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年度个人总结模板范文6篇
进步的思想就是美好的大门的开端,要勇敢乐观地生活,认真负责充满爱意的去工作。那么关于相关的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年度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1
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犹记得自己在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但是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
之后透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应对应。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比如,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潜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样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之后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明白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明白就应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基本操作也都会,但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明白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修改软件,但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好处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之后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能够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能够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应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但是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忙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忙与鼓励。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超多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会去了解。
我最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潜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2
见习一星期了,今天是周六,但我还是得上班,因为的关系总是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包括上班时间的不确定,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学到了很多。
一、上班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一样累
像我这样的实习生到报社,平时没事就是坐在位置上看报纸,天整整坐了一天,没事干。当时就郁闷得慌,不会三星期就这样度过吧,那不是太无聊了,还好后来就有出去跟着指导老师采访了。报社报纸最多,而且报纸还算是时间发到每个人的手上,这个是最享受的了。一星期下来,坐在办公桌旁的时间实在很多,想想也轻松的啊。可是等到下班,借着两辆公交车的美魅力回到家,就浑身不想动,就只想睡觉,还有点身心疲惫。看来上班还是累的啊,想想爸妈工作该有多辛苦啊!
二、真到了战场就忘了怎么拿枪
第二天有出去采访,看着老师怎么做,觉得挺有意思,想想也挺容易。因为新闻不算很大,感觉也挺好写的。于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写了一篇,拿去给老师看的时候,却连性质都没对上号,标题写得也不符合新闻的要求,整篇东西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并没有用客观的词和客观的语句去呈现这个新闻事实。于是我拿回去改,改了之后可能稍微好了点,只是导语部分不够好。在写这篇新闻前,在网上找了新闻的定义、写法以及语言的运用,而且还翻看报纸想看看再下手,把学校里所学的都忘了,或者不知该如何去使用所学的,真所谓的到了战场就忘了怎么拿枪。
三、采访累,但是收获
