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障性住房【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保障机制】
摘 要:文章通过对现阶段保障性住房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管理方法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质量保障机制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住房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性质,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国民的住房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我国政府也不例外,自1998年住房实行货币化改革之后,出台了“富人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最困难的居民享受政府补贴的廉租房”政策,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在实践运行中,保障性住房市场却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 目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拆迁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不法分子在招投标、施工管理、资金筹措等领域一些不法行为。譬如:非法转包、分包;行贿、受贿造成施工管理混乱,合同执行不严格;专项资金被挪用,建设资金不到位等问题。
(2)某些地方主管部门,为了某些原因降低了安置房建设标准;譬如:建设地段配套不完整;造价概算偏低;管理过程中未批先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等。
(3)建设主体管理机构组织不严谨,人员组织属于临时抽调,形成管理松散,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专业管理水平也满足不了拆迁安置房工程建设需要。
(4)拆迁安置房安置以后,回访、保修制度不健全。发生质量事故后,处理不及时。因此造成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发社会矛盾,老百姓对政府和党失去信任,破坏了社会安定团结。
二 对拆迁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主要的政策法规、项目管理、实施中质量保障机制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
各个建设主管部门对拆迁安置房建设的质量都高度重视,相应建立了质量保障机制,比较好的有以下一些方面。
(1)针对拆迁安置房建设制定、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对拆迁安置房方面的问题进行规范。
1.建立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组织机构。
各个地方针对拆迁安置房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般以建管中心的名义出现),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挂帅,并明确安置房建设管理机构的责任,要求建设管理机构对安置房建设质量落实到人,形成质量管理层层负责制。建设过程中有人管理,出现有问题有人负责,并把质量与负责人的职务升迁、经济利益挂钩。
2.成立拆迁安置房的专门融资平台
各个地方针对拆迁安置房成立了专门的融资机构(一般以开发公司的名义出现),通过政府搭建融资平台,要求融资机构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为拆迁安置房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制定拆迁安置房建设标准
制定拆迁安置房的建设出台建设标准。对安置房的规划、设计、造价、工期等进行规范。明确安置房的建设地段的配套要求(周边的学校;商业配套;社区医疗服务;市政的水、电、气;交通等方面),不因环境影响拆迁安置房的质量。
4.制定拆迁安置房的监督管理办法
制定拆迁安置房的审计办法,大型项目采用跟踪审计,对合同履约情况和投标承诺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要求质量管理部门加大对拆迁安置房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当地质监站派专人负责。
制定拆迁安置房的党风、党纪律的检查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和公开举报电话等办法对参建各方进行监督。实行村民代表监督制。由村(社区)委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员,参加工程例会,参与质量验收,建立共建机制。坚持在社区居住区建设中落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绩于民,确保住户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的“四问四权”政策,真正把社区居住区打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保障工程。
(2)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
1.建立拆迁安置房建设在规划定位标准,制定方案评审制度。
方案编制要求从小区规划、户型设计、住宅外观、景观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充分考虑居民的切身利益,营造高品质社区。小区规划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建筑以高层住宅为主,布局力求空间形式多样,保证充足楼间距,使每套住宅都能享受充足的日照和采光。户型设计力求布局合理,全明户型,尽力提高套内使用面积和使用效率,使居民利益最大化。住宅建筑立面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主流形式,建筑立面外观及节能性能与中高端商品房社区相接近。小区景观环境秉着的均好性原则,为居民休息、交往、生活提供优美的空间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做到户内水、电、通讯、有线电视、煤气、宽带接入和电子对讲防盗、监控安防、车辆管理系统等一应俱全,并设置必要的商业、教育、医疗、物管及社区配套用房、地下车库、贮藏间等。
2.制定设计阶段的质量保障制度。
良好的设计方案及工艺工法是创造良好产品品质和保障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制定了以下措施:
1)应根据项目需要制订《项目设计工作整体计划》。计划中应明确以下内容:(a)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条件);(b)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c)各设计单位的考察与选择计划;(d)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及各项专业设计的介入时间和出图时间节点;(e)勘察工作的介入时间和完成的时间;(f)地形图电子文件。
2)制定设计单位选择标准。根据各专业需要,明确设计单位的选择标准,主要有:资质、业绩、服务承诺、实地考察结果。
3)制定设计质量管理及控制程序。明确设计的主要内容,对设计单位的设计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设计能满足合同要求。
4)为了统一安置项目建设品质和质量,制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市政配套、景观环境、智能弱电等各专业的设计标准。
5)制定各专业审图要点,要求各专业管理人员填写图纸评审表。
(3)制定施工阶段的质量保障制度。
1.建立参建单位定期约谈制度。企业中标公示后进行首次约谈,在建设过程中一般每月定期与施工、监理、代建企业法人约谈,以规范工程承发包行为,特别要求各企业总部加强对项目部的监管,提高工程建设品质,切实履行投标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