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以下是职场范文网收录的一些范文。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

考察报告是指作者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以下是职场范文网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篇一】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20xx年6月10日我县畜牧食品局局长与畜牧中心副主任、高级畜牧师随县考察组到市对奶牛养殖业进行了考察,先后对奶牛养殖场和成都伊利集团有限公司牛奶加工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农发局的情况介绍,现将该市奶源建设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奶牛发展基本情况

  5.6万人,乡村人口573170人,有农户184985户,全市幅员面积1384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64个村(社区),3689个组。20xx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2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0元。从20xx年开始,成功引进奶牛业巨头伊利集团到该市投资,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于20xx年制定了《20xx-20xx年市奶牛养殖发展规划》,“要求力争到20xx年,建成5万头良种奶牛养殖基地和15万亩牧草基地。采用千头标准养殖场+百头养殖小区的发展模式。拟规划修建10个千头良种奶牛示范场,200-400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实际到现在全市现存栏奶牛9000余头,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小区)17个,其中伊利集团建养殖场3个,存栏奶牛5000头左右。全市日产牛奶120吨,年产4.3万吨。伊利集团年产值达13亿元,创造税收7400万元。

  二、奶牛业发展过程

  20xx年市奶牛业基本上为空白,仅存栏奶牛100头左右。在成功引进伊利集团后,政府大力发展基地,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奶牛,为企业建立“第一车间”。20xx年就发展到存栏奶牛2500余头,但由于农户养殖技术缺乏、防疫意识差,饲草饲料不到位,价格低,造成养殖户全面亏损,同时发生了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当地的农发局局长被职,分管局长受到刑事处分,一度奶牛业发展停滞不前。20xx年市委、政府改变策略,要求公司建基地,发展奶牛业,为企业自身解决奶源,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建立了三个规模养殖场,存栏奶牛5000余头,这样使公司自身得到了壮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奶农的发展。使公司与农户都受益,现全市奶牛存栏量达9000余头。

  三、政策措施到位

  1、市政府成立了奶牛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各成员部门主要责任人为成员,严格工作措施,斗硬奖惩,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筹措资金,落实扶持政策。20xx年开始的几年内,筹措资金近1亿元(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支持7000万元,争取到成都市1000万元的财政支持,同时也积极向中省申请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支持奶牛业的发展。主要用由圈舍、引进奶牛、种植牧草、奶牛配种和奶价补助。在20xx年12月31日前购进良种奶牛,经验收合格后市政府补助800元;凡在市境内修建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由市政府将路、电、迅配套进场;常年存栏量在100-299头的补助1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300-499头的补助2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500-999头的补助30万元;常年存栏量在1000头以上的补助100万元;养殖小区(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还可以增加补助。从而形成多个百头养殖小区基地发展格局。同时也对伊利集团公司的加工基地进行补助,政府承诺补助4000万元,但由于政府财力原因,只兑现了20xx万元。

  3、该市由政府出资成立了农兴奶牛发展公司。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同时为奶农担保贷款。几年内修建了存栏奶牛100头的养殖单元40个,可存栏奶牛4000头,建设完成后,提供给农户饲养奶牛,公司只收取圈舍租金。同时收购经营差的养殖场。

  四、建议

  1、尽努力争取伊利集团到我县开设乳制品加工厂,建立养殖基地。但前提是首先要建立加工厂,才能建养殖基地。这样既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培植地方税源。

  2、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建议我县在财政支农资金中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支持企业及农户发展养殖基地。县畜牧部门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国家奶牛标准化小区建设”、“省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等项目中每年力争争取到4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奶牛业。指点鼓励伊利集团自建基地,同时带动有能力的养殖者参与基地建设。

  3、县交通局要在农村公路项目上配套养殖小区或加工厂区的道路建设资金,县环保努力向上级争取环保项目资金,同时其它相关部门(如扶贫、能源等)也要积极安排项目资金用于奶牛业的发展。