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能是日报的关系或者采访涉及的对象不同,这几天下来,我没有感受到那种“辛苦”,应该说还是舒服的。日报政治性东西比较多,而且和政府等组织联系比较密切,所以新闻中有很多都是参加会议啊、做专题采访等,都是在室内。如果是重大的新闻或者政府的新闻,一般都会有专车接送。像星期四、五进行的专版的采访就有,虽然一整天都在外枪跑。小新闻如果要自己跑的话,公交车和出租车也挺方便。
像采访这种实习性比较强的工作,枪给人的考验最多,收获也最多。本人次参与的小小采访,就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企业管理和劳动法的有些内容。而第二次连续采访两天的大采访,不仅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把我的视野打开了不少。两天里跟着老师和市总工会领导走了七个企事业单位,见的都是那些单位的一把手,这样的场枪平时是没有机会的,这次给我碰上真是好好锻炼了胆量,就算跟他们握手也不紧张。只是当有人说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感觉自己是冒充的。
第二次采访中,有了自己操刀的机会,指导老师没空去,让我跟着总工会的去了。在采访中一直细心记录着有用的内容,幸亏还是有主要人物在一旁滔滔不绝的,要不然我就底都没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又浅又不对头,还是不能完全了解这次采访的精髓,不过自己开口了,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这个机会来得太快了太突然了。
还有很多是有收获的,不仅仅是针对方枪,在做人和做事方面也从那些“大人”里学到了很多。
四、既然是见习,习惯要好
见习啊,又不是正式职工,很多事情都要做得热情一点、努力一点、勤奋一点。比如说上班时间是八点半,指导老师是九点到,那么做为实习生的我八点半之前就一定要到了,就算坐着没事干也要早点到。回到家,天天写着见习日志,希望可以把这个难得的事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一星期一次的见习报告,也有利于自己总结自己这些天都干了啥。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3
我在想着怎样给假期实习的生活来个总结,想来想去,这个尾巴就像影子一样甩不掉,甩不掉的几篇稿子,甩不掉的一些遗憾。
大二一年我在大连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做记者的日子延伸到了假期,有幸跟其他五位战友一起走近了新闻一线记者的真实生活。不打草稿,敲着键盘,敲着敲着,思绪还是划过我的指尖,游走到前面。可能等到我真正把这些日子参悟透了的时候,也该说一声阿弥陀佛了吧。没有那么深的道行,也不愿做跳梁的小丑,只能在酒足饭饱之后,写一写这段经历,前人看了笑一笑,后人看了想一想。鼻涕和眼泪我都不是那么稀罕,留着也好,流下也罢,无论怎样,我想,我们六个人的这段经历都是属于咱们记者团的小日子。
第一幕
快期末的时候,跟曳曳一起统计年终发稿量、算积分,心里很忐忑,怕自己的排名难看。在文档之间复制粘贴着一个个日期、报题、稿件、作者??眼花缭乱的同时,日子被压缩成了节点,一年的时间放在这个文档里面看,真的很短很短。时间就像被打了包一样,被我俩整理在一起,等排名算出来,检查了三四遍没有错误之后,悬着的'心放下了,但是伤感却涌上来了,脑袋里面空空了一阵子。从原来的陌生的40多人,到最后留下的11个人,离团的人虽然有联系,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我也知道这个假期,虽然争取到了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注定要先面对分离。我既然得到了,就该不矫情地珍惜。由于事先订好了火车票出去旅行,所以选择实习的时候安排在了8月份以后。快回大连的时候,看着前一组实习的战友发出来的稿子,着实欣喜,也惴惴不安,心里没底,我在想我去了之后还有什么稿子能写,还有什么新闻可以做。即便忧虑着,听着他们每天的吐槽,看着他们的微博,又难免多了一份向往。
第二幕
幸福总是来得太突然了,伴随着电闪雷鸣,我被淋成落汤鸡,回到了大连。第二天穿得很随意,便去报社报到。【我寻思来个笨鸟先飞,所以比相相、富楠早去了几天。】
第一天去报社实习特别忐忑,非常紧张,不知道这一天该做什么。说好十点左右可以到的,结果我提前了20多分钟,吃了闭门羹。印象最深的是秦玉姐正宗的非常逗的大连话,下次有声书库需要地方方言录音的时候可一定要推荐秦玉姐去;张轶姐看着天气热,给我们准备了雪糕【是第一天吗,可能不准哦】;恒恒耐心给我讲解每天需要做什么、上传稿件的流程、查看评报的方法??
咳咳,高潮来了,第三幕
实习中应该更加清楚地找到自己的问题
经历了大二一年写新闻的日子,在这几天实习的日子里,其实有一种麻木的感觉。把写出来的稿子交到小芳姐那里去,有的石沉大海,有的发了出来,七八百字的大稿子发出来之后与原稿相比,虽然在新闻内容上不会有比较多的改动,但是文章结构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改出来的稿子真的是“脱胎换骨”,可能其他同学也会遇到,我想尝试着在实习的这段日子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尝试总结了一下:很多时候我对自己想写的新闻没有真正明白,真正吃透,搞不懂自己想写的究竟是什么、要写什么,也不会去列出一个采访提纲和新闻写作计划,由此,采访的时候自然不是那么细心,很难抓得住采访的重点、亮点,采访不深入,了解不透彻,泛泛地听人家>故事,看看热闹,写出来的文章,逻辑理不清,文字也苍白,自然没有多少感情。