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犹在,咫尺天涯
情犹在,咫尺天涯
很久以前,在这山幽水深,古树,青石,人家,小桥附近的东山上有一猎户,识得几字,有一个和尚朋友,家有一儿男,乃中秋生人唤秋生。桥西有一猎户,目不识丁,打猎种山为生,育有一女,生于十月初一,其眉弯如新月,称为盼月。晴天两家相向挥手可致意。平时攀下陡坡,跨跃过河滩碎石,互通猎物,亲如一家。山多人少,稚男雅女渐长,秋生以微识之字教于盼月为乐。两人渐长渐悦渐知己。离猎户很远很远的山外,有个仙居寺,仙居寺有一位奇士在此修练。仙居寺对面有一石大门,天斧神工,古藤倒覆:草木萋萋,水帘如瀑。秋生长大,父亲便领他前往仙居寺拜师学艺。溪水满了又干,干了又满,盼月常常下得山来,纤手绕着辫稍,痴痴望着溪水中游弋的鱼儿,仿佛秋生正用篮子对着水口等鱼入内呢!家中的鱼干积攒的太多了。秋生喜食盼月烧的鱼干。辣辣的,酥酥的,上面一层香味独特厚厚的紫苏,间或几抹白色蒜苔,几丝红椒,几缕蒜苗。咬一口,味儿倍足。秋生说,这是世间独一美食。秋生不负师诲,不负父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闲暇读书练字。几年下来。尊师意,出师返家。返家途中,必经过对面石大门。
这天,虽是深秋,落叶满地,但太阳暖阳阳的,秋生脚底生风,疾步前行,越过草木萋萋,秋生喜不自禁,想起了家中的深坑水道,想起了水口捕鱼,想到了吩月的“紫苏鱼",便绕道攀岩而过。忽见树林中一男子正痛苦地抱脚呻吟,一见有人便疾声呼救。秋生上前,才知,男人采药深山中,一脚落空,摔倒脚伤,秋生帮忙处理,而后背着那男人回家。嗑嗑碰碰,艰难地走了数个时辰,阳光己斜,秋生才将男人送到。男人家中尚有父母妻子,一对龙凤胎。女儿及屏,唇不点而赤,额下现一弯新月。秋生是这家人的救命之人,自然得到最好的招待。家人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席间,老头老太有意识打听秋生家中情况,得知尚未婚配,喜出望外。女孩也喜这俠义仁肠之士,更何况风度翩翩,席间不觉多看几眼。酒过三巡,秋生略有醉意,觉得女孩,眉眼甚熟,也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四眼相接,女孩羞红了脸。父亲看在眼里,借酒性提出将女儿许配给秋生为妻。秋生再看女孩,脱口称道“盼月”。女孩一家大惊,男人问道:“恩人呼谁?谁是盼月?”秋生一个激灵,再看女孩,才发现,女孩眉眼象极了盼月。怪不得眼熟。秋生站起来,对男人作了个揖,说道“盼月是邻家小女,与我青梅竹马,这次回去便要求父母上门求亲,择日行婚配之礼。”语毕,满室寂然,女孩泪水盈盈退席而去,男人略显尴尬举杯笑道,可惜小女无缘,我家无福。喝酒喝酒!翠日四更,秋生便匆匆踏上回家的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三日后午时总算看到了呆立在溪边的盼女。
不久择日成婚,男情女意,碧玉一双。 很快,盼女有孕,两家人俱喜气洋洋。秋生亦萌生了外出之意。他对盼女说道“学文学武卖国家,学手艺卖人家”我意欲出山去考取武功名。待成时,便接全家出山。昐月不舍,却信秋山。隔日夫妻便挥泪离别。 秋生运气不错,出去后在某国屡建战功,封了官职。因长得潇洒风流,武功了得。被上峰看中,欲选为快婿。秋生自然拒绝。并上书要求回乡携父老妻子来此生活。五月,秋生快马加鞭。没想到一行车马近乡时,端午水来了,飘泼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汪洋一片,浊黄水上不时飘浮着屋架,木头,甚至还有猪,羊等。秋生心提到嗓子眼上,无计可施。待天晴水退后,急急赶路,两边山上树冠倒地,满目疮痍,房房呢?人呢?秋生心急火燎,手脚并用,到了盼月居处,只看到一块似盼月人形的大石头,仰卧着,腹部空空。秋生呼唤着盼月,又来到自家处,也不见父母双亲,只有一个大石盒端正地立在半山腰上。秋生目瞪口呆。突然半空中似乎有人对他说:“盼女不是凡人,我等奉命行事。如今你所见石女,便是盼月,你已一见,所生一子,日后定是风光无限。你是留在此伴昐月,还是回城当你的武将,可选。秋生抬头却不见说话之人。秋生本想过山陪伴盼月,可一急大声说道“陪盼月"。音停人失,一块似秋生的石块耸立在石盆边上。而石盆上隐隐约约有字:
盼入秋,月入秋,不闻紫苏鱼味柔,残月伴孤秋。岁月流,溪水流,黄叶别枝情难留,相思谁解忧。
几百年过去了,石男、石女依旧东西相向而居。山上树木花草不忍目睹这咫尺无份的无奈,纷纷弯瘦了自己的青春韶华。试问?谁把相思种在石下,谁把娇躯熬成了残芽,只想共拥一段生活,反成了人间的织女牛娃!双双凄苦了青春韶华。情犹在,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