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集锦)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集锦)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有发生。文章归纳了网络道德的含义,总结了大学。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大学生道德教育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有发生。文章归纳了网络道德的含义,总结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现象及成因,提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贾志斌(1970—),男,甘肃会宁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E-mail:jiazb@nwnu.edu.cn。
  现实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交往的对象大都是同事及亲朋好友,为了能给对方形成好的印象,或者受到传统伦理的影响,人们往往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可以谨言慎行。而在网络世界,没有清晰的国界和地域限制,再加上交流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每个人实际上被置于某种黑暗区域,虚拟化交流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事实。由于个体处于黑暗状态,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处于现实道德难以关照的不可见状态,那是一个激发“本我”欲望的区域。因为黑暗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某种保护,“快乐原则”成为一个基本的欲望驱动力,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制度容易失去效力。网络道德因此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教育命题。
  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评价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一定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研究的正是道德问题,是为了让道德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评价和引导社会道德。在伦理学研究中,首先考虑事实问题,其次也要考虑规范问题。如果将道德研究仅仅停留在规范层面,容易使道德问题走向抽象化。因此,任何一种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具有社会土壤,这是关于伦理学的事实层面的问题,只有建立了事实这个基础,关于规范的讨论才有立足点。
  一、网络语境下人际关系的戏剧化再造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和父母监管,在网络面前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是升入大学之后,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不再严密跟踪,这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一种过于自由的失重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熟人关系,每个人都变得相对比较独立,这无形中催生了一种相对封闭的交流状态,彼此间的人际关系容易变得紧张。此时,网络的“出场”无疑提供了一种抚慰心灵的方式,让大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心灵的满足,也能有效逃避人际的紧张感,个人在网络人际交流中可以为自己的现实人际困境寻找到借口。大学生在各种沟通方式(如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中,其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龄段和非在学青少年。[1]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比如各种技术手段的掌握、各种游戏竞争的胜负等,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可以代替学习,因此获得某种替代性的认同(Alternative Identity)。
  在网络世界,尤其是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人际间不再是熟人的关系,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建立关系。传统的人际间的熟人关系对道德的持续性要求比较高,人往往需要通过一辈子的努力去获得道德口碑;而网络社会的陌生人关系要求没有那么高,其持续性也没有那么高,因为彼此的身份是虚拟的,因而其身份在违规之后可以消失,网络道德问题也就会在瞬间消解,可以说“网络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2]现在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人们之间是靠身份来赢得尊重和获得社会地位的。但是在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存在某种程度的消解,人们面对的只是一个虚拟的符号对象,其背后那个真实的人可能随时会被抽空消失,身份变成了一个空无。即使是实名的微博,其主人也可以通过注销账户而随时消失,从而让那个微博的身份消失,这种身份的消失让人际的道德问题被消解,现实中照样可以心安理得。
  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对传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挑战,一个最直接的变化就是人际关系变得愈加离散、脆弱以及不稳定。尤其是对SNS、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而言,一个简单的“关注”、“跟随”、“转发”、“分享”等网络行为便可以建立社交关系,人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终结这种社交关系而无需担负责任。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语境下,社会关系的搭建与终结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偶然性,可能因为同处某个区域、同时发布信息,人们便可以建立对话关系。随着位置的移动,这种社会关系会处在一种动态的演变当中,微信、“陌陌”、“凯凯”等LBS服务打造了一个流动的、偶然的、戏剧性的人际关系生态。于是,社会关系被纳入到资本、经济、权力的话语框架中,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产品”,它有生命周期,随时完成价值交换,而后老化或获得重生。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如上所述,道德问题是那些涉及善恶评判的问题,是有关社会规范的问题,也是一种价值层面的问题,因而在评判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中,某些道德评价标准仍然是相对稳定的,否则就会导致价值混乱和社会离散。就大学生来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他们之中存在独特的文化形态,人们往往将其命名为“青年亚文化”。但是承认青年亚文化不等于就赞同这种文化的价值,因此从道德评判的角度去看,我们所采取的是当前主流社会的评判标准。从主流价值标准来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存在大量的道德失范问题。
  (一)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人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虚拟中,这个问题可以置换为人是物质性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深刻的哲学命题。雅克·拉康认为自我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这种无意识并不是某种性欲的结果,更不是“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后果,而是一种语言能指的过程。人的现实是不断地追逐自己的能指符号的过程。所谓的欲望也是对欲望的欲望,人从婴儿期的镜像阶段开始,就是不断地追逐符号的过程,而所谓的自我,一辈子可能也只是生活在“象征秩序”中而已。佛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也即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复杂关系;庄周梦蝶的典故也是说,庄周在梦中分不清蝴蝶是庄周还是庄周是蝴蝶,再进一步更不知道是在做梦还是在醒着。在哲学上,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确混淆难分,但无论如何,现实中的人总是试图进行区分,以获得人生的确定位置。由此就涉及了道德的问题,否则就会呈现出精神分裂或身份错乱状态。比如现实中不可以重婚,但是某些网络游戏却极力地推崇“一夫多妻”理念;现实中不可以随便骂人,行为谨慎,但网络中却可以肆无忌惮……另外,网络的“人肉搜索”却是一种将网络虚拟变成现实行动的做法,将“有关的人”从虚拟变成具体的、现实的人,这往往给他们的实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哪里?再比如,网络上目前普遍泛滥的网络造句运动更是在不经意间对他人构成伤害。[3]总之,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的认识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只不过是大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比较欠缺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