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先富与共富看法 论先富与共富(全文)

先富与共富看法 论先富与共富(全文)

先富与共富看法 论先富与共富摘要: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设想。本文从三方面剖析这一理论,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在当前的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先富 共同富裕  目前,由于先富产生的贫富不均导致我国收入差距。

先富与共富看法 论先富与共富

  摘要: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设想。本文从三方面剖析这一理论,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在当前的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先富 共同富裕
  目前,由于先富产生的贫富不均导致我国收入差距已经相当悬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一种看法认为:社会贫富差距这么大,可能不久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一、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
  (一)提出先富到共富政策的客观依据
  1、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上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不同,个人收人分配方式不同等因素,必然造成他们在个人收入上的差别,显现出富裕程度的较大差别。
  2、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劳动者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在收益上必然出现或大或小的差距,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是以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如果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用计划经济的办法人为规定各地区的富裕程度和速度,将各地拉平,那么就会抑制人们生产和参与竞争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无法达到共同富裕。
  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别。他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都不一样。各个地区的发展基础也不同,每个劳动者的素质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
  (二)先富有示范作用
  邓小平说过“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2]
  1、先富起来的人鼓励未富者敢于致富
  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一部分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和其他人向他们学习致富。
  2、先富起来的人帮助未富者善于致富
  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仅通过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通过国家的财政活动这个中介环节支持或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而且可以为落后地区和还没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以此来带动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二、当前的贫富悬殊不是两极分化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我国贫富悬殊就是两极分化,这是错误的观点。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两者概念有区别
  贫富悬殊,就是在财富占有上出现比较大的差别,但只是经济上的差距。而两极分化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提出来的论断。他阐述说:“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是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3]从马克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理论界定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财富的差距和贫富的对立,是资本与劳动对立的表现形式,这只是对两极分化量的界定;二是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指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剥削阶级;而大多数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沦为被剥削阶级。这是更为本质的界定。可见,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我们鼓励先富起来,一不是以生产资料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为基础;二不是少数人的富有以多数人的贫穷为前提”。[5]所产生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决不是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于贫困的两极分化。因此,现阶段贫富差距不能称之为两极分化。
  (二)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两极分化是同阶级剥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而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我国只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只要不使剥削成为一种制度,两极分化就不会有产生的根基。
  (三)判断悬殊的标准,不应该是悬殊的大小,而应该是造成悬殊的性质
  如果是多劳多得形成的悬殊大,是应该允许的,这样富裕的人越多,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就会越快,国家和社会富强和进步的也就越来越快。而对于非法所得,不管差距大小都要一律限制和取缔。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目前是贫困者相对减少,贫困者的贫困程度相对降低,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目前的贫富差距总的说是收入共同提高中的差距,是先富与后富的区别。在本质上,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在剥削剩余价值基础上的两极分化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距可以在社会主义内部通过许多途径来缩小。
  (四)两者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贫富悬殊是在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但如果不缩小这种差距,就会出现剥削现象大幅度增加,最后出现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就是两极分化。集中表现在:现在的制度是允许一定范围内剥削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合法,已经允许个人资本等生产要素参加收益分配;还有少数靠侵吞财产和偷税漏税、行贿受贿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暴富户。因此,“控制收入差距,不使过大乃至悬殊到足以蜕变出资本主义因素来,就成了防止两极分化的组成部分”。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富裕”表明的是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涵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特质,是对传统共富理论的创新。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