跟着一线的记者去做采访,有很多东西可以学,看看他们提前准备了什么?跟自己相比,记者的准备比我们多了什么?他们对问题逻辑的构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其实只要稍微留心观察一下,就会清楚地找到自己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新闻,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手机图书馆的稿子定在生活零距离的版面,秦玉姐说要写出服务性。星期四下午便坐公交车用手机导航着去了大连图书馆,现场体验了一把,感觉很方便。【我去之前清楚地记得去年那个暑假嫚丽姐在这里遭遇的。】第一遍写的稿子里里面引用了很多学生的话,只是为了证明手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存在以及使用情况,秦玉姐说,稿子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手机图书馆该如何使用、优势在哪里、哪里有问题,像高校中一些学生的看法之类的语句,可以直接删去,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你写稿的方向应该是手机图书馆该怎样用,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哪些优势,又有那些不足,让读者看到你的文章后,对图书馆使用的各个细节都能明了,如果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把自己作为一名使用者,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稿子中给解答出来这样就比较完美了。与生活零距离的版面不同,B1版面的内容需要有深度,有高度,深入分析每一个事物,从现象寻求本质,从本质剖析原因,从原因后面去拓展。而文化类的稿子比较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玉秦姐改成戏“濡”人生,原本死气沉沉的一篇稿子,活了起来。
今年七夕,没有玫瑰花的味道
晓萍在结束实习的时候报了一个手写汉字的题,我接手来做,本打算只帮忙采访专家就可以了,结果我去做了大部分,那天是七夕,秦玉姐在前一天帮我联系好了采访对象,并让我七夕节当天下午把稿子给她,这个压力蛮大的。早上七点左右就坐上了到大连图书馆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上采访了大学教授关于大学生写错字的现状和解决办法,采访完之后就开始用手机>记事本开始整理教授的言论。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大连图书馆几经波折见到了张本义馆长,老头子很硬朗,精神矍铄,听到手写汉字的时候很激动,但是又一直在压抑着。我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采访了起来,一杯茶,一个小时,从老人嘴里吐露出来的情怀让我膜拜,老人所提及的书目我几乎一本也没有看过,老人说的那些观点很多颠覆了我传统的观念,把他定义为老愤青,并不恰当,为手写汉字提案在政协奔走三年直到提案尘埃落定,落实在辽宁省中考考试中,没有多少人愿意坚持这样做,他是一个有高级趣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良知的人。老人听到我是实习生也关心起来我的大学生活,临走时嘱咐我小小年纪该出来走一走,也该多去读读书,突然想到了《送东阳马生亭序》里面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耳提面命的教导,对我来说是难得的。之后去了大连市委,采访翟东老师的八卦格,他耐心用粉笔、小黑板演示着八卦格的使用方法,赶时间的我却不忍心过多地打断他。当然我也听到他无奈地批判体制,惋惜教育,无能为力之间,我看到了这样少数公务员的风骨和无奈。采访完事已经是一点半了,为了赶时间只能打车回报社,回报社的路上一直煲着电话粥采访着小学老师,出租车司机看着我打着电话上了车还以为我在跟女朋友通话,笑嘻嘻地看着我,听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清楚我是记者。晓萍特地从图书馆赶回家协助我采访理工的教授,并且帮我梳理文章脉络,稿子当天4点编出来了2000多字,但是结构很乱,为了赶时间秦稿子直接到了张轶姐手里,张轶姐洋洋洒洒三千字,高度深度都有,一篇报道是20年的差距。
拼抢新闻其实很有趣
小芳姐安排我去采访大连医科大学的新生入学数字化,并特意嘱咐我跟晚报于茗军老师多学习,一路车程聊了一路,气氛还算和谐,但我真的不敢放松警惕,心里面算着小九九,怎么写出一篇比较好的报道。到了医科大学,我紧紧跟着她,生怕错过她采访到的任何一个细节,她记的内容,我在本子上也记着,并且我还利用间隙采访了更多的人。采访完了之后我寻思她写出的稿子能在我的预料之后,可事实证明,她还是很老道的。在绿色通道的采访环节里,我们遇到了一位没有办理成贷款手续的小女生,于老师得知没办出来就离开了,跟着医科大学胡莉莉老师采访其他贫困生,我稍微留了一会儿,又了解了一下情况,我当时怀着怜悯同情的心安慰了这个小妹妹【不要吐槽】,又跟紧了于老师,听她采访其他的学生,我原以为她会用那些办理手续成功、比较圆满的例子,而第二天我看她见报的文章,却发现她用了未办成生源地贷款的小女生的例子,报道中说,女生在学校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入学,我想她可能在离开之后重新电话核实了一下这个小女生的情况。这出其不意的这一个点,让我眼前一亮,对手头资料的取舍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记者真的是杂家
