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梁实秋与青岛【闻一多在青岛】(全文)

梁实秋与青岛【闻一多在青岛】(全文)

梁实秋与青岛【闻一多在青岛】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一个书香门第。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其诗集《红烛》与《死水》,在“五。

梁实秋与青岛【闻一多在青岛】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一个书香门第。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其诗集《红烛》与《死水》,在“五四”以后的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闻一多愤怒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最后一次讲演”,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以身殉难,年仅48岁。
  1949年8月,毛泽东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在闻一多短暂的生命里,曾有一段珍贵的岁月是在青岛度过的,在闻一多的生平史上占着光辉的一页。
  来到海浪碧绿的地方
  1930年夏,闻一多正在上海编辑《新月》杂志,老朋友杨金甫(振声)来了。杨的使命是敦请闻一多参与筹建中的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杨金甫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任青岛大学校长,而闻一多被聘任为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0年秋,闻一多举家由沪北上,来到青岛。在国文系里,闻一多又罗致了不少人才,诸如方令孺、游国恩、丁山、姜叔明等。
  国立青岛大学设立在鱼山路一片丘陵之上。这里绿树掩映,楼房错落,红瓦蓝天碧海,连成一片,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宿舍离开教学区,上课时需穿过一道曲折的山径,此时闻一多与他的同事们大都人手一杖,一路拨草惊蛇,遂为一时之尚。
  闻一多初到青岛,在大学路赁屋而居,住学校斜对面。因楼下一层光线颇暗,不久便移居汇泉。这里是离海水浴场不远的一栋小楼,出门即是沙滩。夜间听潮水一进一退的响声,有时不能入寐,心潮起伏。
  翌年,1931年暑期,闻一多将妻子及孩子们送回湖北家乡,然后自己搬进了位于学校东北方的第八校舍,这是一座二层小楼(今“一多楼”),迎面一座山,曰“坟山”,夏夜草长,时有“鬼火”明灭。闻一多住楼上,有里外两间,楼下住着游国恩教授。游国恩系先秦文学研究专家,两人时常聚谈,切磋《诗经》、《楚辞》,相得益彰。
  闻一多是爱海的。他在《死水》里写道:“我爱青松和大海”;他在散文《青岛》里则描述着:“黄昏时潮水一卷一卷来,在沙滩上飞转,溅起白浪花……天空中海鸥逐向渔舟飞……”他给学生们讲第一堂写作课时,出的作文题目就是《海》。
  闻一多讲授的课程,选题较广,涵盖《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史》、《唐诗》、《英国诗歌》等。他教课备课充分,考订翔实,深入浅出,富有创见,颇受学生欢迎。讲唐诗,他特别推崇杜甫和孟郊;讲英国和欧洲诗人,则对于雪莱、拜伦、华兹华斯、勃朗宁等有独到的研究,学生受之,获益匪浅。
  “何妨一下楼”
  闻一多离开上海,来至青岛,最大的欣慰是,有幸远离了大城市的纷扰与喧嚣,终于找到了一块环境清幽,适宜沉潜于学术研究的乐土。他给自己立下一条研究工作的原则:“不管好坏,都要弄个明白,寻个究竟”,如是,不畏艰苦,矢志“钻入故纸堆中”,他写道:“我始终没有忘记除了我们的今天外,还有那两千年的昨天。”他的研究工作,由中国古典文学入手,尤钟情于唐诗。他的治学方法,仍遵循从最基本的功夫做起,将摘录的诗篇与研究的心得和发现,用蝇头小字工工整整地抄录在大方本子上,抄了一本又一本,决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闻一多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和运用。在他的书斋里,各种图书琳琅满目,汗牛充栋。放眼望去,书桌上、床铺上、地板上,全是书。一旦客人来访,只有一把老树根雕成的太师椅子,但此椅子上早已放满了一摞摞的图书资料。客人进入,需先挪开那些书籍,方有容人之地。
  在闻一多的书案上,有8个字的座右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他写在《红烛》里的警句,借以激励自己在学术研究上,义无反顾地向上攀登。他惜时如金,绝不浪费一分一秒。他喜欢大海,但从未抽出余暇到栈桥游历或到海滨观光。脚上的布鞋破了,但他向来将至市内购物视为畏途,无奈只好请他的厨师帮忙代他去买。
  1931年秋,闻一多开始起草编撰《唐代诗人列传》,并同时进行关于《诗经》的研究。他决心要把这部震烁古今中外的诗歌总集彻底地整理一下,从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去芜存精。他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很少下楼,于是同事戏谑:“闻先生何妨一下楼呢?”
  春华秋实。闻一多在青岛期间,先后完成了《说杜丛钞》、《全唐诗人小传》、《唐文学年志》及《匡斋尺牍》(《诗经》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郭沫若称赞说:“他那眼光的犀利,考察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培育弟子臧克家
  在青岛大学,闻一多最喜欢的学生是臧克家。
  1930年暑假前,臧克家就读于青岛大学英文系。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又加对于中国文学的特别钟爱,臧克家提出转读国文系的请求。凑巧,当时要求转系的学生较多,恐难如愿,臧克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拜见闻一多。当闻一多问明臧克家的姓名后,即爽快地说:“你转过来吧,你写的《杂感》我看过了,写得很好!”原来此《杂感》乃臧克家入学考试时的作文答卷,由闻一多负责批阅判分,当读到以下语句时,他眼睛为之一亮:“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就沉入了无底的苦海。”闻一多反复地吟味着,感觉臧克家这个年轻人笔锋里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精魂,他思忖发现了一位诗才,于是朱笔一挥,给了臧克家一个最高分,这就是传颂一时的“臧克家两句半‘杂感’获得98分”的美谈。
  此后,臧克家成为闻一多书房中最常光顾的学生,乃至诗友。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出版问世,臧克家倾心阅读,将集内的诗一首首都背诵下来;此时,闻一多写了一本《杜甫交游录》,臧克家是第一位读者。臧克家每有诗作,总是向闻一多求教,诗意大进。闻一多很赞赏臧克家的才情。有一次,当他看到臧克家在《炭鬼》一诗里把挖炭夫的眼睛比作“像两个月亮在天上闪烁”时,便兴奋地从书架上取出一部诗集,一边指着说:“你看美国诗人把炭夫额上的电灯比作太阳呢,艺术构思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