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稻产量(集锦)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稻产量(集锦)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稻产量水稻生产中合理施肥是水稻栽培调控的重要内容,合理运用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探讨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稻米品质效应的变化特征。合理运用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具。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生产中合理施肥是水稻栽培调控的重要内容,合理运用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探讨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稻米品质效应的变化特征。合理运用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氮肥的合理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试验设6个处理,不设重复,单排单灌,试验共用地20亩。各处理全期施肥总量相同,均为尿素14,0kg/亩(处理6的分蘖肥为硫酸铵),磷酸二铵8.0kg/亩,50%硫酸钾8.0 kg/亩,磷肥100%做基施,钾肥50%做基肥,50%做穗肥。供试水稻品种:龙粳26,插秧规格9~4寸,每穴4~5株苗。试验各处理设计如下:
  处理1常规施肥Ⅰ,氮肥按照基蘖穗肥4:3:3的比例施用,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
  处理2常规施肥Ⅱ,氮肥按照基蘖调穗3:3:1:3的比例施用,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
  处理3均衡施肥,氮肥按照基肥:蘖肥:促花肥:保花肥4:2:2:2比例施用,促花肥在7.5叶龄施用,保花肥在剑叶露尖时施用。钾肥穗肥在7.5叶龄施用。
  处理4氮肥后移I,氮肥按照基蘖调穗粒3:2:1:3:1的比例施用,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粒肥在齐穗后5~10天施用。
  处理5氮肥后移Ⅱ,基肥少施尿素,氮肥按照基蘖穗粒2:4:3:1的比例施用,蘖肥在插秧后1周内施用,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粒肥在齐穗后5~10天施用。
  处理6速效蘖肥,插秧后不施尿素。用硫铵取代,分两次施用(3+4kg/亩),为返青期和分蘖盛期,尿素按总量的70%施用,即14.0kg/亩X70%=9.8 kg/亩,具体为基调穗肥3:1:3的比例施用,穗肥在9.1-9.5叶龄施用。
  2、试验结果与分析
  如表1、表2所示,本试验分别于7月13日孕穗期、7月23日齐穗期和成熟期对各处理的不同指标做了调查,取其平均数记录如下,用以分析总结各处理的生育动态等系列问题。
  2.1 穗数的结果与分析
  由上表所示,各处理的水稻分蘖成穗在7月13日前就已完备,除处理6最多、处理1略少外,各处理整体上前、中、后期水稻分蘖茎数和有效穗数没有大的差别,处理6分蘖最强,穗数最多,但无效分蘖茎也明显较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分蘖期全部使用速效肥起到的效果。
  2.2 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的结果与分析
  由上表所示,各处理的每穗粒数相差不大,以处理5的每穗80.1粒为最高,每穗粒数最少的处理4为76.4粒,比处理5少3.7粒。
  龙粳26的千粒重普遍较高,最高的是处理5:29.3g,最低的是处理6:28.8 g,与处理5相差0.5g
  2.3 产量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处理4产量最高,改过去的前期炮轰式的常规施肥改为全程平衡施肥,各项指标均达到中上水平,这是增产的基础。
  处理2产量位居第2,10%调节肥施入的恰到好处,多项重要指标得以提高,这是本年度特有的现象,在常规年份与处理1之间不会如此显著。
  处理5产量位居第3,此处理的特点是基肥最少,分蘖肥最多,与处理4的氮肥后移比,是不设调节肥,产量比处理4略低,也说明了调节肥的重要性。
  处理3因保花肥施用过晚,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不起任何作用,从而导致产量不是很高。
  处理6产量位居第5,仅比处理1的常规施肥略高,生长过旺,株高最高,叶面积最大,中期干物质积累最多,结果就是无效分蘖过多,千粒重过小,产量不高。
  处理1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低,原因是将70%的氮肥用于生育的前期,没有实现促使发生足够多的穗数以求增产的目的,由于今年良好的气候条件,水稻生育进程加快,但相对应的是中期氮肥相对地出现空档,由上述的各结果分析中发现,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多项重要指标受到制约。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认为氮肥后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理论上年际间产量也应该比较稳定,但需要继续加以深入探讨研究,其次,常规施肥具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适当的年份,适当的方法也可能获得高产,但减产的几率也同样存在,第三看似简单的蝇头小利,有时可作大文章,诸如,调节肥和粒肥的使用,处理2之所以比处理1增产,调节肥的功效是不可抹煞的,最后,关于处理6的速效蘖肥用硫铵取代尿素的问题,从上述论证中我们也应该能够发现其优异之处,希望对此继续加以深入探讨。
  (作者单4i:156300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