  4、县国土部门要根据奶牛养殖小区选址情况,及时调整农田建设规划。

  5、建议公司首先建设养殖奶牛基地,带动和培训当地农民养殖奶牛。

  6、由政府出资建立奶牛发展融资担保公司,为奶农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7、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由于奶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应增加5名食品安全监督员的事业编制,全程监督奶产品质量安全。

  8、县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生态平衡。

  【篇二】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年下半年开始,奶牛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巨大,而且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是其它被人忽视的问题呢?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奶农关心收益,但对奶价充满忧虑;企业关心效益,但对奶源抱有疑虑;消费者关心自身权益,但对产品的品质怀有顾虑。奶牛养殖业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一、奶牛养殖的滑坡

  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出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表明,到2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头,比一季度末的1384头,减少483头,下降34.9%,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栏数比一季度末减少三分之一。郊区康源奶牛场一季度末存栏74头,6月份全部卖到河北,平均售价为每头3000元;盂县先文奶牛厂一季度末存栏87头,二季度全部出售到忻州,每头4000元,也只有7000元,与购买时每头14000元相比,共赔钱近17万元;平定县华润乳业有限公司是阳泉市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奶牛养殖企业,设计能力为500头,一季度末存栏408头,到二季度末仅剩56头。

  造成奶牛养殖滑坡的原因,除受“三鹿事件”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因素:

  一是售价过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近期,奶牛养殖户出售的牛奶一般在每市斤0.5-0.94元之间,阳泉郊区康源奶牛养殖基地是较大的奶牛企业,与田园乳业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每市斤奶卖到0.94元,但仍低于成本价,而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只能随市场奶价波动,一般只能卖到每市斤0.5-0.7元,卖奶收入根本不能保障生产所需的正常费用。

  二是“压款”现象严重,养殖户不能及时回收货款。养殖户卖出牛奶后,一般拿不到现金,有的牛奶收购企业甚至拖欠奶农售奶款达半年以上,直接影响到养殖企业的资金周转。

  三是售奶渠道不畅,收购企业太少。目前,阳泉市牛奶收购企业只有田园乳业一家,有很多养殖企业只能把奶销往邻近的太原和河北,而这部分奶的价格既低又不能得到政府补贴。

  四是政府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据了解,去年政府对每斤牛奶分别由市、县(区)两级各补贴1毛钱,而这些补贴款至今仍有3个月的没有到位。今年是否补贴至今尚无定论,直接影响到养殖企业(户)的积极性。

  二、奶农的困惑

  “奶牛不像生猪,生猪短缺了,国家一给扶持政策,几个月就可见效。而奶牛养殖周期要长得多。现在奶价这么低,而且奶站收的少,如果这样下去只能将奶牛当耕牛使用或是当肉牛杀了……”话语中充满了奶农对奶牛养殖现状的无耐和担忧。但纠其根源,我们调研发现,奶农不仅是奶价下跌的直接承受者,同时也是奶价下跌成因的主要制造者。

  1、养殖数量逐步扩大,养殖成本不断提高。

  2、品种来源渠道多样,牛奶品质参差不齐。

  我们调研了解到,目前,农户奶牛的来源大致有四种渠道: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二是到国内奶牛主产区购买;三是靠胚胎移植或冷配改良获得;四是自养公牛,自繁自养。出于对购置成本和技术要求上的考虑,多数农户主要通过第二种和第四种途径购置奶牛。但由于我国培育的中国荷斯坦牛,系纯种荷斯坦牛与我国各地黄牛的高代杂交种,遗传基础广泛,育种历史较短,尚处于改良过程中,因此牛群质量参差不齐,产奶量普遍较低。第四种途径是靠自养种公牛、自繁自养来获得产奶母牛,质量自然无法保证。这种奶牛养殖品种上的多样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导致即使原料奶中都不含有害成份的化学物质,通过奶站收集到的原料奶也未必满足企业所需的奶质要求。

