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疫”写作素材积累
2020抗“疫”写作素材积累
战“疫”佳段
毕淑敏:希望病毒永不重现
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如果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毕淑敏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谈及2012年推出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她说希望小说所写,永远不重现。她期待疫情之下的人们,能够调整好心态,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安稳。她在采访中谈到,读读历史、人物传记、旅游地理这三方面的书籍比较好。“读历史,让你生出时间上的纵深感。看一些你所敬佩的历史杰出人物的传记,会从别人的人生里,看到即使是伟人,也绝非一帆风顺,也遭到过很多挫败与苦难。学习一下他们在那种时刻,怎样坚持过来。或许也可能让你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
素材解读:这场疫情,我们最先需要面对的是自己——在疫情封锁之际,你有关心过那些灾区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危吗?你有思考疫情的起因和这场战役付出的代价吗?在疫情减缓之际,想想宅家上网课的日子里,你的意志是否经受住了自我监督的考验,你是否学会了独立思考,你能自觉承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吗?读书会让人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安稳,你做的又如何呢?我们需要战胜的不仅仅是病毒,还有我们自己,不管是自私、逃避、懈怠、拖延还是其他的什么,只有榨出皮袍下的那些“小”来,我们才能真正成长。
写作应用:本素材可以应用于“思考无时不在”“疫情让我成长”“人们和病毒之战”“面对自我”“读书的力量”等主题的写作中。
为何要读书?钟南山告诉你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严峻形势公布于众的时候,面对突来的灾难,我们开始紧张,我们的无知让我们变得渺小。最开始是84岁的钟南山告诉我们,有一种危险的病毒在我们身边传播;也是钟南山告诉我们,不要慌,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疫;还是钟南山告诉我们,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是他给了我们面对灾难的力量。
钟院士的力量来自哪里?读书学习。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
素材解读:钟南山院士让我们在危难之际感到心安,终身不懈学习的他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当我们以科学、智慧应对未知的病毒以及其他未知的风险时,我们的内心会充满信心,充满力量。
写作应用:本素材可以应用于“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学习”等主题的写作中。拓展阅读: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人民日报微博
不要光让孩子学习
2020年的寒假注定不寻常,要说“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恐怕令人苦笑。如果能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珍视、动容,何尝不是更深层的教育?当孩子们意识到在阳光下奔跑、和小伙伴拉手、去学校上学等往日再寻常不过的事,如今那么令人期待,“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才会从说教变为体会,这样的“学习”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在多元的成长面前,在对生命的礼赞中,“分数万能”何其狭隘。
——人民网
素材解读:我们当然明白这个寒假“不寻常”是为什么,但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我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如果连眼前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我们都无法做到关注和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去解释它,但我们将来如何去认知社会、解释世界?打开视听去关注,更重要的是思考。关注的永远是面目,是现象,而思考才能距本质、距真相更近一些。
写作应用:本素材可以作如上一番思维的纵深开掘,这仅是围绕“不寻常”这个关键词。
你也可以围绕“社会也是课堂”“更深层的教育”展开思索:社会即是课堂,我们随时都身处其中。只有当学习的内容不止于书本,而是能将其与生活联系,与世界打通,我们所受的教育才不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而开始变得立体、多元、鲜活、有深度。
你还可以思考“寻常生活”的得来不易,除了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听到的那些英雄在守护,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表现也至关重要。
你更可以将这则时评与上则素材比较阅读,一则要读书,一则不要光读书,思考它们是否意见相左;思考“读书和生活”的意义,思考何谓“真正的学习观”。
中国速度
“抗疫”战斗展现出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中国先进的技术支撑:视觉识别、5G应用、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传感器、特种物流等技术在应急安全科技中被广泛应用。“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速建,充分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能力、中国奇迹。在线千万“云监工”为“呕泥酱”“叉酱”的“疯狂打call”,传递出不惧风吹浪打、紧密团结互助的中国温暖,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无疑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体现,病魔虽然可怕,但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够降服它,“中国速度”必然会将疫情甩在身后,遥遥领先!
素材解读:“中国速度”是我们看到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力量为支撑,是伟大的人民群众为后援,是一个国家精诚团结万众一心的凝聚力体现,是对生命的关切和与病魔赛跑的使命在召唤。
写作应用:本素材可以应用于“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与时间赛跑”等主题的写作中。在写作时,你还可以联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名言,来阐述实干精神与速度的关系。
中国力量
“疫战”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只能赢不能输。疫情发生以来,全民战“疫”依法防控,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有医护人员冲锋一线,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有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各地疫情防控;有各地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有村支两委不畏自身安危,挨家挨户排查疫情……这一切都展现了党和政府抗击疫情、打赢这场战争的政治决心和中华儿女的团结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凝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这是制度的伟力,也是我们坚定必胜信心的底气。
素材解读:全民抗疫,众志成城。“抗疫”战斗展现出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对抗新冠肺炎这场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被病毒袭击的人是伤病员,白衣战士是急先锋和主力军;人民子弟兵与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坚守岗位,阻击疫情,保障物资供应……我们每个居家隔离的人,又何尝不是在坚守自己的阵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