理工大学某学生参加京剧比赛得奖,我想写个小消息,把这个题报给了秦玉姐,秦玉姐顺便让我采访另一个理工大学的女生,并跟我说,这个女生的亮点就是她曾跟室友拍摄过京剧宣传视频,另外她也是京剧票友,按照文化达人的格式去采访写稿。实际上我对京剧的理解也就仅仅局限在初中课后的那些了解,百度一些资料,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京剧》纪录片,原本以为自己很懂了,但是真正等到用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很多东西真的不懂,也不了解京剧的行规,出现了夸大、戴帽子的情况。秦玉姐很耐心地删改,并让我补充采访,从京剧演员化妆贴片子、台上表现这样的小细节到她管理微博传播京剧的日常工作,都做了详尽的指点。
这前后将近一周的时间,如果让秦玉姐自己来,十篇八篇也早写出来了。作为记者什么内容都需要去涉及,去了解,不必通透的,但是一定要了解。
记者是一份职业,面对现实,依然需要勇气
每次问报名参加记者团的学弟学妹为什么参加记者团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我,因为他们有个新闻梦想,当我问这个梦想具体是什么的时候,答案是不统一的,有的人会回答不上来,有的人会说揭露社会现象,有的人会说宣扬正义,散发正能量。我记得我当时的时候也是那样想的,心气非常高,可是经过了一年的沉淀,我发现实际上把新闻写出来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更多的时候写出报道后,仍然是无奈地面对现实。报纸奶奶是神奇的相相发现的题,之后我们都有过跟进采访,报道是发出来了,可是结果怎么样,他们的生存现状并没有多少改观,有人说,毕竟报道出来了,会给他们带去一些帮助,当然也有企业在报道之初送上关爱,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关爱是一种怜悯,没有多少人是真正鼓励他们,勇敢地生活下去,更多的人是为了见一次报做个宣传,是为作秀或者满足自身的虚荣,抑或买个心安。就像手写汉字的那篇报道一样,发表出来之后,并没有多少人去真正地理会它,学生依然背负着沉重的作业,老师依然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知识分子依然在竭力呼号,置身其中的我,却感到了彷徨,感到了无措,慢慢地我渐渐认清楚,我的报道给家长和老师敲了一次警钟,在精神上支持了知识分子的斗争,也仅此而已,记者是一份职业,新闻可以作为一种梦想,但是面对现实我们依然需要勇气。二十岁的年纪,不要过上那种四十多岁的生活,太过安逸还是不适合我们的。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4
西里尔·康诺利曾经说过:“一位撰稿人的词汇是他的货币,然而它是一种纸币,其价值取决于支撑它的思想和心灵的资源。”思想和心灵的资源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用了44天的时间在北京努力地寻找着答案,无论是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向采访地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蜷缩在地铁里独自一人归家。在大大小小40多次采访任务中,我努力地寻找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尽可能类似的例子拼凑并再现原貌进行写作,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其中经历使我明白了“模仿、模仿、再模仿”假以时日个人风格才能流露的写作格式,“准确、准确、再准确”的严谨客观写作方针是一切新闻之本。毫无疑问,短暂的44天实习生活为我“质变”提供了难得的沉淀。
对于一个大学二年纪的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考试优异这是本分,但学院派理论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当你真正拿起相机,握起手中的笔来到新闻现场,直击事件全过程、采访当事人、询问目击者、获取第三方消息来源,经历第一手、第二手、第三手叙述反复提炼得出结论确定新闻主题,抓住新闻由头进行写作。整个过程中,精彩的导语可能是意大利超级杯兵败鸟巢后穆里尼奥一句“中国足球水平落后源于中国足球记者采访能力的欠缺”,也可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李章洙沧桑的脸上被汗水稀释的防晒霜还清晰可见”来体现天气的炎热与国安训练强度之大。太多的采访技巧,观察方法不仅仅来源于书本,它更得益于时时刻刻对周围细微事物的观察,对事态发展走势的准确预测,对采访对象喜好、背景、目标的全面掌握。如果能发现人所未见之细节,往往一篇独家报道便已成型,就像埃德娜所说:“在报道一起谋杀案时,我希望知道‘他们中枪倒下之前看的是什么电影’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炉子上正在做着什么菜‘’唱片机上播放着哪一支歌曲‘’我总是问狗的名字是什么,猫的名字是什么!”
