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扶贫办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职场范文网为此收录了一些范文,为大家提供帮助。
今年以来,我县持续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是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重点县,面积1264平方公里,辖8镇155村22个社区,人口55.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已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7731户17642人,截止目前,我县尚有未脱贫贫困户34户95人。
(一)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推进体系,确保责任落实
一是压实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实行县领导联系镇、贫困村和未脱贫户制度。明确县直及驻陵单位、镇、村主要负责人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负直接责任,县镇村包户干部及相关同志负具体责任。
二是优化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县扶贫办、镇扶贫工作站和村(居)扶贫干部队伍。结合机构改革,独立设置“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8个镇扶贫工作站根据贫困人口数量,安排专职扶贫干部3-8名。157个村每村安排1名村扶贫专干。8个贫困村每村明确1家定点帮扶单位,派驻由3-5名成员组成的驻村工作队。149个非贫困村(社区)每村明确1家“双联系”单位,派驻1名脱贫攻坚指导员。
三是完善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5次。制定20个行业部门扶贫实施方案和脱贫攻坚“夏季攻势”等系列工作方案。严格兑现奖惩,拟表彰2018年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342名,约谈单位1个。加强对镇、村业务指导,不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加强通报,确保工作推进有力。
(二)精准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确保政策落实
坚持精准施策,按照因户因人因致贫原因制定并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扶贫方面。大力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投入产业扶贫资金共407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重点向8个贫困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倾斜,产业向白茶、青梅、菌菇、蔬菜等特色产业项目倾斜。目前,我县8个贫困村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年均集体经济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优化调整全县贫困户种养结构,安排补助资金800万元,计划奖补自种自养贫困户1850户。持续完善特色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股、务工、订单等方式,计划带动贫困户2820户以上。积极引导村级扶贫基地发挥带动作用,计划建立村级扶贫基地157个,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9865人。扎实推进电商、乡村旅游和光伏扶贫。重点抓好丫山、大浦、霭里景区旅游项目的谋划工作。优化升级155个电商服务站、3个电商示范镇、7个电商示范村。黄墓村、乔村村将大部分光伏电站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二是就业脱贫方面。积极发挥25个就业扶贫基地、4个就业扶贫驿站带动作用,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业201人。村辅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口350人、农村“四员”公益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口1923人,已累计发放岗位补贴634.34万元。
三是智力扶贫方面。完善和落实从学前到大学阶段全覆盖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2019年春季发放各类教育补助1518人181万元,雨露计划补助248人37.2万元。扎实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计划开展文化巡演8场,新建1-2个村级体育健身广场。深入推进贫困特派员“包村联户”服务,每名科技特派员每月到贫困村、贫困户解决技术问题不少于1次。
四是社保兜底方面。今年计划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和住房品质提升工程共100户,已完成40%。加强农村阳光低保动态监管,1-5月份,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各镇对全县贫困户享受低保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向贫困妇女和残疾人开展救助,提高精神残疾人药费和残疾儿童康复项目补助标准。
五是健康脱贫方面。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范畴。优化“一站式”结算,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取消住院预付金。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办证,做到应签尽签、应办尽办。严格执行“351”“180”政策,累计补偿31766人次(包括门诊),补偿金额1430.1万元,县域内就诊率达92.6%。
六是金融扶贫方面。坚持“一自三合”小额信贷模式,推行“合作经营+劳务”“订单农业”“资产租赁+劳务”等产业合作带贫模式。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发放贷款16711万元,惠及贫困户4601户,贫困户获贷率达59.5%。
七是生态保护脱贫方面。2019年安排护林员岗位4人,预计发放工资补助2.4万元。结合农村“五清一改一提升”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垃圾治理市场化等工作,力争我县农村环卫作业市场化率达到100%。
八是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方面。2019年,我县安排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681.04万元,实施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3.326公里、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144.39公里。安排投入40万元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1处,投入560万元建设小型水利工程10处。我县所有贫困村和90%以上的非贫困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互联网、广播、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九是社会扶贫方面。开展专场文艺巡演进贫困村、“10·17”国家扶贫日和“多彩童年,励志课堂”等系列活动。组织“我脱贫我光荣”等评选表彰活动。截止目前,在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注册24129人,贫困户物品需求发布2241件,对接成功2062件,对接成功率92%。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在我县全面形成。
(三)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水平为标准,确保工作落实
