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文)

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文)

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摘 要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

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关键词 就业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43-04
  
  教育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是社会满意度,而衡量社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学者指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知识转化、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新三大职能”[1]。目前,立足“就业力”合理建构大学生素质结构模型,以此为根据构建科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一、多维的素养:就业力内涵初解
  
  在新的经济形态和体制下,劳动力市场越发呈现出不稳定性,某工作单位内部乃至整个劳动力市场都由于激烈的职业竞争而频繁发生岗位流转。在这种“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条件下,雇主对受雇者的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受雇者对组织的忠诚、较强的融入性和在不同团队中的合作性等[2]。新的职业生态要求个体必须更新就业能力,以适应频繁变换的职业环境。“就业力”(employability)概念正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战后欧美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革命大潮中。
  一般来讲,就业力即“个人受雇佣的潜能”,其具体涵义并无统一的界定。在各种解释中,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界定影响较大:“就业力是个人利用可得到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来获得和保持就业、在企业内部晋升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可携带的资本和能力。”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共同提出了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主动性、创造性思维”在内的十项就业力核心要素[3]。可见,就业力是一种包含若干维度的结构性职业素养,它确保个体获得和保持就业机会,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指标,“大学生就业力”概念始盛于英国。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增长,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就此英国高等教育全国调查委员会发表《迪尔英报告》,把“沟通、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确定为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因素,并强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管理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性[4]。瑞士联邦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Marcel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影响毕业生就业力的五个因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创业者和企业家精神。Brennanetal则在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英国和欧洲国家大学生所认为的最重要的十种就业能力[5],见表1。
  可见,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维度相比,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如特质、动机、精神等对于个体就业力的提高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就业力是在某一特定时期由劳动力市场供需所决定的“个人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在《测验胜任素质而非测验智力》一文中提出了“胜任素质”的概念及其五种类型: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胜任理论认为,与知识技能相比,个人素质结构中的“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影响职业绩效的内在原因[6]。从此角度看,就业力是促使求职者适应就业环境变化的“社会—心理”结构,强调精神、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
  二、“轻重失调”: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之弊
  
  (一)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
  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选拔以“智”或“才”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实际上以智力开发为主,这反映在课程与教学上就是以掌握知识为课程目标,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方式,学生评价考试为手段。近些年,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即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普遍做法,在此框架下的人才培养仍以知识为核心。这种片面以知识授受为目的的教育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曲解。目前,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患有心理疾患甚至心理危机状态的比例相当高。从就业角度来看,大学生心智不成熟,非智力因素成为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大学生个人发展、就业力以及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高校必须改变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
  建国后,我国通过改造原有高等教育系统,建立了严格以社会分工和技术需求为依据的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但从知识发展规律来说,这种壁垒森严的院系和专业设置从根本上割裂了知识的内在统一性。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变,“跨学科、多学科、大学科及混合学科”越发成为知识发展与管理的趋势,传统的专业教育已难以适应知识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另一后果是在技术主义支配下,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失调,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匮乏和道德与价值的审思、批判能力的弱化。而道德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对于个体成长才更具意义。因此,基于知识发展逻辑和人的成长规律,探索实施通识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
  客观地说,大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匮乏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根据就业力理论,决定择业和职业成功的并非是纯粹的职业技能。在职业素养结构中,职业技能是其组成部分,但未必占据最重要位置,个体的精神要素、心理要素,学会学习的主观意愿以及自信自强的非智力因素、才是职业素养构成中的核心。在自然经济乃至前工业经济环境中,科技含量和复杂程度较低是生产与职业的普遍特征,职员的技能性要素占主要地位。随着工业、后工业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在市场经济上的逐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以技术或技能为主要构成的职业素质转变为多维立体的职业素养。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重叠交替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这要求劳动者必须完善职业素养,适应职业环境变化。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教育已不能局限于简单赋予学生某种就业技巧或职业技能,而要培养其适应不同职业环境并取得职业成就的迁移性能力,成为富有职业素养的人。一项劳动力市场调研表明,雇主对个人特质中品德、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主动性、忠诚和责任感等职业素质的关注并不低于专业素质与能力[7]。这表明,目前高校仅仅满足于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主义课程与教学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的职业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