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00字_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数学教育就是要利用数学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教育,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机会。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成果。本文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51-03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的点滴火花,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数学学习中常用的猜想、探究、推理实际上就是想象在数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总是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开动脑筋、力争有所突破使之放射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例如,我在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习题:有三个水池各有一个出水口,它们分别是正方形的(边长是a),圆形的(直径是a),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底边上的高均是a),现在要求学生只拿一个塞子可用于堵住这三个出水口,要求学生制作出它的模型。学生用橡皮泥,纷纷动手忙活了起来,很有热情。但几分钟过去了,没有结果。我提示说:我们现在学的是三视图,是不是可以用三视图知识来解决呢?有的同学马上猜想说这个塞子的三视图是不是: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圆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但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东西。有的学生说这个塞子是不是底面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体,因为它的三视图中有一个正方形,有一个圆形,但没有三角形。另一个学生说是不是圆柱体两边各削去一部分。我说大家尝试做出来看看。同学动手制作出了模型,试了一下,正好达到了要求。
我们要开发利用好学生的想象力,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想象火花,使之在数学教学中遍地开花,发射出想象的魅力。但也不能不加限制地胡乱猜想,要有的放矢,要有根据,要能够加以验证。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半径为6的圆,一个半径为2的圆与它相外切,绕它滚动一周,又一个半径为2的圆与它内切,也绕它滚动一周,这两个圆的圆心,哪一个运动的路程多?大多数学生毫不假思索地说,一般多,理由是大圆的周长固定,两个圆滚动的路程一样。由于两个圆心到大圆的圆心距不一样,它们的路程分别是以大圆的圆心为圆心以它们到圆心的距离为半径的两个圆的周长,它们不相等。想象力丰富是好的,但要善于因势利导,恰当运用,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二、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照本宣科多,满堂灌多,学生质疑少,讨论研究少,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抑制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提问、质疑既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问、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这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养成质疑的习惯。怎样让学生以疑带思,以思促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首先要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使学生主动质疑,就要努力深挖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如在教《概率》时,我们班有53人,我就说我们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学生听了一愣,就问为什么,并随着讨论起来。我引导着问,我们班有多少人、一年有几个月?正是因为创设了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给新课的展开做了良好的开端。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引导学生由质疑去认识新事物,产生新见解,让学生形成好问的习惯。学生学过随机事件的概率后,就主动问我,若说明天的天气是90%下雨,10%是多云,是不是说明天一定会下雨?我就问什么叫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学生说那明天不一定会下雨,但那90%和10%能说明什么呢?我问那什么叫随机事件的概率呢?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90%说明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10%说明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当然,学生的质疑是由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做好示范,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找疑点,不能只“授之以鱼”,要“授之以渔”。
三、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全部信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解题方法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防止生搬硬套。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探索:
首先,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例如:学过二次函数后,我出了这样一个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与x轴交于点(1,0),若想使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x=2,还应该加一个条件,你能加什么条件?很多学生在那儿凑条件,忙活了半天也没有做出来。其实,这题的答案有很多,关键是如何下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对称轴x=2当做条件来用,结合已知条件经过点(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凡是满足解析式的点除(1,0)均可。其次,训练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动中求静”。我们这几年的中考试题都有这种类型的题目,特别是图形变换、点的运动,我让学生首先去尝试去做,从特殊到一般,找共同点,总结规律,再推广。几个例题下来后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再做类似题目就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技能解决新问题。
四、训练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是通过应用来体现,因此,平时多给学生创造条件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并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得以提高。例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我出了这样一个例题:在一间两面墙距离只有3米的房间里测一个人的视力。通常测视力需要的距离是5米,学生会问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把3米测得的视力达到5米的效果,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后就想到用相识的知识把E按比例缩小,测过以后再换算。我就进一步问大家能不能把3米的距离变成5米,怎样做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想到了利用平面镜原理,在另一面墙上挂平面镜,人坐在离平面镜2米的地方就可以达到测距5米的目的。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总之,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国家振兴的需要,数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教育素材,我们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仔细研究,积极摸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