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捕鼠器”上的猎物】电子捕鼠器(集锦)

【“捕鼠器”上的猎物】电子捕鼠器(集锦)

【“捕鼠器”上的猎物】电子捕鼠器再没有比戏剧舞台更像密室的地方了。众目睽睽之下,命案就在舞台正中上演,一举一动,一启一阖。  任何推理狂热症患者都难以拒绝这样的诱惑,这也就难怪,“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6年里排了6部阿加。

【“捕鼠器”上的猎物】电子捕鼠器

  再没有比戏剧舞台更像密室的地方了。众目睽睽之下,命案就在舞台正中上演,一举一动,一启一阖。  任何推理狂热症患者都难以拒绝这样的诱惑,这也就难怪,“捕鼠器戏剧工作室”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6年里排了6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话剧:从《捕鼠器》、《无人生还》、《命案回首》、《空幻之屋》到《意外来客》、《原告证人》,上座率年年飘红。正在火热上演的《死亡陷阱》据悉将演满101场!
  “捕鼠器”的主心骨是一对年方而立的夫妇:丈夫童歆是工作室创办人、剧作出品、制作人,简称“童制”;妻子林奕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签约演员、剧作导演,简称“林导”。童制和林导是上海戏剧学院2000级导演系的同学,一起排戏这些年,剧组鲜有绯闻,用林奕的话说:“话剧演员都那么矜持,绝对不会有人半夜敲你的门说‘导演我要演哪个角色’。”——但偏偏,撮合成了这一对。
  年初,第16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把“优秀人才契约奖”颁给了林奕。问她:“契约奖”作何解?林奕笑道:“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劳苦功高奖,你查一查我的上岗记录就知道没有悬念。”比之更让她高兴的是,这一届佐临奖除了最佳男演员,其余奖项都归了她的爱将:丁美婷、贺坪、张璐……“之前5年都没得奖,今年攒了一起得”。
  而这一切的源头,正如工作室的名字,都要从“捕鼠器”说起……
  
  一切从《捕鼠器》开始
  
  据说英国王太后玛丽八十大寿时,BBC为其祝寿,问她喜爱什么节目,回答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于是,阿加莎于1947年“奉旨”创作了贺寿广播剧《三只瞎眼老鼠》,这便是日后风靡全球、迄今为止盛演了整整60年的舞台剧《捕鼠器》的雏形。
  对童歆和林奕来说,和《捕鼠器》的缘分开始于2003年。当时正念大三的他们第一次将其作为学生话剧对外演出。此后三年,他们一直在一家民营演出商的操作下,以演员身份参与此剧,但其实并没有拿到剧作版权。
  到了2007年,童歆以个人名义成立“捕鼠器戏剧工作室”,第一次通过英国代理机构购买了《捕鼠器》的话剧改编版权。两人也逐渐退出演员一线,开始寻找各自心目中更理想的演员去演绎这个经典剧本。可惜的是,复杂的英国版权代理机制让初出茅庐的二人吃了亏,到2009年2月时,工作室已不能掌握版权,只好放弃继续演出。
  阿加莎在世时,曾把《捕鼠器》当作“送给外孙马修(Mattew Prichard)的一份礼物”。据林奕说,“马修现在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有限公司’(ACL)的主席,所有阿加莎亲笔写的作品,版权都归他所有。唯独《捕鼠器》是个例外,归‘英国捕鼠器戏剧制作有限公司’,连马修也控制不了它的版权。”
  吃一堑长一智。2011年,借着阿加莎120周年诞辰纪念之机,捕鼠器工作室将马修邀请来上海。在考察了创作环境后,马修欣然与他们签约——从2011到2015,“捕鼠器”一举签下了5年间阿加莎所有19个剧本的中国独家演出权。双方还达成共识:“如果合作令彼此满意,到期可以自动续约。”
  马修的上海之行非常愉快。在话剧中心的观众交流会上,他告诉中国推理迷许多“阿婆”的趣事,比如她养过一只名叫“Bingo”的狗,一听到门厅电话响就会狂吠,“它相信有一个魔鬼住在电话里”。而这很可能是《哑证人》里小狗“Bob”的雏形。还有“阿婆”最喜欢给幼年马修讲的故事:“小时候我有两只玩具大象,信不信由你,它们身体是红色的,耳朵是蓝色的。外祖母经常编关于这两只大象的故事给我听,讲它们如何逃出动物园。”
  粉丝们的热烈反响也让马修更为高兴。林奕说:“他很惊讶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阿加莎剧作演出的精细程度和观众的年轻程度,都比东京或者首尔更好。因为在西方,阿加莎的小说仍然畅销,但戏剧并非在走上坡路。除非遇到庆典,否则驻场演出的就只有《捕鼠器》一部,其他剧可能都在巡演。一旦一出戏停止驻场演出,也就意味着它不再是主流戏了。”另外,马修对中文版话剧忠于原著的改编也相当满意:“就像当年外祖母对小说改编电影的要求一样:不要添加,拒绝插科打诨。”
  