  3、养殖环境强差人意,卫生防疫令人担忧。

  奶牛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取决于产奶量和产犊率。由于引牛、修建圈舍等一次性投资过大,再加上养殖户的思想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和配套技术不能及时投入到生产中,青贮氨化技术、配合全价饲料、奶牛繁育新技术和品种改良、规范的防疫和疫病监测等措施没有配套实施。多数农户不建专门牛房,有的因陋就简,在低矮破旧的房屋或窑洞中将就着饲养,通风光照不好,阴暗潮湿,空气污浊,运动场地不足;有的在规划后的庭院中饲养奶牛,空间狭小,奶牛长期处于栓系或“站桩”,难有充分的运动。即使一些较大的规模奶牛场,也为节约用地,也常采用限位饲养、栓系,减少奶牛运动场面积。步入奶农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粪便满地,蚊虫肆意,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奶牛常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健康状况让人堪忧。而卫生防疫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奶农自已完成,绝大部分奶牛户不知道饲养奶牛还有什么“标准”,喂料、用药,还要遵守什么“规矩”,防疫、消毒还有什么制度……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奶牛产奶量,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牛奶的品质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4、经营管理各自为战,饲养方法粗放随意

  在农户调研时,问及一头奶牛的年收入情况,无一人能说个准确数。追问有无各项生产记录时,往往会说只要记清卖多少奶就行了,还要什么记录,那多麻烦。购母牛不知道索要系谱资料,搞不清所买母牛的生产性能;生产过程中没有用料、用药、发情、配种、妊娠、分娩、产奶、防疫、消毒、治疗、饲料消耗等记录。其后果直接导致生产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该降的成本降不下来,该加强的环节得不到加强,管理水平提不高。因此,生产水平上不去,降本增效更无从谈起了。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奶农在奶牛饲养方式上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奶牛饲喂方式仍用传统养牛方法,饲草主要是作物秸秆,饲料主要是玉米、麸皮等,饲草料品种单纯,营养不全。多数养殖区没有饲草基地,草料贮备不足,并且没有按照奶牛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进行饲料的营养调配。饲喂方式主要是:一是拿奶牛当黄牛养,饲料粗多精少,甚至喂已经变质的作物秸杆;二是单喂青贮料,优质干草搭配少;三是精料多,粗料少。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必然造成奶牛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到产奶量和原料奶的品质,经济效益难以进一步提高。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这种松散的生产模式所引发的农户各自为战的问题;简陋的生产条件所引起的卫生防疫安全问题;养殖数量的增造成的饲料、饲草资源的匮乏所引来的养殖成本提高的问题;粗放的养殖方式所带来的原料奶品质不确定性的问题。是我省奶牛养殖业生产的症结所在。因此,在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或其它突发情况产生时,奶农为了个人的利益必将展开无序的市场竞争,甚至运用其它非正常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当步入企业原料奶收购价格走低、奶农收入减少、奶农降低饲养成本、牛奶品质下降、企业原料奶收购门槛提高、奶农收入进一步减少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时,奶农也应承担无法推卸的责任。

  三、乳制品企业的尴尬

  1、乳制品企业“抢占”市场行为是促成了奶牛养殖业非常规发展的主因。

  随着蒙牛、伊利、田园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先后入驻我省奶牛养殖区建站、建厂,随之便展开了为抢占市场份额对奶源的争夺,这种企业行为直接导致了原料奶收购价格一路走高,收购价一度达到2.8元/公斤,这个时候乳制品加工企业对奶源数量的需求远高于对原料奶质量的需要。可以说,奶源的紧缺促进了奶牛的价格水涨船高,前期奶农丰厚的回报似乎给了尴尬“场外”的农户某种暗示,只要养奶牛就等同于有了“摇钱树”,养殖奶牛的热情也就空前高涨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良莠不齐的有“奶”的牛就加入到了原料奶的生产中。但随着三鹿事件爆光,乳制品企业不得不高度重视奶源标准、安全问题,因此,提高原料奶收购标准、减少收购量是其面临着市场的压力必然选择。以发展的眼光看,如果乳制品企业的操作重点从开始就着重于原料奶质量的要求而非对奶源数量的需要,那么奶牛养殖设定的技术规范将不是一般农户所能承担的,多数农户也就知难而退将不会涉足这一领域了。这也正是规矩与方圆本末倒置的必然结果。