我曾经在写作的技巧问题上陷入了泥潭,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过分追求效果而产生报道的不充分),主观意念的出现产生了引导受众的倾向(中国足球注定裸奔20xx年),对现有材料真实性、及时性缺乏质疑精神(凯里森3个月前身价仅有250万欧元,但为帕尔梅拉斯效力期间的43场比赛打入27球并奉献5次助攻的完美表现征服了西班牙人,征服了巴萨。3个月后其身价暴升至1400万欧元。PS:半个赛季3个月的时间,凯里森不可能出场43场,应是6个月时间)评论性文章与新闻稿件之间的界定思路不清(缺少5W1H的基本新闻写作要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明白了新闻写作并非只是自说自话的文体,而它需要更多的客观、准确、独到的观点充斥其中使得文章能更加丰满,把新闻事件重新展现在受众面前。
来到北京让我学会了作为记者不仅仅是运动手指敲击键盘,更重要的是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样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同样的采访对象怎样才能让对方很快对你产生信任给予你需要的新闻线索,这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面对受访者能否清楚地表达出希望采访的意愿或目的,能否让其成为你的长期线人提供线索,这就是一个好记者与普通记者的区别。面对体育新闻日益国际化的趋势,跨国交流的能力也成为记者获取信息源的重要手段,在“英超亚洲杯”和“意大利超级杯” 两项赛事的采访中,外语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能进行充分交流的我,只能等待别人采访完后的转述或简单描写一些赛事的花边新闻,而这对于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新闻记者的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挖掘世界重大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线索,各门外语作为沟通的手段便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也成为我需要努力提高的重要能力之一。
此次北京暑假实习,我一共发表了10片文章、4张照片,看完了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这44天短暂的经历为我以后努力成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会利用大学时光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5
当我第一次踏进布尔津县广电局记者部办公室大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月当中,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的六把钥匙和经验。
第一把钥匙:真诚加勤劳等于收获。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你绝不可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广电局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他们说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说的一样,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踏进办公室,第一次见到我的师傅和几个陌生人,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好或者早安。那是我从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表达了我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被重视。
仅仅几天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们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其实不仅仅是待人要真诚,对事我觉得也应该真诚,例如说刚开始我独自出去采访的时候,镜头总是左摇右晃,在同事面前,时常让他们尴尬,在他们面前,我只是个毫无经验的小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谈资论辈,有意见或者有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于是我开始虚心求教,终于镜头在以后的日子中越拍越好。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又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不是吗?
