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乡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家乡活动方案
| 合格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美丽的绥德——亲近家乡》的学生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1、 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在开展《亲近家乡》这个活动中,学生求知欲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有观察的兴趣和要求,所以,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2、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多元化的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在开展《亲近家乡》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行动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只能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的变化,明白家乡发展变化的因素,教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让其自主探究。
3、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在开展《亲近家乡》这个活动中,学生如果已具备一定
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能获取一定的信息时,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4、要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要随时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在开展《了解我的家乡》这个活动中,同样需要进行正面评价, 但评价的重点要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要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怀。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二、评价内容
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在开展《亲近家乡》这个活动中,对熟悉家乡,了解家乡的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在开展《了解我的家乡》这个活动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 ;是否能回班进行宣传,让同学了解有关自己家乡的情况;是否能互相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能探究明白家乡发展变化的因素及其对此探究过程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三、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表演、设计方案等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
5、“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表演、设计方案等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写日记的情况,学生的作文可以作为他对家乡美的领悟和热爱这两种思想的体现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搜集到了什么,要看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整个表现,思想状况,以及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给与学生正面鼓励与评价。
课堂汇报、总结评价中要注意:
1、借助体态语言,传递评价信息。当学生在汇报时,老师借助眼神、身势等一系列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回答无声的评价,传递信息。学生回答时,老师应双目注视学生,流露出柔和热诚的目光,让学生感到你注意着他,他是全班的中心,都在享受他实践的成果,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中学生的聆听中感受到热情、赞许、鼓舞和喜欢。
2、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汇报完毕后,马上给予口头语言评价。同时也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激励学生的自我评价。
3、抓住契机,给孩子写一些随机评语。为了及时地了解并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进步或不足,老师在个别谈话交流中加以语言鼓励,方法指导,在检查日记时,写评语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