师的严厉苛刻,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在两类反思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在“异班”的“异构”中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同时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不同课堂中不同风采的机会,使教师敏锐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这种研究就是一个不断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思考与实践使老师获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无疑推动了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自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优化教学资源,落实教学的有序性。
一堂精彩的课要有清晰的结构思路,流畅的教学过程。这两类反思正好为此提供了实践机会,如教学的处理是否科学、准确,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各环节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自然过渡是否自然流畅等,这就要求在多次“异构”、横向和纵向的“几度反思”中不断提炼和打磨,在不同的班级中实践、推敲和琢磨,汲取各种优点后,通过比较、反思、改进、实践、提高等环节后优化的教学资源。让打磨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只有经过不断的打磨,才能使教学更有序,才能使教学流畅,思路清晰,也能在教学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优化教学设计,增强授课的实用性。
两种反思观中,授课者在不同班级中撞击出的一点一滴的智慧,解决了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得到启发,并在多轮的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了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一人上多班的课,其特点是比较性强、参照面广、启发性多,着眼点于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在于“异”。并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及经验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照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设计,得出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参照,使自己的预设与生成更符合教学实际,并在教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内化成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实用性的教学构思。
5.激发创新思维,关注授课的针对性。
教学的艺术性要体现在“教学的个性化”上,它的终极目标是要在创新思维下“改进”。改进不利于教学的旧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将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致力于研究根据“异班”中不同的学生的特殊性,如有年龄、性别等背景的不同;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特质的不同;不同班情、学情、教学效果等差异性。这就需要激励教师不断反思,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这些差异性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反思解决课堂存在的真实问题。因此,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运用自己的创新反思观,面对众多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去教学,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去缩小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