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张正敏:心路
散文 | 张正敏:心路
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满怀青春的热情,1991年大学毕业的我拿着教育局开的派遣证,到离家最近的乡镇去报到。我到时,联校里有一帮人正谈事。听到我的来意,一个人说:“现在学校正在假期期间,需要考虑考虑。你先帮学校改一个年级的卷子,具体任课情况过两天再说。”既然是这样,我只好答应。第一次报到我就带着任务回了家。
我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把这个年级的卷子改完,兴冲冲地回到学校。我等待的“考虑考虑”的最终结果是“历史学科不缺,缺一个初三的数学老师。如果想到学校上班,需要和其他几个老师参加试讲”的说法。我不知所措,却又无可奈何。准备了一天,匆匆上课,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被录取”!
还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就被狠狠地泼了一瓢凉水,悲愤溢满心头。白干活不说,还没被录取!这算什么事啊!后来听说,被录取的那位是某位领导的关系,我才知道社会不像校园那样纯粹!
我拿着派遣证回到教育局。领导说:“你去李海务吧,就是离家远点。”距离上的遥远我不怕,只要心不累就行!我骑着自行车边走边打听,终于到了李海务(权寺)中学。果然,骑行这么远的路挺累的。我同样见到一帮人在屋里议事。当我说找校长时,一个戴眼镜、满脸笑容的人走到我面前。和屋里的其他人相比,他最年轻,没有任何当官的架子,给人感觉很亲切。他热情地对我说:“张老师,欢迎你,我们正缺老师呢。就是学校条件差点,你多担待。”“没事,没事。”听着些这些朴实的话,回想刚刚的遭遇,我心里热乎乎的。有这样的领导,苦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的职业生涯就从李海务(权寺)中学开始了。我教自己喜欢的历史学科,得心应手,成绩一直不错,和学生、同事处的关系也很好。慢慢地,我知道校长姓刘,比我大不了几岁,是全县最年轻的校长,在当地很有名气。相处久了,校长对我像兄弟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很舒心。
12月份,一位新女老师来报到。过了几天,刘校长笑眯眯地对我说:“怎么样兄弟,对刚来的张老师有没有意思?哥哥帮你说说?”说实话,张老师人不错,刚来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有人热心帮忙,我何乐而不为呢?“那就让刘校长费心了。”后来,张老师就成了我的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刘校长的恩情我永世不忘!
人往高处走,1996年,我以试讲第一名的成绩调入聊城五中任教。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五中改为北顺小学北校区。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当起了一名小学教师。那时的失落是旁人无所知晓的。上了一番大学,每天面对不太懂事的小孩子,我的心每天都是冰冰凉的。年轻的孙校长好像对我挺器重的,让我当班主任,接着是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还派我不断外出听课,提高业务水平。最难忘的是2008年4月2日,学校更名为建设路小学,孙校长让我作为教师代表,和他、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一起进行揭牌仪式。我当时惶惶然,心里又多了些澎湃。不知怎么,“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在我心里扎根、发芽!
十几年的小学教学,让我对小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块沃土上,我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也取得了一些荣誉,我从没对以后还有什么奢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到退休,我就心满意足了!
今年的暑假,突然看见工业中学招生,需要部分老师。很长时间平静的心又有了小小的波澜。我是否能到中学任教,教自己喜欢的科目?当我给学校的李校长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大气的李校长虽然不舍,但仍然给我开了绿灯。我庆幸这么多年遇见了那么多优秀的校长,给了我那么多发展的空间,才有我今天小小的成绩!
我如愿以偿地在新单位教历史。每所学校的成长都不容易,我做好了一切困难的准备,不管来日如何,我都将全力以赴!
烦心、舒心、闹心、贴心,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或许,前行的路上还会有坎坷,但我相信,美丽的风景同样伴随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