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首先,教师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上彻底去除应试教育各种不良习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终生发展。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上要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摈弃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传统观念,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化学学科的独特优势,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道德观念、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师应做一个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同行者,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过去在教学方式上,考虑过多的是教师如何教,现在教师应重点考虑研究学生如何学。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体性,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务之急。要解决几个转变:即由接受性向探究式转变;由讲解式向讨论式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齐步走”、“一刀切”向个性化发展。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努力提高驾驭现代化学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及学习风格,研究学生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等问题,改善化学教学策略,真正实现自主化学习、愉快学习。
那么高中化学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首先,分析和定位新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老教材注重的是知识系统性,新教材注重与学生生活环境联系,编写上体现化学学科的社会性,基本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更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如动手做一做、实验与观察、探究活动、实践活动、实验与设计,将老教材中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是旁观者的状况改变为学生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增设较多探究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学生较大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更能体现新课程的先进理念。新旧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新旧课程在教学的要求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制定章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据此建立每节课课后练习题库(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使课后练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教材注重试验探究及化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实施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推导、论证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在教学上,应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接合。
其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新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学生进行模块学习。新的化学教材中,同一个知识点能够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但它们的要求却不尽相同。新课程有很大的选择性,应针对不同高考倾向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堂课知识点过多、过难,都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学目的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反之,容量过小,过于容易,学生动机水平不高,完成了也没有成就感,也容易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阅历,可接受水平,合理地布置好课堂容量,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具体教学进程中,课堂教学的内容适当大一点,教学节拍适当快一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集中精力在学习进程中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思想的矫捷性得到锻炼并逐渐提高,有利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要害。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搜集、阅读、讨论、争辩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引入课堂,使学生不只得到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经过学习的进程得到进一步学习、研讨的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乐学会学。
新课程的要求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我们教师要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
责编/董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