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国内外棉价差价大,无疑是2012年影响中国纺织行业运行的首要因素,严重削弱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给中国的纺织企业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分寸把握,棉农与纺企的利益权衡,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对于棉业。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国内外棉价差价大,无疑是2012年影响中国纺织行业运行的首要因素,严重削弱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给中国的纺织企业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分寸把握,棉农与纺企的利益权衡,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对于棉业的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都是至关重要。
  5460元/吨压力差
  2011年9月以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则震荡下跌,与国内市场价差不断拉大。截至2012年5月25日,国内328级棉价格为1885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为83.3美分/磅,计征1%关税和增值税后价格为1339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低于国内市场价格5460元/吨。
  5月受全球经济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跌幅加大,国内外棉花价差再度增大,加之第二批配额已经发放,企业进口棉花积极性持续高涨。5月棉花进口量连续第3个月超过50万吨,同比增长近2.5倍,平均进口价格与4月基本持平,进口国家以美国、印度为主,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配额使用以滑准税为主。
  供需结构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因素,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的棉花报告,中国2012/2013年度的棉花消费量为870.9万吨,同比下降3%,较最高时的2009/2010年度下降20%。由于欧洲主权债务的不明朗,欧盟失业率高企,消费缺乏根本动力,需求增长将长期乏力;美、日消费市场虽然有趋稳向好态势,但不确定仍然较多,外需总体难以对行业增长形成有力拉动。
  广发期货分析师陈贝尔也分析指出:对于棉花市场而言,全球下游纺织消费疲弱,导致库存高企。对于产销和库存数据的预测,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各有不同统计口径,但观点基本一致。美国农业部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连续多次在月度供需报告中对库存数据做了比较大的上调。2月供需报告中对全球库存1323.2万吨的预测,调整到3月报告中的1356.9万吨,再到4月供需报告中的1438.6万吨。其中,4月报告中主要将印度的期初库存上调76.2万吨。5月份的供需报告继续上调全球棉花的期末库存,下调棉花消费量。中国的库存消费比高达68.4%,多次调整过后,美国农业部对2011/2012年度全球消费预测前后相差250万吨,其将中国消费量调减120万吨至900万吨出头。预计2012年,如果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不缩小,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将持续严峻。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花差价拉大,我国部分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转移至其他国家。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在美国和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58%和72.03%,较2011年分别下降4.55和2.92个百分点,其中以棉制产品的市场份额下降明显。
  为了克服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生产大上大下的矛盾,从2011年起,中国完善收储调控,把国家在棉花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建立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制定棉花主产区皮棉临时收储价格,并在棉花播种前公布。新棉上市后价格低于国家制定的临时收储价时,由中储棉公司敞开收储,这种安排主要考虑在棉花播种前公布收储价格,可以使棉农、用棉企业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目前棉花流通领域已经是竞争性市场结构,通过收储保证皮棉价格稳定,同时建立皮棉收储价格与籽棉收储价格挂钩的机制,有利于稳定籽棉价格,保护棉农利益,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
  有专家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去年启动的棉价保护政策,导致大量外棉向国内集中,中国国内库存问题更甚。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则预测今年中国库存达到500万吨,但全球其他国家地区库存增加14%左右,为810万吨。低迷的国内纺织需求和高位的库存数据,使国内政策制定者左右为难。
  国内外棉价差价大,是2012年影响行业运行的首要因素。根据历史数据测算以及企业的反映,国内外棉价差控制在每吨1500元以内,纺织行业经济指标有望扭转下滑的态势。为确保纺织行业继续实现平稳运行,国家应该及时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优化纺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行业自身也应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适应市场变化。
  两难境地下的声音与对策
  前不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针对“当前纺织工业运行形势与政策措施”的发布会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棉花价差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采取措施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建议国储棉放储时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实行限价放储,平抑国内棉价,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而从长期来看,要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宏观调控机制,逐年提高棉花进口数量,直至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和滑准税的双重管理限制,实现内外棉价的市场化对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长期负责研究制定棉花宏观调控政策的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处长张显斌表示,在全球不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全球棉花依然是产大于需,国内外棉价差比较大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期。对此,国际棉价下行,尤其是最近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在全球棉花增产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导致需求进一步萎缩,放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有人建议放开棉花进口,多用进口棉花来降低成本、促进出口,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下降并不一定能扩大需求,相反会进一步抑制需求,还会带来恶性竞争。棉花行业目前遇到的困难,需求才是根本问题。他说,未来棉花政策的取向将坚持三条原则:第一,中国棉花必须主要立足国内生产,进口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第二,保持棉花生产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促进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环境;第三,中国的纺织出口要继续走提高附加值的路子。他认为,应该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有专家指出,进口棉贴水情况从去年就开始了,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内外价差高达数千元,中国进口放量。发放不发放进口配额,是一个令国家头痛的问题。发放配额,外棉价格获得稳定支持,那从去年开始的国家政策价格保护的就不仅仅是国内棉农,大量的进口使得中国出钱出力成了经济低迷下全球棉农的救世主。这笔生意,怎么算都是吃亏的。大量的进口库存,如果能运转起来,经历一段时间高成本的消化,始终也能回归向下游消费转移。但问题是,低迷的下游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就像哑巴吃黄连一般,收进如此多的棉花,日后如何消化也是个问题。如不发放配额,国内纺织企业使用成本高的棉花,面对人力资源更为廉价的主要竞争对手如东南亚等国,国内企业也是吃亏。更不用提别国如采用零关税或其它支持进口棉花的措施,使企业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拉大我国与其它国家棉纺成本的差距了。对农民的收储承诺,政府不能失信。一边是棉农收益,一边是纺织企业的利益,恐怕难以两全其美。
  而在不久前的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站在企业的角度直言不讳:“如果从宏观政策的角度看,目前临时收储政策是最好的政策,但我个人认为这并是不可持续的政策,因为这个政策会产生几方面的副作用:第一,保护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棉花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成本,用全球资源来看,如果一味地保护,可能致使它更落后,这是一个负作用。第二,容易产生两种资源和两种价格。第三,调控的目的解决了,但随之也会产生新的需要调控的内容,比如现在收进去成本增加,所以又要用调控来解决调控的结果。”
  孙伟挺建议,棉花政策的制定应该由计划经济思维和手段转变为完全的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手段。收储是非常举措,应该改为寄存制或者寄售制,用市场的方式来存储。现在的问题是,收储比较简单,放储很困难,假如用竞价的方式放,就有可能抬高价格,那么用计划的方式放,用配额的方式放,结果是分到的开心,没分到的不开心。
  “从棉纺行业看,很多数据行业协会都有报告,我站在企业的角度,自己判断的数据也想跟大家分享。现在纤维用量没有那么大。这是个关键问题。我个人观点,2000万吨的纤维需求量是目前的常态,这个常态下面一半是化纤,一半是棉花,所以从行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肯定要用各种纤维的并驾齐驱来减少棉花波动对整个产业的影响。此外,要增加棉花加工的附加值,棉花产业也要细分,哪些区域种长绒棉,哪些区域种细绒棉,都要进行细分,用细分的质量标准加工成细分的产品,满足细分了以后的客户需求,这样,价格的因素就不是主要的了,而价值的因素就占了上风,方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1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2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2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2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2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2张
国产棉质量价差表 [棉价差之重] (全文) 总结报告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