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校泄露个人信息曝光后: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平衡点待寻 政府泄露个人信息
文章摘要:粗暴式信息公开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则提醒人们,信息公开如何确保专业、规范,如何处理好与信息保护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皖赣苏渝等多地政府网站泄露居民身份信息 早前,澎湃新闻连续报道了安徽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存在泄露居民个人信……
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号、贫困生家庭情况以及残疾人的疾病诊断结果……这些由政府部门或高校主动公开的资料在互联网上均可长期反复查阅.
11月7日以来,澎湃新闻()记者在读者举报和信息检索的双重引导下,揭露了个人信息“裸奔”的冰山一角.它们并不是深藏于网络的某个角落、从来无人问津.在澎湃新闻已经曝光的个案中,就有网页浏览量超过四千的事例.
从市级政府信息公开网到高校学院官网,各涉事方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多回答,并非刻意泄露.但正如法制网文章所说,一旦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损失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
一件件事例抖落之后,部分报道也有了回声.11月9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
此外,绝大多数涉事方都承诺,将尽快展开相应排查并完成整改.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新一轮检索发现,部分原先未经任何处理的网页已匿去有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不少媒体连日来的评论都谈到,为了防范暗箱操作,对个人信息予以适当地披露有利于公众监督,但尺度问题需要牢牢把握.
《中国青年报》近日也就此事刊文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近10年,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粗暴式信息公开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则提醒人们,信息公开如何确保专业、规范,如何处理好与信息保护的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皖赣苏渝等多地政府网站泄露居民身份信息
早前,澎湃新闻连续报道了安徽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存在泄露居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这个由铜陵市政府办公室主办的网站一度泄露了居民姓名、联系电话、完整的身份证号码等,有的还公开了残疾人的疾病诊断结果.
譬如,铜官区阳光社区服务中心2017年8月31日在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了《阳光社区2017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员名单》(索引号 080313743/201708-00058).在该名单中,阳光社区服务中心公布了40对夫妻的姓名及检查日期,其中77人的身份证号码完整呈现,名单仅对现居住地地址做了模糊处理.
类似泄露居民个人信息的网页还出现在了铜官区人民社区服务中心、横港社区服务中心、鹞山社区服务中心等多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发布的公开信息网页中.
11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接获读者举报后查实, 在合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zwgk.hefei.gov.cn/zwgk/public/index.xp)上,由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杏林街道办事处2017年10月31日发布的《庐阳区杏林街道城市医疗救助对象花名册(1-10月)》(索引号:77499343x/201710-00017),公开了居民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此外,这些人的病情也可以被查看,包括尿毒症、肺癌、慢性肾衰竭等.
类似的情况并非仅在安徽发生.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府信息公开网(xxgk.jdz.gov.cn)曾于2017年10月31日发布了《第二批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公示》(信息索取号:h00140-0403-2017-0077),公示单位为景德镇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责任部门为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中,可供公众下载的文件公布了学生姓名、完整身份证号以及联系电话等.
此外,江西省宜春市财政局2017年10月10日于宜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xxgk.ycf.gov.cn)发布的《关于公布2017年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无纸化考试宜春考区合格人员名单的通知》(信息索取号: c00120-0403-2017-0005)中,也包括了泄露详细个人身份证号码的人员名单.
澎湃新闻记者11月14日又发现,江苏省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7年3月29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一则《关于发放创业补贴(第一批)的公示》.在这份公开文件中,创业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创业项目名称和补贴金额等信息被公布.
11月17日前后,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同样存在多份文件泄露教师、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
泄露学生隐私现象遍布吉湘鄂浙闽苏桂陕等地多所高校官网
在澎湃新闻连续报道全国各地多起政府官网泄露居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例后,记者注意到,在国内部分高校的官网上,类似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情况同样存在.其中,长春理工大学就连续三年泄露了职工身份证号等.
在长春理工大学官网的“公告”栏目中,该校从2015年到2017年先后发布了《关于2015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关于2016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和《关于2017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而这3则通知下方所附的、可自行下载的表格文件包含了部分职工的姓名及详细身份证号码等,累计593人次.
此外,2017年5月22日,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官网()发布了《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困难补助名单公示》.该公示称,“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的规定,经本人申请,班级评选,辅导员审核,学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现拟定下列42名毕业生分别获得2017年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和优秀毕业生,现予以公示.”
澎湃新闻发现,在上述公示页面提供公开下载的附件“长春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汇总表(一档).xlsx”中,公示了政法学院32名获补助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在院系、专业、性别、民族、入学年月、补助金额以及交通银行卡卡号.该汇总表文件中,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码均被完整披露,未做任何保护处理.
湖南、湖北两地也存在高校官网大面积泄露学生隐私信息的情况.
近期,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公示了该院2017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结果.该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农业与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四个专业的5位硕士研究生获得了2017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上述官网公示了5位获奖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在审批表的基本情况一栏里,除了姓名、出生年月、学号外,还披露了国家奖学金获得研究生的个人身份证号码.
公示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共5个工作日.公示期结束半个月后,这份涉及5名硕士研究生身份证信息的公示网页仍悬挂在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网站上.
