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坚 杨坚代周立隋考辩
杨坚凭借外戚的身份侥幸掌政,不过八个月时间便代周称帝。为解释这种突起的变局,史学界常常从杨坚的家世及婚姻背景、长期篡周阴谋及汉民族崛起等方面进行考释。笔者认为,杨坚的辅政是刘昉等人与五王争夺权力的产物。就杨坚本身来说,他既不具备辅政的资格也未曾有篡周的阴谋,他的代周立隋只是在个人才智的基础上顺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北周;杨坚;代周立隋
[中图分类号]K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25-04
冀英俊(1981-),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 30007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治思想视野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S003)的阶段性成果。
杨坚在周宣帝死后侥幸获掌朝政,不过八个月时间便代周称帝,得国之易,实为鲜有。为了解释这种突起的变局,学者们多强调杨坚的家世及婚姻背景,指出此背景颇有利于其篡代;也有学者认为杨坚素怀政治野心,篡周是做了长期人事准备的;还有学者从西魏、北周汉族势力兴起,得出杨坚所以很容易取得政权,乃是汉族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笔者认为,上述说法虽不能说完全无据,却也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嫌。兹阐述如下。
一、由杨坚的兴起过程谈起
据《隋书》载:杨坚生于大统七年(541),14岁时被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15岁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16岁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17岁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21岁迁左小宫伯。25至28岁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28岁那年,其父杨忠去世,杨坚袭爵为隋国公。以上杨坚年纪轻轻即任官职,当是来自父亲的庇荫,翻阅《周书》,在西魏、北周时,功臣子弟位至州刺史、大将军者比比皆是,杨坚并无特别突出之处。周武帝亲政时,齐王宇文宪曾言杨坚有反相,武帝日“此止可为将耳”,后来刘叻等人引杨坚执政,坚与其弟杨瓒谋划策略,瓒反对曰:“作隋国公恐不能保,何乃更为族灭事邪?”甚至在杨坚辅政时,杨瓒见“群情未一,恐为家祸,阴有图高祖之计”,这些都反映出在当时杨坚并未表现出什么特殊的能力或者杨坚的能力尚未得到当时人的认可。
就杨坚的婚姻背景来看,杨坚在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娶独孤信第七女为妻。独孤信为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地位显赫。然两三个月后,独孤信因反对宇文护专权,被“逼令自尽于家”。独孤信长女虽在明帝二年(558)正月被册为皇后,但三个月后即崩,死因不明,独孤信诸子或被废于家或遭流放蜀地,可以说是家道中衰。在这期间,宇文护为扩张自己的势力,欲引杨坚为腹心,但因杨忠“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的劝告,杨坚并未附从宇文护,故而在宇文护长达15年的专权时期,杨坚备受猜忌,宇文护“屡将害焉”。杨坚的仕途也一直被冰冻在起家的职位上,从明帝即位(557)到武帝保定五年(565)左右,他整整担任了八年的宿卫官,由右小宫伯迁为左小宫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杨坚的地位发生改变应是在建德元年(572)武帝杀宇文护之后,独孤家平反,而杨坚因未与宇文护同党,属于亲帝派而受到重用。建德二年,武帝聘杨坚长女为太子妃,益加礼重。宣帝即位(578),杨坚“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元年(579),宣帝初置四辅官,杨坚成为四辅之一的大后丞,俄转大前疑,位居四辅官之首,处于位高权重的地位。
然而宣帝政局诡谲不安,他随意滥杀大臣,多所猜忌,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杨坚虽为新贵,也是如履薄冰,朝不保夕。“后父大前疑坚,位望隆重,天元忌之,尝因忿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坚,谓左右日:‘若色动,即杀之。’坚至,容色自若,乃止。”杨坚之女虽为皇后,但宣帝除杨后外,又相继立了四位皇后,杨后也几乎被逼死,“尝谴后,欲加之罪”,并“赐后死,逼令引诀”,可见,杨后当时并不得宠。据《隋书》载,杨坚在“情不自安”时,暗中向旧友郑译求助:“久愿出藩,公所悉也。敢布心腹,少留意焉。”欲求外放以保安全,故而郑译向宣帝建议派杨坚镇守寿阳,宣帝从之。大象二年五月己丑下诏以杨坚为扬州总管,杨坚将要启程,突然足疾发作,没有马上出发。五月乙未日宣帝暴病,己酉暴亡,刘昉等矫诏引杨坚辅政,是为历史发展的一大变局。
二、从刘防等人的阴谋观之
《隋书·刘昉传》载,“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杨坚对此事的评价为“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此……及帝大渐……此辈行诈,顾命于我”,道出了刘昉等人引其辅政的别有用心。事实证明,杨坚并非是辅政的最佳人选,他的辅政也并非是“做了长期人事准备的”。
首先,杨坚虽为“后父”,但杨后并非静帝生母。虽然静帝生母朱皇后入宫是因其家犯法,被收入东宫,可能其家族没有适合辅政之人,但周宣帝生前共立有五位皇后,而元皇后之父元晟、陈皇后之父陈提山均有一定的权力,尤其是尉迟皇后乃尉迟迥之孙女,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杨坚父亲杨忠的同辈,功劳、地位、声望均远在杨坚之上。其次,杨坚作为新贵,根基浅,资望浅。杨坚虽在武帝亲政后受到重用,但地位并不突出。如武帝伐齐之前,杨坚还只是拜大将军,但此时功臣子弟中拜柱国者,至少已有十余人。武帝两次伐齐,杨坚都受重任领军出征,平齐后,进位柱国,但此时被拜上柱国者已达十余人,正如王夫之所言:“坚虽有后父之亲,未尝久执国柄,如王莽之小惠偏施也;抑未有大功于宇文,如刘裕之再造晋室、灭虏破贼也;且未尝如萧道成仅存于诛杀之余,人代为不平而思逞也;坚女虽尸位中宫,而失宠天元,不能如元后之以国母久秉朝权也。”可见,杨坚当时羽翼未丰,也无大功,不足以服人心。再次,据《周书》载,大象二年五月宣帝病重时,已下诏召五王入朝,“丁未,追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己酉,大渐……是日,帝崩于天德殿”。宣帝此时诏五王入朝,其意图不言而喻。
宣帝暴卒,朝政必然混乱,人心浮动。史称刘昉“以技佞见狎”,“性粗疏”,“溺于财利”,郑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脏货狼籍”,如果五王回朝执政,刘叻等的职权必然受到很大的威胁,故而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防止大权旁落,他们迫切需要在朝中寻找可以抵挡五王回朝执政之人。杨坚与郑译是故交,又于宣政元年出任大司马,手握重兵,且以他“后父”的身份受遗辅政可以做到名正言顺,故而杨坚很自然成为刘昉等拒斥五王入朝的合适人选。当时刘昉任小御正大夫,郑译为内史上大夫,正是天子亲信,负责执掌帝言、下传帝命之职。刘昉遂与郑译谋,矫诏引杨坚辅政。在经过一番推脱说服之后,杨坚便“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