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主持人声音"弹性"的训练方法例谈]声音的弹性(集锦)

[主持人声音"弹性"的训练方法例谈]声音的弹性(集锦)

[主持人声音"弹性"的训练方法例谈]声音的弹性  摘要:文章在界定声音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专业练习使声音富有弹性的技巧。  关键词:声音弹性;声音色彩;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

[主持人声音"弹性"的训练方法例谈]声音的弹性

  摘要:文章在界定声音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专业练习使声音富有弹性的技巧。  关键词:声音弹性;声音色彩;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89-03  人们在评价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时常说:“这个人的声音适应力强,弹性好”,或是“声音弹性差,表现力较弱”。“声音弹性”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又如何获得有“弹性的声音”呢?本文试就此类问题展开探讨。  一、什么是声音的弹性  “弹性”一词借用于物理学,一般用来指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变化性和伸缩性。“声音弹性”则指声音对于变化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色彩、气息的状态随感情变化而产生的伸缩性、可变性。人的声音弹性各不相同,有人的声音对于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强、表现力好,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富于弹性;有些人的声音对于变化着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差,表现力弱,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弹性差,对作品的适应面也就相对要窄。  二、怎样获得有弹性的声音  1. 体会情感,把握基调。声音的弹性取决于声音色彩的变化,感情的运动变化是声音色彩变化的内在依据。要想获得有弹性的声音,首先要以情为先,仔细体会情感,把握情感变化的脉络。  声音色彩是情感色彩的外部体现,它与人的情感色彩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人的情感千变万化,时而风和日丽、时而波浪涟漪、时而心焦气躁、时而胆寒心虚……相应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色彩、气息状态。如心虚理亏时,说话就会支支吾吾,气虚声断;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声音也会阴阳怪气,声紧气滑;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较平缓柔和、如小桥流水。人愉快时声音色彩是明朗的,忧郁时声音黯淡。想要拥有变化的声音,首先就要仔细体会作品的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创作基调,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一起运动,理解作品情感,感受情绪运动脉络,“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要想提高情感的体会把控能力,除了要多学习、多阅读,增加文学修养,还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多体会、多积累。不能凭空想象,简单地见喜用喜色,见悲用悲声。  那么,是不是让思想情感跟随作品运动起来,气息、声音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应的变化,达到情声一致的效果呢?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当人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时,气息、声音总会有所变化,这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会得到。但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还远远不够,因为播音创作不同于日常生活。它比日常生活更集中、更鲜明,因而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要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与调色盘一样。声音变化越鲜明、色彩种类越丰富、变化层次越细腻,对感情的表现力就会越强,适应力就会越大。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进行声音和气息的控制训练。  2. 控制口腔,调控声色。运动的情感是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只有具备一定的声音条件,才能谈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因为任何语言表达都是通过吐字发音体现的。要想声音色彩灵活多变,口腔控制十分重要。口腔是人体咬字发声的重要器官,是出字的最后一个关口。作为语音的制造场,在大脑的支配下,口腔加工出有一定意义和感情的词语。作为发声器的“喇叭”,口腔使喉部发出的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口腔控制对于吐字和共鸣来说具有直接意义。  (1)声音要有弹性,唇舌灵活,语音流畅、自如是前提。在这方面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会出现吃字(音节部分或全部含混不清)、滚字(音节间“粘连”)、走音现象和语言的僵滞。  声音要集中,咬字器官的力量就要集中,它主要应表现在唇和舌上。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中央的三分之一,唇的力量分散是造成字音散射的主要原因。通过练习唇力的绕口令,像“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八十八只八个鸟”等会获得明显感觉。舌力的集中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力量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另一方面舌在发音过程中要取"收势",收拢上挺,这样才能保证舌在咬字过程中弹动有力而灵活。舌力集中的练习应以字词为主,把上述要求体现到字词练习中。如反复发出“ga、ka、ha、jia、qia、xia、da、ta、na、la”可以由后至前全面锻炼舌力。在以声母练习为主的绕口令里,有许多锻炼舌力的好材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练习。同时,还可以做舌部体操,如弹舌或将舌头树立在口中,左右两边的滑动等,以增加舌尖的力量。  清晰、饱满的吐字依赖于吐字归音训练。