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控制度探析_会计电算化考试
摘 要: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朝更深层次迈进,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同学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企业的会计管理环境,在处理速度加快的同时,给会计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对策
与古老的会计核准方式相比,电算化背景下的新型会计管理方式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存在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顺应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趋势,为企决策提供最完整准确的信息。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在传统的会计操作中,会计数据都是用纸笔记录的,不同的笔记有时就能作为控制的手段,会计人员的工作很多都是通过交接完成,有很强的联系性,因而很容易就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业务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缺乏可以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记、印章等,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线的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手工会计信息每一笔都要经过人工核准,反复审查才能通过,在这种监督机制中,大量的信息传输和校验工作无形当中就完成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经营内容广泛、地理分布广阔、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 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 控制效果有限。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这里所指的控制主要为两位即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是指任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普遍使用的、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可具体划分为:⑴系统开发、维护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等工作。⑵组织与管理控制。组织与管理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
应用控制是对电算化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可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数据输入必须根据原始数据准确无误的输入,输入的数据在一年内不得变更,且一般采用二次重复输入法,数据输入后生成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计算机生成的记账凭证必须经审核后才能登记机内账薄;审核确认后的机内记账凭证不能再进行机内直接修改。⑵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包括:登账条件检验、防错纠错控制;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与修改痕迹控制等。⑶数据输出控制为保证合法、正确地输出各种会计信息而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使用。对于输出的纸介质的会计资料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检查打印的账簿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控制度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在国内和国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数据真实、客观的最有力的保证。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企业在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只有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才能防微杜渐,减少电算化舞弊的可能性,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控制度呢?
首先,就是要晚上电算化程序的更新系统及程序修改的控制环节。当新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代替纸笔系统做账系统时,这个环节必须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对数据的结算、汇总、以及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初始化数据的安全导入等各个环节转换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系统的更新换代时,还应在特别注意新系统是否优于原有系统。这个检测时间通常为三个月,新系统在三个月内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测,此时旧系统应当保持原有的工作,两者同时工作,检测新系统数据运算情况是否良好、稳定,确保数据的交接工作顺利完成。
随着企业财务运行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软件也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定期的更新换代,另外计算机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必定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进行调整,因此程序修改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对会计软件进行更新换代时,一定要注意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在程序修改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企业可以要求系统维护人员对程序修改的必要性做成书面报告,并经过企业负责人和软件供应商签字方可进行更新。在对企业会计软件系统进行更换时,企业必须派监督部门的领导在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其次,就是要确立好岗位责任制。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职责岗位控制是指将系统中互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工,通过不同职责岗位的相互稽核、监督和制约,保障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岗位职责的控制主要指的就指开发与操作分离;日常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分离;数据录入与数据审核职责相分离;系统操作与会计档案管理职责相分离等。通过这种职责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舞弊的发生。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定期轮岗,这样既让员工熟悉了每个操作流程,又降低了合作舞弊的风险。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重视数据通讯和网络安全的控制。数据通讯及网络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特别重视在数据传输阶段的保真、可靠,利用各种数据保密、访问控制或者身份识别等手段来对网络传输介质和接、入口安全做好安全工作。一般常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加密、管理员身份识别、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接入口保密等。从实践中看,这些技术能够基本保证数据的安全。
最后,企业还应该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对会计数据的破坏和盗取。在对会计系统进行维护时, 要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和泄漏,这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绝对不允许会计人员在工作时间利用公用电脑登陆不良网站,玩游戏,禁止任何人拷贝电脑数据和软盘,定期安装和升级防病毒软件,同时对于外来软件和下载的数据必须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游戏软件等,从而达到有效防范病毒的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昱.浅谈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5).
[2]佘浩,韩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3]杨盛.试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4]李英顺.浅谈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改革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2).
作者简介:徐萌菲(1990.1-),女,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2009级财务管理中外合作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