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散文:心灵的境界(精选)

散文:心灵的境界(精选)

散文:心灵的境界  散文:心灵的境界最初知道这个禅宗公案是在哲学课上,老师抛出问题,同学穷尽追索。五祖弘忍选衣钵的继承人,曾召集门徒各作一偈语,以察看他们修行的深浅及开悟的程度。当时神秀作了一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

散文:心灵的境界

  散文:心灵的境界

  最初知道这个禅宗公案是在哲学课上,老师抛出问题,同学穷尽追索。

  五祖弘忍选衣钵的继承人,曾召集门徒各作一偈语,以察看他们修行的深浅及开悟的程度。当时神秀作了一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了偈语直摇头,认为神秀没有悟透。而六祖慧能却以一个不识多少字的樵夫身份,反其调而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千古绝唱。慧能得到了独具慧眼的弘忍大师的认可,选其继承衣钵,成为了禅宗第六代祖师。

  慧能的偈语的确让人拍案叫绝,仅仅在神秀的原偈上一改,境界大变,超脱而极致。慧能颇有些唯心主义,心在佛性在。心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呈现什么样子。把一切的一切都放下,何处寻烦恼?看来悟性与学识不成正比,慧能的悟性之高慧根之深的确无人可及。初涉社会,自然对这样的超凡脱俗颇为欣赏,感觉人的修为能到此境真的是不可思议。

  随着阅历的增长,再读这段公案,我不禁有了一丝丝的疑惑。眼中只要有芸芸众生,尚在人间行走,看到现实世界的种种缺陷,看透而又不见真的很难。

  这时我想,也许神秀的偈语更具普遍意义,更实在些?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行走的人不说绝对没有,至少大部分人都是有劣根的。那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恰好告诫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身的污点,时刻注意清除自身的污垢,还自己一个清白之身。后来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的句子:一个天机畅达,追求生命至理的人,其最高境界不是自登极乐,而是重回尘世,与众生共命,此即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我的心忽地一惊,是啊,超越世俗的修禅养性固然不错,但是,对众生之苦视而不见,万般的俗念皆无,一切的杂事皆空,省事倒也省事,然而如此修为的根源之归于何处?没有依托的禅修,没有具象的超渡,意义何在?

  人的劣根的摒弃不是有个过程吗?难道结果永远重于过程吗?顿悟固然好,可能做到有几人?人哪都具备如此的慧根呢?这样的疑惑在我的心中存积着,迷茫着,也反省着。忽而觉得自己也许不够通达,有些愚钝吧。

  人到不惑之年,经历了种种的烦心事后又有了新体悟。难道人的灵魂只能是在世俗的领域中游走,染一身尘埃永不领悟吗?高境界固然不可求,然而佛明知难为而为,明知不可而求,也是佛的一种坚持。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不是真正的佛性吗?总有人以水至清则无鱼来为自己的私心开脱,然而不求鱼何怕水清呢?照此说来,慧能的偈语就是最高的境界。只要相信有最高的境界,愿意求得至清之水,那不就是一种了悟吗?佛是什么,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见证。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禅就是一个美丽的梦,是灵魂达到极致空灵的信念。“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的禅则是一个不断挣扎自我净化的过程,是一种修行。两种观念虚实相映,颇有哲学的智慧。于我而言,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一个美丽的梦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亲切地注视着我,我便不会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中迷失心性。有一种修行的执念引导着我,我便不会因世俗尘埃的累积而坠入烦恼的深谷。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