  推理剧来得正是时候
  
  遥想2010年时,英国原版《捕鼠器》也曾登陆上海,以“伦敦圣马丁剧院原班人马”为招牌,最大卖点是“享受与英女王同等待遇”。但效果,却离“惊艳”尚远。对此,林奕分析原因:“西方戏剧驻场版和巡演版的差别很大,一台戏往往两个版本同时进行。这些年来中国演出的,除了《悲惨世界》算得上是‘A卡士’,其余大多数都是……把我们当傻瓜。像《妈妈咪呀》演出的时候,‘A卡士’跑了,跟着‘B’也跑了,最后只剩下‘C’在演。《捕鼠器》在伦敦西区演了那么多年,参与过的演员数不胜数,来上海的团队里只有演凶手那位是‘50周年版’的演员,而有些本该年轻的角色,演员却老得可以当我妈妈了!”
  她还认为,就算是在圣马丁剧院看原版演出,也未必符合中国观众的期望:“当年我在圣马丁看,剧场坐满2/3,除了游客,一大半都是年纪大的观众,他们不要求变化,就要看和50年前一模一样的东西。你坐在那里,尽管布景很精美,但表演方式还是一样的老旧,感觉气压很低……”在她看来,阿加莎优秀的戏剧剧本还有很多,不止于《捕鼠器》,只不过它已经变成固有品牌,一旦在伦敦停演,会变成文化上的“大事件”。
  既然在西方,《捕鼠器》已经退出主流戏剧舞台,为何在中国却如此走红呢?林奕笑说:“中国话剧市场发育晚,也有晚的好处。阿加莎话剧的成功可以说是因为它恰到好处。从前我们受到的学院教育是话剧要‘说立意、说主题’,而阿加莎是‘说故事’,并不是说她除了故事什么都没有,但故事很重要,她的内容和主题都是潜移默化在故事中的。以前我们多的是宏大的思想情感剧,少的是能把故事说得精妙的剧。现在的问题是,观众开始喜欢看故事。全世界观众都有好奇心,都喜欢解谜。近年来推理悬疑题材的美剧、日剧大量涌入中国,《捕鼠器》和《无人生还》等剧在这个契机下开始演出,一下子就让中国的阿加莎迷找到了他们在舞台上的共鸣。”
  回想2007年《无人生还》首轮演出,制片人童歆说,“当时的全部成本是52万,效果不错,回本了。放到现在反而难回收得多,场租、物价、演员酬劳,各种成本都在增加。”但幸好,工作室在阿加莎改编剧上从未亏本。林奕坦言:“我和童歆都有理想,但都不是理想主义,很理想主义的东西在我们互相交流中就率先被pass掉了。阿加莎并不是每一部剧本都适合搬上舞台,我们之所以没有走太多弯路,是因为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除了120周年诞辰那次一年里接连排了两出戏,其余都是一年一部,在每年的圣诞档推出,不算高产。”
  身为主创,他们并不担心“纯说故事”的推理剧被当作商业剧排在二流,因为“在西方,只分风格不分流,如果要归类的话,只有实验剧和商业剧,所有对外售票的戏都是商业剧。而我们不但会分层次还要分优劣,我觉得不太合理——iPhone的性能就全部好过诺基亚吗?未必。就像中国菜一样,宫保鸡丁和酸辣汤永远可以并存”。
  真正需要努力的是如何保持住这股推理剧热潮,避免昙花一现。林奕说,她是“老旧传统派”,喜欢原汁原味,反对把外国戏剧本土化,舞台风格上也希望一切都是有据可查,不会违背史实。“每次去伦敦我们都到跳蚤市场、古董市场去淘旧货。”
  年底,“捕鼠器”还将排演推理喜剧剧《蛛网》(Spider Web)。至于是否趁热打铁,把当今的明星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搬上舞台,林奕觉得这样的尝试有风险,因为“日本推理很难改。他们长线条、散点式的写法很难集中成戏。”但是,推理这条路他们还是会坚持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