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浅谈戴维·洛奇小说的喜剧性艺术特色]戴维洛奇(全文)

[浅谈戴维·洛奇小说的喜剧性艺术特色]戴维洛奇(全文)

[浅谈戴维·洛奇小说的喜剧性艺术特色]戴维洛奇摘要:戴维·洛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他所创作的小说最大特色是语言机智诙谐、构思趣味性强。本文分析了洛奇小说的喜剧性风格、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特征,以及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

[浅谈戴维·洛奇小说的喜剧性艺术特色]戴维洛奇

  摘要:戴维·洛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他所创作的小说最大特色是语言机智诙谐、构思趣味性强。本文分析了洛奇小说的喜剧性风格、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特征,以及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原因。
  关键词:小说 艺术特色 趣味性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戴维·洛奇在英国文学史上身兼小说家与批评家于一身,他创作的小说曾几度获奖,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甚广。他的小说大多是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具有传统的深厚积淀,其喜剧性讽刺温和而含蓄,并且小说语言机智诙谐、构思生动有趣。他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巴赫金的相关文学理论,书写的小说具有非常鲜明的笑与狂欢的喜剧性,而他擅于运用各种小说的手法也为作品的喜剧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一 戴维·洛奇作品的喜剧性
  1 狂欢化的喜剧特征
  戴维·洛奇创作的小说具有喜剧性,他在从事文学研究的同时也进行文学创作,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狂欢”是一种与民间庆典活动交融的文化仪式,前苏联学者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使人摆脱了一切等级关系,它蕴含了丰富的喜剧美学思想,他认为这可以使人享受到一种自由的感觉,即“狂欢化”是喜剧精神的本质。通过研究巴赫金,戴维·洛奇不断的思考,通过对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书写出喜剧性表现,形成自己关于狂欢化的喜剧性创作意识。
  在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戴维·洛奇就运用了喜剧化的手法嘲讽了罗马教廷代表的保守思想,而这嘲讽没有破坏性,只是以戏谑的态度显露了他对天主教变革的一个希望。作者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详尽刻画了执着拥护教廷决议的天主教神甫却对甲壳虫乐队充满了几乎说不清的狂热喜爱。作家在这部喜剧小说中的描写其实是更深刻地探究了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一种思考。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后记中,作家写到:“小说刻画了生活在‘安全避孕法’重压之下的已婚男女生活的荒诞性与反讽性”,其实是对学术界的荒谬可笑的一种说话,并成为他作品的另一条线索,旨在展开对当时学术界的喜剧性嘲讽。小说中通过狂欢化的喜剧手法描写了一种颠倒:学生们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却自以为是;教授们故意做作,打着搞学术研究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追逐着名利。
  戴维·洛奇曾坦言自己“不是悲剧性作家”,他把喜剧性置于他创作的重要地位。他坚持喜剧的语言和题材更有利于进行观察和认知人们生存的现实生活,正如巴赫金所说的:“狂欢节是平民按照诙谐原则组织的第二生活”,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它与其他语言不同的地方,是人们“第二生活”的“狂欢性”的自由。戴维·洛奇认为,生活和艺术之间的互相模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小说能够艺术化地表现生活中的喜剧性,同时也使小说中艺术化了的喜剧性同时显现在生活中。在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主人公亚当经常感到自己的生活似乎是他所研究的小说的一个模仿,即虚构成为了真实。小说描写了亚当为得到一份手稿去贝斯沃特庄园,还要忍受手稿主人女儿的轻浮勾引,而这时罗廷迪恩夫人刚好回来,才使他得以解脱,不得已的情况下躲入侧门而逃离庄园。作品描述了亚当踏在太平梯时:“裤子又滑落下来……他干脆把裤子脱下来……他意识到自己正在重演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古老的角色。”文学中虚构的角色在亚当的生活中真实地再现了,但亚当也只是戴维·洛奇小说里虚构的一个人物,因此真实又成为一次虚构。
  2 戴维·洛奇小说的狂欢化与复调艺术
  戴维·洛奇创作的《小世界》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精神,是最能表达他狂欢化的小说,《小世界》汇集了关于狂欢节的语言及形式,充溢着“狂欢节式的世界感受”。小说把每个研讨会都描绘成了似乎是庆祝狂欢节的民间广场,它使人们之间的所有隔阂与陌生马上变得消失尽殆,众多的声音形成了一种音乐中的复调,狂欢把庄严与谐谑这两种遥不相及的事物联系成了一体。狂欢节能够采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歪曲模仿,其语言不拘泥于形式,这使整个节日展示了欢快、滑稽、诙谐的气氛。而当它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变成了喜剧。戴维·洛奇创造的小说大部分都属于这种喜剧。
  如《小世界》中主要刻画的演员是各色学者,他们用来展示自己的特殊狂欢节就是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而小说就叙述了这些角色在各地进行的别样狂欢表演,即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的整个经过。小说描写了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被作者戏称为现代骑士,他们乘飞机到世界各地出席各类研讨会:“酷似中世纪的基督徒朝圣……也有一些苦行的仪式要表演”,作家把这些研讨会比喻成了各种民间举行仪式的狂欢场所,在这里完全取消了等级差别。中世纪的狂欢节里有类似国王加冕与脱冕的游戏,在《小世界》中,作家将其巧妙地进行了运用:亚瑟·金费舍尔即是“国王”的角色,他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古代传奇中的君王,因为他年老多病且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使他所统治的土地变得萧疏,万物干枯萎缩,而惟一使万物复苏的办法就是寻找到圣杯救治他,才能使大地恢复到繁荣昌盛。《小世界》中的主人公亚瑟是国际文学理论界的元老,作家把他塑造成一个学术背景深厚,且兼任教授职务的世界级名人,是当仁不让的“国王”。但作家又把他形容成一个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的样貌,他没有国王的威严和强壮,老太龙钟并且双腿精瘦并有点罗圈,而且脚上还结着老茧,看上去倒像是一个狂欢节上的小丑,在“现代语协”年会中,主席一职要进行改选,经过大家热烈而喧闹的讨论后,由亚瑟自己宣布他将继续担任。也就是说,他原来的国王的角色没有改变。而亚瑟就如狂欢节上的加冕与脱冕仪式,成为现代狂欢节中的高潮和结局。其实,作家在《小世界》中所要表现的脱冕,旨在剥去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外衣,借此还以现实事物原来的模样。
  戴维·洛奇在小说中借助复调散漫的形式,通过各类引语开展精巧而复杂的构建,并利用权威性的、压制性的、独白的意识展现对狂欢式的不敬。正如前文所说,巴赫金强调狂欢节取消一切等级,它代表一些主流意识的崩溃,代替它的是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洛奇在《小世界》中强调复调小说的“复合式文体”特征,也就是“笑”和“杂语”,作家在描绘研讨会的同时还穿插了紧张离奇的通俗故事,使高雅与通俗、严肃与戏谑相互交融,呈现出“狂欢化”的复调艺术特点。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