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者胜卷在握
谦和者胜卷在握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今大力创建和谐社会,实是远见卓识之举,事实上和气谦让,就是说谦和会更显出一个人精神的伟大与力量。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愤怒,不顾一切地发泄出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顾全大局,以和为美?
愤怒看似凶猛,谦和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呢?愤愤不平的廉颇,纵然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以大局为重,隐忍谦和,“闻之,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舍人不解,纷纷辞别,相如方解释:“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争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自然向相如肉袒负荆请罪了。谦和终于使愤怒低了头。
谦和胜过愤怒,不仅如此,谦和还具有让人为之动容的力量。昔日,刘备求贤若渴,为求得卧龙先生出山,三顾茅庐,无论风雪,始终坚持在门外守候,即使是最后一次终于等到先生在家,得知他在睡觉,亦是毕恭毕敬地守候,急得张飞要放火,他仍然坚持,最终求得诸葛亮出山,才有以后的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试问如果没有谦和的品质,刘备又怎会感动诸葛先生,如果都是急张飞的性子,又怎会有以后的丰功伟绩?
谦者,谦虚,谦让也。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川之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处伐”、“自是”。谦德亦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尤其体现在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和”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如此,现在亦然,谦和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企业里,谦和让人更容易接近,谦和的人总是比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总更能赢得人心,获得更多的效益;工作中,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让你在求职时顺利通过,在同事中得到好人缘。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得到一个美好的心情,也许一点点的善意、宽容、理解和付出,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谦和,谦恭平和,宁静柔和,像夜空那一轮满月。谦和忍让,是修身养性的自悟,自我人格的超越。善待自己,宽于待人,随遇而安,可使烦恼如风卷残云,心如晴空朗月,过一种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的美好生活。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成熟饱满的谷子,越是低下头。可是,平日里有些人,常常会不自觉地自恃自己的才华而飘飘然,特别是处于顺境之时,常常得意忘形,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本事不大派头很大,底气不足傲气十足。缘何如此?有句俗话可谓一语中的:“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会去卖弄自己的学问。我们应该以君子姿态,过一种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的美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