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道德课堂:新密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 智慧课堂登录平台(精选)

道德课堂:新密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 智慧课堂登录平台(精选)

道德课堂:新密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 智慧课堂登录平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明确提出。

道德课堂:新密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 智慧课堂登录平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明确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课堂无疑就成了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道德课堂是新密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是总结课改经验与问题、突破课改瓶颈的重要举措。
  一、更新理念,提升对道德课堂的认识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具体而言,它要求课堂要“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所谓“道”,即规律,也即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即生态,也即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道德课堂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第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道德课堂要求教育者秉承“合乎道,至于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愉快和幸福,实现学业与身心的全面发展。第三,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改善师生的教学生态和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幸福和快乐时光,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道德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道德课堂也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通过道德课堂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追寻人生的幸福。我们认识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以道德课堂为抓手能提升新密市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直面热点,全员参与道德课堂研究
  在道德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在对以往的课堂教学和教育行为进行全面审视、持续反思、深入总结和科学矫正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提出依照道德课堂的内涵、特征和要求,探索道德课堂的实践模式,优化课堂生态,构建具有新密特色的课堂文化。道德课堂是人性化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可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在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实施全员参与的道德课堂校本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我们要求各学校制订详细的道德课堂研究计划,采取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全方位地开展道德课堂研究,实现教师人人有课题、学科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行动的研究路线,不留空白学校和空白班级。
  ——对道德课堂的策略和规律的研究。此项研究是在道德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对课堂的基本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关系、教学检测与教学反思等进行整体研究,在行动中探寻道德课堂的实践策略和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对道德课堂实施模式的研究。各学校和各学科教师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道德课堂实施的途径和策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道德课堂模式和文化。在道德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回顾、访谈与调查等,总结并积累成功的教学案例,并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促进成果物化和推广。
  ——对道德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在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使不同层次和有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道德课堂研究的重要范畴。
  ——对道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保障制度的研究。构建道德课堂离不开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在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扬弃中,研究和探寻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评价标准和办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全面地诊断教学过程,调节、矫正教学行为,实现道德课堂的目标。构建道德课堂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所以研究和建立道德课堂的保障机制,改进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促进道德课堂建设的顺利实施。
  结合学校和一线教师的实际状况与需求,我们在道德课堂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若干要求。
  第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道德的准则,使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下,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全、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幸福,获得学业进步,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第二,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以“独学、对学、群学”三种方式,做好教学设计,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建“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提升每一堂课的学习质量。
  第三,道德课堂最终要实现质的飞跃,需要教师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变“教本”为“学本”,把知识课堂打造成情感课堂;学生的学习则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由单纯地依赖教师发展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形成师亦生、生亦师和师生教学相长的课堂生态,实现学生学习品质和精神品质的共同提升,实现“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的六个转变。
  三、创新发展,构建道德课堂的多彩生态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上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构建着一种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课堂上面对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生态的问题,可以说,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构建道德课堂生态,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围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的转变;提倡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的转变;通过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生动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的转变;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实现“少教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编制导学案,其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实施,其核心是变“教材”为“学材”;课堂教学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组建同质异组、异质同组等学习小组,实现“独学、对学与群学”;制定多元化评课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