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寄宿制视察工作汇报
农村学校寄宿制视察工作汇报
以下内容由职场范文网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我市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试点正式启动。2012—2008年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150万元,分别在特区乡小学、断丘田小学、县乡小学开展试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为:
(一)特区乡寄宿制小学:2012年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25万元,建设学生宿舍500平方米。该项目于年月动工建设,于2007年7月竣工,合同平价566元/平方米,实际建筑面456.6平方米,完成投资26.47万元。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二)县乡寄宿制小学:计划建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580平方米,实际实施面积596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493平方米,学生食堂103平方米。投入市级教育附加费75万元(含设备资金4万元),其中:2012年25万元,2008年50万元。由于建设用地是粮食公司仓库,在评估和划拨过程中,耽误较长时间。该项目于2009年4月才开工建设,基础开挖完成后,由于无施工用电而停工。目前,由县教育局出资购买变压器,待地电公司安装后即可施工,预计8月底竣工,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三)断丘田寄宿制小学:2008年投入市级教育费附加50万元(含设备资金4万元),建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总面积580平方米。该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装饰工程施工,预计6月底全部竣工,9月份可投入使用,可入住学生110人左右。
二、存在问题
(一)投资严重不足,影响了该项目建设进度,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投入使用。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项目,在全国尚未开展的情况下先行试点,没有中央资金支持,县、乡财政未配套,仅靠市级教育费附加投入少量资金很难完成。如特区乡寄宿制小学,投入的25万元资金仅能修建一层学生宿舍,可满足110人入住。学生食堂没有资金投入建设,宿舍内的床、被生活设施无钱购买,2007年7月竣工后,至今未能投入使用。
(二)寄宿制学校将面临运营成本高的难题。农村学校维持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财政拨给的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和普通学校的生均经费是相同的,但是寄宿制学校的运行成本显然要高于普通学校”。至少有几项成本要新增,如宿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成本、食堂炊具与食堂工作人员工资成本,宿舍与食堂的管理成本等,另外,水、电费成本也会因寄宿制而迅速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三)寄宿制学校结构性缺编,将导致学校自身管理存在缺陷。结构性缺编,在农村寄宿制中学普遍存在,而我市农村寄宿制小学试点同样将面临这一难题。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只是解决校舍建设问题,却没有解决生活管理员、安全保卫员、医务员等专职管理人员编制及其经费。由于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专项资金,只能由学校老师轮流监管。这样,一是加重了教师负担。教师的许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管理学生方面的很多琐事上,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二是管理质量不高。安全问题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心的问题,学生都是5、6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很多方面都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学校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学生的安全问题很难得到保障。三是无医疗保障。学生集中食宿,在疾病预防、治疗方面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旦有某种疾病发生或流行,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寄宿制小学贫困学生生活费用也将影响学校入学率问题。国家对农村寄宿制中学贫困学生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费补助,而寄宿制小学还没有政策性的扶持,如按每个学生一天5元的标准计算,一个月就需支付110元生活费,这样加重了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时间长了,贫困家庭学生、边远地区学生、留守儿童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辍学,学校的入学率就很难保证。
三、建议
(一)深化认识,抓好试点。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推广,农村学龄人口正逐步从深山区、边远地区向中心城镇地区转移,从教育资源劣势地区向教育资源优势地区转移。布局调整的客观需求依然存在。寄宿制学校成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其优点是显著扩大了学校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一定程度上集中了优势资源,特别是对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读书难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开展2010—2015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我市32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规划已上报省教育厅。在国家未全面实施前,先行一步抓试点很有必要,通过试点,探索经验,为下一步实施该项工程打基础。
(二)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试点学校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尽早投入使用。由于是试点,配套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衔接不尽完善,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欠缺,致使项目建设不能尽快投入使用。市、县、特区、区教育部门要对试点学校查缺补漏,加以完善补充。市、县两级要从教育附加费中继续给予配套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之尽快投入运行,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三)超前谋划,切实解决寄宿制小学运行后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寄宿制学校建成投入运行后,面临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管理人员无编制、无专项资金。一是各级政府、教育、人事、编制部门要努力帮助学校解决管理人员编制及工资问题;二是在人员编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市、县两级财政配套投入、或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出专项资金,对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解决,专职医务人员由县级人民政府调配和解决工资待遇。
(四)多渠道解决寄宿制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费补助问题,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入住率和入学率。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因此对寄宿制学校的贫困学生要建立长效的生活保障机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减轻贫困生家庭经济负担。一是将寄宿制小学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农村社会低保可解决部分生活费;二是从县、特区教育附加费中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三是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给予一定的临时性救助,创造生活环境、缓解生活费补助压力,确保贫困学生住得下好、学得好、不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