叼着有力的出字(出声) 声饱满起的立字(行音)干净利索的归音(收音归韵),使吐字达到清晰、饱满、弹发有力的境界。这里,以头尾俱全的音节“跳tiao”为例,来说明吐字归音对音节各部分的具体训练要求:  第一,出字。出字指字头(声母)和字颈(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要求“部位准确,叼住弹出”。字头为一字之头,对它的处理影响整个音节的质量。“字正腔圆”中的“字正”指的就是字头的准确。具体做法如“跳tiao”字,声母“t”的发音过程应是:先在准确位置(舌尖与上齿背)成阻,蓄积足够气力,然后迅速除去舌尖与上齿背的阻力,打开口腔。老艺人把出字过程形象地比作“噙”,说“噙字如噙虎”,意思是说,出字时就像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跳跃山涧一样不紧不松,不能把小老虎咬死,也不能让小老虎掉下去。“弹出”是指声母的出阻阶段,要求除阻时像弹出弹丸,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  第二,立字。立字的过程是韵腹的发音过程,立字的好坏影响到字音的圆润饱满。要求“打开立起,声饱满起”,吐字如珠。以“跳tiao”字为例,出字后就应打开口腔至发a的状态。气要跟上、充实,并取得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与头尾比较,韵腹的发音过程最长,应有“竖起”和“立体”展开的感觉。即使窄元音i、u、ü充当韵腹时,口腔也应适当开大些,这叫做“闭口音稍开”。  第三,归音。归音是指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也是语言艺术工作者常忽略的地方,归音不到位会造成“半截字”现象,听起来不完整。归音要求做到“干净利索,到位弱收”。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与出字、立字比较,掌握起来难度更大。以“跳tiao”字为例,立字之后的“o”要做到嘴唇渐收到“o”的唇位置。不能因韵腹取音响亮而任意延长,造成因声废字,归音时也不能“拖泥带水留尾巴”。   出字、立字、归音的吐字过程应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形状——“枣核形”,它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枣核形”是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 “枣核形”训练是使发音规格化的必要过程,作为技巧训练最终要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因此,投入使用时,“枣核形”不能一成不变。字出一模,必然会削弱语言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节奏,影响内容的表达。  (2)要获得声音的品质,产生口腔共鸣,就应讲求口腔开度,进行口腔控制训练。打开口腔不等于“张大嘴”,平常意义的“张大嘴”,口腔的实际状态是前边打开,而后面形成共鸣的关键部位却关闭了。按照科学的发声要求,口腔在打开时应该前后部都扩展打开,上腭上抬起,下颏放松,呈“拱桥型”,通过“提、打、挺、松”四个动作的配合来实现。现分述如下:  第一,提颧肌。提颧肌是抬起上腭的前部动作。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觉,鼻孔也随之有少许张大,同时使唇,尤其是上唇贴紧牙齿。唇齿相依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较之于松颧撅唇、唇齿分离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提颧肌对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显作用。  第二,打牙关。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俗称“牙关”。打牙关就是要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距离,尤其双侧上后槽牙应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因为它不仅可以丰富口腔共鸣,还可以使咬字位置适中、力量稳健,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挺软腭。软腭在上腭后部,用舌尖抵硬腭向后舔感觉到软的部位,就是它的具体位置,日常口语时很少人有意识将它挺起。挺软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动作,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加大口腔后部空间,改善音色;其次,缩小鼻咽入口,避免声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练习时可用夸张吸气和“半打哈欠”来体会,一般在这种时候软腭是挺起的状态,适度保持这种状态去发音,就能听到不同平时的声音效果。此外,有些字音如“桃tao、要yao、好hao”发音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口腔后部的开度较大,用它去带发其他音节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松下巴。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松下巴在打开口腔方面比抬上颚更具有实质性效果。“松下巴”是指下巴处于放松、“从动”状态,发音时只有下巴自然下垂才能放松。就如牙痛时说话,这时的下巴一般都是比较松弛的,我们不妨模仿一下。“咬”字的力量主要是在口腔上半部,有的人会理解为整个口腔都要用力,所以平时就表现为说话下巴用劲、主动“帮忙”,播讲时更为明显,认为只有这样才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会使舌根紧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  (3)气息是由情及声的桥梁,气息的运动是由内部情感体验到外部声音体现的贯穿性技巧。要解决声音的弹性问题,气息的运用也十分重要。怎样具有调配自然、运用自如的气息呢?气息是语言的动力,语言的支持力。呼吸时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吸肌肉群主要是从前胸往下到两肋,腰部周围,吸气时以“闻花”或“打呵欠”的方式进行,这样的状态就为口腔咬字、吐字做好了充分准备;另一组是呼气的肌肉群,咳嗽、打喷嚏就能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它的力量强大,平时生活中的说话对吸气肌肉群的功用不太强调。在播音中则不然,播音时要有连续的话语、延长的声音、音量有大有小、节奏有快有慢、力度有强有弱,同时音色也有刚柔明暗的变化。这就要求播音时吸气一来不要太浅,再则不要一开口气就跑光,应该是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息保持在腰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腹壁站定”,呼气时再让气流缓缓流出。有了良好自如的呼吸,还应注意解决情、声、气三者的关系,做到感情运动在先,调整气息,气随情动,声随情变。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