2016年10月28日,长沙医学院管理系官网公布了《2016―2017学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获资助学生初审名单表》.这份初审名单表显示了96名贫困学生的姓名、班级、完整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以及银行卡号.
此外,长沙医学院管理系官网同日还公布了一份《2015-2016学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该份初审名单亦公布了13名贫困学生的姓名、学号、完整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以及银行卡号.
上述两份名单表的公示日期为2016年10月25日至2016年10月30日.
尽管公示期已经结束一年有余,但截至目前上述两份涵盖109名学生个人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号的名单表在长沙医学院管理系官网仍有显示.
浙江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建的福建商学院、江苏的河海大学、广西的广西民族大学、陕西的西安音乐学院也存在类似泄露学生隐私的情况.
涉事方大多表态立刻整改
大部分被点名的涉事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即表态:马上去查,若有不妥立刻整改.
11月7日,澎湃新闻中国政库栏目刊发文章《安徽铜陵一官方网站泄露个人身份证号等,涉事部门:立刻处理》,报道了部分网页未对居民信息做必要处理的现象.随后,涉事的铜官区人民社区服务中心、横港社区服务中心、鹞山社区服务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对泄露居民个人信息的情况立刻采取补救措施.
而在澎湃新闻连续报道了安徽省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合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存在泄露居民个人信息的情况.11月9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
上述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已公开政府信息中包含公民身份证、详细居住地址及联系方式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对外公开的信息.
对于已公开政府信息中存在涉及个人隐私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通知要求应作区分处理,在确保应公开信息予以公开的同时,对公民身份证、详细居住地址及联系方式予以删除、遮挡或隐藏;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此外,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网)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并于11月20下午下班前将排查结果和处置情况书面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截至11月10日,安徽省内多个地市已通报具体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
11月14日,澎湃新闻登陆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现,在安徽省政府办公厅11月9日发文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网)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之后,前述由黄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网站上仍然存在居民个人信息被公开的情况.
上述问题在14日当天曝光后,接着,在11月15日下午,黄山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就收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针对此事下发的《安徽省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黄山市政府网站泄露居民个人隐私信息的通报》.这份文件指出,省政府办公厅于11月9日印发《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17〕47号),要求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黄山市相关问题暴露在前述省政府办公厅通知下发的数天后,应深刻反思和警醒.
《通报》还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引以为戒,立即行动,切实按照《关于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彻底排查本地、本部门网上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此外,江西景德镇市政府信息公开网曾发布了《第二批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公示》,目前,泄露学生信息的网页已被撤销.
在长春理工大学官网的“公告”栏目中,该校从2015年到2017年先后发布了《关于2015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关于2016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和《关于2017年度职工住房补贴发放的通知》,目前,泄露职工信息的有关表格附件均已撤下.
在澎湃新闻记者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存在泄露学生隐私的长沙医学院管理系、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后,涉及泄露学生完整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的网页均已从上述两所高校学院官网撤下.
媒体: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不可偏废
在澎湃新闻连续报道政府和高校官网泄露居民个人身份信息期间,不少媒体曾刊文就此事展开讨论.
例如,《检察日报》刊文指出,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开,满足大众的知情权,这是政府在依法行政和主动接受监督方面迈出的可喜一步,值得肯定.但同时,政府掌握着公民很多核心信息,严重的信息泄露,会侵犯公民隐私,影响个人生活.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着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文章称,应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这样的问题,两种做法要不得.一是因噎废食,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一律不再公开;二是无视公民个人隐私权,放任这种行为继续.各地政府应该在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上做进一步改进,建立相应的审查制度,织密织细制度规范,找到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公民个人隐私作为人格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政府在这方面理应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华商报》评论文章指出,人们期待所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切实增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杜绝信息公开变成隐私公开现象发生,并发挥积极示范作用,引导其他机构与单位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以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获得更为切实的保障,在更大程度上防范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发生,保障公民权益不遭受不法侵犯与损害.
广西新闻网刊发的评论称,地方政府官网“主动泄密”是“赤裸裸”的懒政行为.虽然在上述单位中,有个别单位出面解释说明,公开身份证号等做法是为防重名,但此种做法仅为了图一时方便,就将公众的基本隐私权置之不理,可谓过于简单、粗暴.其不仅违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审查把关职责,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燕赵晚报》文章写道,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不可偏废,并且政府信息公开还应建立在尊重与保护公民信息隐私的基础上,带头守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诉求.注重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保护,除了自上而下加强监督之外,更需要从制度和机制的层面,加快配套建设,找准守牢公开与保护的界线.一方面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配套明细法规,建立公民个人可以公开的事项清单及信息公开内容的限制清单;另一方面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审查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工作程序,限制权力,防范任性.
中国网报道则提出,面对个人信息“过度”公开,各级部门务必应积极采取补救,限时进行整改,迅速开展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排查工作.重点针对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县、乡级政府发布的专项资金管理和分配、人事招考录用、保障性住房分配退出、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扶贫救济等方面公开的信息.及时对公民身份证、详细居住地址及联系方式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对外公开的信息予以删除、遮挡或隐藏,切实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护个人隐私的关系,在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的同时,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