坚持将落实各项基础工作作为突出环节,努力打通扶贫工作落实的“肠梗阻”,贯通进村入户到人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扎实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建立常态化整改工作机制,坚持定期调度,严格整改验收,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截止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61个,整改完成率100%。
二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工作。全面开展村级自查、行业自查、镇级核查、县级抽查督导。以镇、村为责任单位,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驻村指导员)、包片干部、帮扶责任人作为入户排查直接责任主体,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项。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7731户17642人,发现问题37条,计划于8月底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扎实开展边缘户排查和帮扶工作。制定出台了《南陵县边缘户动态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分片排查、入户核实、集体研究、镇级审核和县级备案5个步骤,对生活状况较差的边缘户实行科学认定、动态监测。建立帮扶联系卡,安排帮扶联系人,定期走访,开展针对性帮扶。对因病、困灾、因学、因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的暂时困难户,将利用民政、医疗、社会救助等帮扶手段开展精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度过暂时困难。对因产业、就业、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困难,将因户施策,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帮扶,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积极就业。截止目前,我县共摸排近1000名边缘户,现正在制订措施,开展帮扶。
四是扎实开展各类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反馈的问题,健全完善抄告交办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问题整改体系。截止目前,2018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的各类问题均已整改完成。
五扎实开展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强化监管,确保资金绩效。审定2019年项目计划379个,计划总投资0.786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7627亿元。目前,开工299个项目,开工率达78.9%。
六是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水平,编印《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必读》,组织开展《扶贫手册》规范填写培训,健全完善“一户一盒”“一户一档”等档案资料。
七是扎实开展政策宣传工作。1-5月份,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扶贫信息报道共122篇(次),其中国务院扶贫办网站3篇、安徽日报1篇、安徽扶贫网11篇,安徽电视台新闻联播1 次,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等媒体报道106次。
(四)创新方式方法,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扶贫工作周”制度。将每月的第三周确定为全县“扶贫工作周”,通过提示单的形式,起到“集中吹号提示、集中走访帮扶、及时落实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更新信息”的作用。
二是建立防范返贫机制。我县从2017年开始,相继出台《关于巩固提升扶贫成果防范返贫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办法,县镇设立专项基金,整合卫计、民政、保险等部门相关政策,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精准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难脱贫和脱贫后可能返贫的问题,截止目前,已帮扶211户,补助资金90万元。
三是探索流动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模式。我县以上海南陵商会为平台,首创全省首家异地扶贫驿站“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驻沪扶贫驿站”。向1000余名外出贫困人口发放帮扶联系卡,为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务工的南陵籍贫困人口提供政策宣传、就业信息、法律援助和创业资金等综合服务,并借助商会的人力、信息、资金、资源等优势,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手牵手”、“一对一”精准帮扶活动。截止目前,已累计帮扶贫困户200余例。
四是提质升级农村“四员+”制度。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注重扶贫与扶业、扶志相结合,我县在2017年开始,创新推行农村“四员”就业扶贫模式。2018年,我县将农村“四员”模式全面推广为农村“四员+”公益性岗位制度,年初设立专项扶贫资金189万,开发1923个农村“四员+” 公益性岗位,发放岗位补贴185.05万元。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专项巡视和反馈各类问题整改。坚持举一反三,常态化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以问题整改来促进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水平。
(二)重点抓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紧扣“核心指标”,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
(三)持续提高思想认识。保持和发扬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敢打胜仗的勇气,严防松劲、松懈思想,逐级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强化队伍管理,出台激励机制,严肃责任追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完成。
(四)强化防返贫和“边缘户”帮扶工作。将防范返贫摆在突出位置,对脱贫户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精准解决返贫隐患。同时,加大对“边缘户”帮扶力度,综合利用县防返贫机制和市防贫帮困保障政策,精准解决致贫问题。
(五)加大对非贫困村、非贫困户投入。加强对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地向无收入、基础薄弱的非贫困村和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倾斜,缩小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政策差距,防止出现“悬崖效应”。
(六)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教育扶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依托公共文化宣传平台,培育文明乡风,唱响“我要脱贫、我要发展”主题。开发农村“四员+”公益性岗位,拓宽贫困户增收路径,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实现脱贫,不断增强脱贫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