第二把钥匙:沟通
你知道他,但你记得住他的名字吗?你记得他的长相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编辑哥哥从我手中接过采集回来的会议母带和文字稿件,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呐,参加会议的人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记得住全部人的名字?而且我只是去采写新闻而已,采不对,就是政治问题?那里又没我熟悉的领导,我心里嘟哝着。
编辑哥哥没再说什么,只见他把稿件上的人物一一与采集回来带子上的人物对号。后来我了解到,原来编辑哥哥也只见过他们几次而已。
次日,我和一位老资历的记者跟随某位领导外出调研,每到一地,就会出现许多我不认识的新面孔,回来后,写稿件的时候那位老资历的记者竟然知道每一位参与此次调研人员的名字和职务。问起原因,无它:沟通足已。
原来是调研过程中他一有机会就会和参与人员聊天。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就是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是要自己去主动做的。
即使是会议,你也可以问相关人员或者秘书求得第一手资料的,树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第三把钥匙:激情和耐心
激情和耐心,就像冰与火,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记者部我的师傅(姚哥)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百分之百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记住,记者是没有周末的。
而我则见证了这种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投入。
新闻节目的制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就拿制作一集30分钟的新闻为例,首先它需要记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集素材回来。然后,前方拍摄的10盒带子合计300分钟,把带子采集进电脑,继而进行剪片的重大工作。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配字幕。为了完成进度,电视台的同事们,工作起来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忘记了到底星期几。
如果没有激情和耐心,他们不可能心甘情愿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而这种日夜颠倒的日子要持续好几个月,如果没有耐心,他们更不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每集都花费大量的精力修改,一遍又一遍。我佩服他们,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和耐心的互补,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第四把钥匙:Idea
技术大家都可以学,但Idea却只属于你。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千金难买的,因为他只属于你。
在记者部的许多同事都不是科班出身,以前没学过那么多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却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到现在的地位,不是因为他们学会了摄像技术,剪片技术,写作技巧,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么选取镜头,站在什么位置。当你只有技术,却没有Idea的时候,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了自己的Idea能独挡一面的时候,你就会被委以重任。我想,不只是电视台是这样,其他的行业也是这样。所以不要害怕将来从事的行业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难得是在工作中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彰显自己的价值所在。
第五把钥匙:主动出击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想大学生很多和我一样,刚进实习单位,都做过一些杂活,什么都做不好。
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底,不知道你能做些什么。
做杂活是工作必须的,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东西不能选择,但有些东西是可以选择的。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的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你勤问,勤学,勤做,做不好的,终究会变成能做好,并逐步走向优秀。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觉得有所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者科班出身却做不好的嘲笑和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
即使是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与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第六把钥匙认真和讲究条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要认真。这是我同事和师傅给我的忠告我想。
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做记者,宣传工作,如果不认真,讲究条理,一定会让你忙的手忙脚乱,却效率低下,要多和其他部门协调,试想一下,文稿,带子,宣传册,话筒线等东西,如果你平时乱放,毫无条理,若着急找某个时间拍摄的带子,电池,你会怎么办?可能只是翻箱倒柜乱找一通吧?但如果之前你就按照顺序和一定条理把东西整理好,那么一切就容易多了。
其实,其他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大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的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大师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步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的有序,效率也提高了。
养成讲究条理认真的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另外通过实习,我明白了,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认真努力,踏实的工作,尽快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做优秀,做出成绩。
记者年度个人总结6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 入生活、深 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 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0*年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200*年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今年五月,我经过拍摄、收集了大量镜头和资料,精心策划了《我镇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的系列报道,为我镇非公企业工作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好评,也为我镇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端午节前夕,台里预计举办一台包粽子比赛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寻求适当的比赛场地和赞助单位,我曾多次冒着酷暑到华兴酒店联系有关事宜。工夫不负有心人,大赛终于如期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举行并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华兴酒店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还为台里争取了20xx元专题片制作费,同时也为我台打出了更响亮的好声誉。
今年夏天,接到群众反映,我镇中亭街企业路段雨后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出行。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冒着小雨及时赶到现场拍下了珍贵的镜头,并对附近居民进行了采访。随后,《雨后天晴行路难》真实、客观的报道,带着居民们的呼声播了出去了。让人倍感欣慰的是,没过多久,企业路路基垫高了,水流畅通无阻了,路面平坦好走了,居民们幸福地笑了。
经过不懈努力,虽然今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将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海无涯,工作无止境,我会永远牢记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