  2、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利益矛盾。

  原料奶价格的低位运行对乳制品企业这样的行业,利润的影响将会非常明显。通过政府整顿奶站,取消流动奶站,加强检验设备要求,提高了行业进入门坎,实际上减少了收购环节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议价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前期广告投入及消费群体的保有量影响,乳制品企业依然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本来企业与奶农都应该从乳品产业链上受益,但由于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的考虑反向压低原料奶的采购价格,这就使奶农不仅在承受养殖成本上涨压力的同时,还要承担本应乳制品企业承担的部分义务。从长远看,这将促使腹背受敌的奶农可能弃养或缩减奶牛饲养数量,进而导致原料奶供应步入供需循环的矛盾中,其最终后果将是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双输。因此,乳制品企业这种解决奶源供需矛盾的方式无疑为下次奶源争夺埋下了伏笔。

  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本就是利益的共同体,都应该在乳品产业中分得自己本应的那份利益。因此,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同时,如何划分企业与奶农间的责任和规范行业行为也应是这次奶价波动后应着重考虑的。就现阶段看,乳制品龙头企业和品牌频繁被爆出负面消息,可能会延缓整个行业的恢复进程。无论最终的调查结论是什么,都难以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乳制品不安全的整体印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乳制品的销售仍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乳品产业重新整合,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一次契机。

  四、各国奶业相关政策

  美国:政府收购所有卖不出的牛奶,保证价格水平。

  自**年《农业调整法》出台,历经几十年,美国形成了完整的奶业政策。政府收购所有在支持价格内卖不出去的牛奶,农业部长期通过商品信贷公司收购奶制品以保证支持价格水平,并通过特殊的办法处理,包括以世界市场价格出口奶制品,根据480号法案以低于支持价格水平的价格将奶制品用于学校午餐和福利方案,用于军队、老人、医院、救灾等。美国农业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加强奶产品出口,以缓解国内产品的过剩。

  美国作为世界上食品供应最安全的国家,实行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在每一个层次(地方、州和全国)监督食品生产与流通:对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严密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除了联邦畜产品检测体系外,美国还有各州畜产品检测体系,各行业协会质量监测体系以及各畜牧业生产单位、家庭农场主质量自检中心;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进出口检疫,美国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的畜产品,要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等级制度的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进入市场,畜产品的进出口,均要通过联邦海关和动植物检疫机构进行严格检疫监测,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畜产品坚决予以销毁,保证了畜产品的进出口安全。

  欧盟:以配额、补贴、定价干预,维护奶农及消费者利益。

  欧盟的市场共同组织于**年对牛奶和奶制品生产实行生产配额、价格补贴和定价干预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机制使奶牛场主得到合理的收益,而消费者不必为奶制品多增加开支。对于超配额生产,欧盟通过增加额外税收予以抑制;对于市场需求不足,欧盟通过价格干预以保护价进行收购,通常情况下,保护价低于生产成本价。同时,欧盟对某些出口奶制品征收出口税,以保证欧盟内部不至于出现因奶制品短缺而造成的价格过高现象;对另外一些奶制品的出口实行鼓励政策,给予出口价格返还,以补贴出口商因国际市场价和欧盟内部价之间的差额而造成的损失;对进口奶制品征收进口税,以保护奶制品生产者的利益。

  为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欧盟在成立必要的协调机构基础上,实施了以统一的标准为中心的食品质量安全配套管理措施,强制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haccp标准。1996年开始实施的欧盟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处理、包装、运输或经销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质量安全问题,都必须进行质量安全的控制。此外,规定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其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阶段必须确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从而达到监测预防效果。

