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译_化“教”为“学”,化“解”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10-02 “向内容分析式的语文课堂说再见”,崔峦先生的这一形象说法,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两个本质问题:第一,语文课应该是一种什么课?第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什么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第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键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堂上的一切行为的聚焦点。
第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地方,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如何聚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何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笔者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缩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从对内容的过度分析中解放出来。
生本课堂的要义是八个字:化“教”为“学”,化“解”为“议”。
化“教”为“学”,就是在设计教学时,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为起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质疑与释疑过程中,感受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与智慧。
化“解”为“议”,就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教师的单向解析转化为学生的自由“议论”,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充分自读自议。教师的指导隐身于学生的议论之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评点】2012年,开始了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核心问题还是两个:一个是语文课是一种什么课;二是语文课堂是一种什么课堂。郑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这种探索是极为可贵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
如何实施呢?笔者想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为例谈一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从相遇、相识直至相交的过程,故事生动有趣。
笔者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学生自学
方法是设计“预习卡”:引导学生运用“预习卡”自学,完成三项任务。
1.围绕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学生认真读题目,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2.能结合生字表,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初步读通文章,解决部分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
3.搜集并阅读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初步认识爱因斯坦。
【评点】设计意图很明显:学生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设计的“预习卡”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从整体上感知了全文,为深入学习做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
教师重点检查两点:一是易读错和难写字的学习情况;二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注意指点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深读再疑
1.再次质疑:在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质疑,提出更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爸爸说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而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为什么爱因斯坦自己也认为自己不伟大?
2.问题梳理: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梳理,引出重点探究的问题:爱因斯坦到底伟大不伟大?课文是怎样来表现这一人物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与文本对话,寻找依据。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探究才能富有成果。以上的教学正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一学习品质。同时新的疑问产生后,下一步读读议议、自主探究的目的更加明确。
四、精读探究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围绕“爱因斯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深入与文本对话,教师顺学而导,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议爱因斯坦外貌,品味人物外表平凡的形象。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这一段主要写了爱因斯坦的外貌。请你边读边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划下来,再用心读一读,看读懂了什么?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学生很容易读到“蓬乱”以及“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穿的拖鞋”等词句。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一个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会是什么样啊?什么是“趿拉”?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再趿拉着一双拖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敢相信这就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吗?他确实就是!他伟大吗?学生的回答是“不”。
2.议爱因斯坦动作、神态、语言,感受人物内在伟大的品质。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读法:边读边划出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反复读,写批注。随后,请学生运用这种读法细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感受爱因斯坦内在的品质。重点对以下几处进行引导:
一是抓住爱因斯坦动作及神态描写思考: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爱因斯坦在思考什么?在深思什么?学生也在这样的思考中明白了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成为大科学家,他为什么顾不上打扮自己。一股敬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学生的思考中,爱因斯坦自然成为了伟大的人。
二是抓住爱因斯坦的动作及语言描写思考。
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思考,学生体会到爱因斯坦许多美好的品质:平易近人、谦逊、幽默等。
3.回读全文,读议两个问题:一是爱因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二是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个人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相信此时爱因斯坦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已经是一个立体的形象,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的伟大不仅仅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还因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这样总结:同学们,本堂课我们通过品读爱因斯坦的外貌、动作、语言及神态,被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所征服。读书时就要这样,要认识一个人,就需要抓住这个人的这些方面去细细品味;写作时也一样,要反映一个人,需要通过这个人的外貌、行为动作、语言及神态去表现。
【评点】以上学习过程,教师以生为本,顺学而导,化“解”为“议”,在自主探究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触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蕴含其间的智慧,学生在读读议议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还学得了读法和写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拓展延伸
1.请学生课后搜集伟人的生活小故事读一读。
2.请学生课后运用“通过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
【评点】这个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伟人;在读与写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阅读更加有效。
【总评】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语文生本课堂进行了探索。精神是可贵的,探索也是有效的,能够给读者一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