  日本:实行销售定额、亏损补贴制度,合作社强制牛奶供应管理。

  日本的奶业政策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政府对鲜奶的价格补贴,按等级定价,通过县牛奶销售部门实现的税收共享以及进口限额。同时,奶业生产合作社实施了强制性的奶供应管理方案,以控制牛奶的供应量。因国内价格高于世界市场可比价格,日本没有出口补贴。为了管理牛奶供应和奶业成本,日本实行销售定额系统。政府对定额之内的保护价和标准购买价之间的缺口给予补贴。为保持市场稳定,日本出台了亏额补贴法律,使家畜促进委员会成为几种进口奶产品的专营权力机构。在农林水产省的同意下,当市场价高于稳定指导价时,法律允许进口指定的奶产品,但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要以投标的价格售出。进口价与投标价差,由该委员会掌握。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牛奶长期过剩的问题,政府从1979年采取了用限额来减少亏损补贴的办法。生产合作社自己制定定额方案,超量受罚,农场主都将超出量自行转化成奶制品,来避免受罚,此外,必要时,日本实施奶牛收买政策、给补助等措施。

  1995年,日本建立了全面的以haccp为基础的卫生控制系统。制造商或加工商根据haccp系统确定对象食物的制造或加工方法及卫生控制方法,然后健康、劳动和福利部确认这些确定的方法是否符合审批标准。这意味着该系统使人们能够对食品生产采用众多的方法而需遵循统一的标准。目前,有包括牛奶、乳制品、肉制品、罐头食品、高压灭菌包装物等6类食物成为该系统的对象。

  五、走出困境的对策

  鉴于以上情况,考虑到原奶生产的特殊性,目前从限度地扶持我省奶业发展考虑,拟采取的措施建议为:

  第一,加强对奶牛养殖户良种良法养殖技术的培训,大力促使奶牛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和科学化发展,加速增加规模养殖比例,指导奶牛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改变牛群结构,提高鲜奶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近期可以尽可能免费为奶农提供一系列科技和质量检验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建设培训教育设施、培训奶牛饲养业科技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及检验服务。通过建立一系列政府性、社会性服务体系,加大奶农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科技含量,增加奶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给予奶农补贴性贷款,还可以就相关奶牛饲养设备的购置、饲养场所草场围设等建设材料方面的专项资金需求给予适当的补贴贷款。

  第四,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合理测算奶牛饲养成本,避免奶贱伤农。制定原奶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相应的原奶价格“标准”制度,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由政府出资或资助建立统一挤奶厅,以便利奶农挤奶和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也可以资助相关奶加工企业部分资金,由其出面筹建挤奶中心。

  第六,立即加强奶源收购市场监管力度,对有欺行霸市、恶意垄断等行为的收奶户坚决淘汰。

  第七,对生产高质量无抗奶的奶农给予减产专项补贴。

  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关键监测技术,普遍推行危险性评估控制技术,进行haccp认证。

  【篇三】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

  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的影响,牛奶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成本倒挂,亏本经营,奶农普遍信心不足,奶牛存栏数量减少,奶产业受到了重创。在危机的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奶牛养殖户提振信心,渡过难关,巩固产业,是我们当前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办公室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和巴浪湖村,对两个村经济发展情况及群众所思所盼、生产生活以及贫困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寻找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基本情况

  xx乡xx村和xx村是**市传统的奶牛养殖村,有2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廖桥村还是**奶牛养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廖桥村拥有土地2611亩,人口301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90%以上,有6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9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3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巴浪湖村拥有土地1830亩,人口257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80%以上,有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7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50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700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产业结构方面:这两个村都是二元结构模式,以奶牛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为辅,廖桥村几乎家家都养奶牛;巴浪湖村奶牛养殖户达到400多户,占到80%以上。这两个村有个体私营企业只有2家,且规模都不大,主要以传统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来自于奶牛养殖收入,廖桥村农民收入70%以上的收入来来自于奶牛养殖,巴浪湖村农民收入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奶牛养殖。另一个是来自于外出务工和少量的粮食收入,这两项分别占到了农民收入的30%和20%,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

  在扶贫解困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位置比较偏远,农民增收缓慢,低保户较多,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年龄偏大、身体残疾、长期有病、劳动技能差的农户中,廖桥村有低保户57户,巴浪湖村有低保户88户,低保户每月每户50元,一年600元,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的生产生活还有很多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这两个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奶牛存栏数急剧下降。由于牛奶收购价格下降,农民宰杀奶牛数量比较多,造成奶牛存栏数减少严重。在发展高峰期,廖桥村奶牛最多存栏数达到3500多头,现在减少到1000多头,巴浪湖村奶牛最多存栏达到5000多头,现在减少到1700多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奶牛减少5000多头,奶牛存栏数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奶牛养殖成本增加,农户养不起。存在着多养多赔钱,少养少赔钱,不养不赔钱的'问题。养殖奶牛多的,淘汰差的保存好的,或者淘汰大的保存小的;养殖奶牛少的,有的全部淘汰,有的仅留几头,等待时机。

  二是奶牛养殖效益严重倒挂。由于玉米和油料饼价格上涨,导致饲料价格随之上涨,而牛奶收购价格又下滑,目前挤奶站牛奶统一收购价每公斤1.6元,散户牛奶收购价每公斤1.4元,一涨一降,两项负担同时增加到农户身上。据了解,现在一头奶牛每月倒挂600元。过去,农户以每头1万元左右的高价买进,现在只能以每头5000元左右低价卖出,一进一出,两项损失又叠加到农户身上。据推算,一头牛在买卖当中就损失5000元-6000元左右。这样“一涨一降”、“一进一出”,导致奶农亏损严重,无力维持,只能忍痛割爱宰杀奶牛。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廖桥村地下水位高,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土地盐碱化,农业生产受到制约,为扶持奶产业发展,市物价局、经委、畜牧局制定出台了生鲜奶最低保护价政策,园区每公斤1.7元,巴浪湖村既无养殖园区,也没有挤奶站,只能按散户价收购,奶业经纪人转嫁危机,压价收购,散户收购价比园区收购价每公斤低0.3元左右,靠养殖业为主的农民,收入呈下降趋势。

  四是粮食种植效益低下。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政策补贴又少,种地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只能保吃饭,有的农民不愿种地,把土地摞荒。巴浪湖村由于受附近造纸厂排污影响,用污水灌溉,粮食产量只能达到正常地区的70%左右,企业每年给该村造成损失达100多万元,虽然经多方协商,但赔偿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五是村集体欠帐较多。这两个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近年来建村部、搞“两大工程”等,村上欠了很多帐,仅巴浪湖村负债就达7万多元,由于家底薄,收入低,银行贷款难,群众机耕、发展生产都没有资金扶持,发展缓慢。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这两个村存在问题和实际困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五补一免”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为村党支部和村委员,要认真领会中央的政策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想办法、谋发展,不能被田暂时的困难吓住,不能被客观条件捆住手脚,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养殖园区、小额贷款、政策补贴等方面积极大胆地争取市、区、乡的项目支持,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二是稳定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养殖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势产业,尽管目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群众接受程度上看,奶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市奶牛基本形成了农户+园区+企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发展奶牛的政策,为奶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两村奶牛养殖时间比较长,发展基础比较好,奶牛养殖也是农民主导产业。所以,必须千方百计稳定奶牛数量,咬紧牙关克服眼前的困难,坚定不移地稳定发展奶牛养殖。

  三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有效应对危机和眼前的困难,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发展速度不减,生活水平不降,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技术培训班,从技术、技能、维权、劳动保护等方面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外出务工农民掌握更多、更实用的技能,在就业上把握更多的机会,不断增加收入。

  四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组织农民群众搞好劳务输出,捕捉用工信息,有组织、有目的的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减少盲目性,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是推动能人带动战略。廖桥村有几个人在上海等地搞清真牛羊肉批发,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效益很好。该村要抓住这一机会,主动与这些人联系,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该村及周边村子建立羊只养殖基地,长期向他们提供稳定货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1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关于奶牛养殖业考察报告总结三篇(大全) 总结报告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