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不折腾”|小议
收稿日期:2011-09-27 作者简介:王银泉(1963—),男,博士,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汉英新闻翻译与对外传播。通信地址:yinquan88@163.com。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宣示重大发展方向时,一贯严肃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突然冒出一句很普通的北方方言“不折腾”,让全体与会者及国人觉得十分亲切,但是,如何准确翻译“不折腾”却成为一项难题,难倒了国内外的双语精英,迄今为止在网络和媒体上出现的各种译法让人觉得都不够精彩,因为没有把“折腾”里头还带着的“混乱”“自我消耗”的含义体现出来,而代表官方的权威解释依然缺席,反映了汉语流行语从诞生到出现官方英译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同时也表明了汉语流行语英译之不易。
“创造者的权威性或社会声望是导致某一词语广为人们仿效的决定性因素,创造者的社会属性即职业、知名度、社会事件的角色等等都对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起到决定性作用。”[1]纵观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经典言论,能够为人们所广泛传诵和媒体广泛传播的大多是通俗化的口语:如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邓小平的“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此类流行语脍炙人口,简单易懂,通俗化口语化,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和流行语,皆在情理之中。
“不折腾”就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催生的流行词语,而且,其本义又被赋予了新的语义内涵,具有十分深刻的政治和文化背景。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此言一出,可谓“语惊四座”,立即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因为“不折腾”作为一句普通的北方方言和百姓俚语,非常口语化、通俗化、平民化,然而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的重大场合由国家领导人一言道出,加之平时在公开场合发言时胡主席均使用严肃的政治语言,这实在是意料之外。“不折腾”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还在于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体现了政治语言的平民化倾向,拉近了领导人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引起了民众心理上的共鸣和普遍响应。自此“不折腾”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
如果说“不折腾”之流行仅仅是出于“名人效应”,其实并不全面,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背后的深刻历史原因和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不折腾”是相对“折腾”而言,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反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将过去的曲折、错误一律以“折腾”委婉称之,实乃小方言蕴涵着大智慧,表明中国不再做与经济发展无关的、内耗的路线辩论或政治斗争,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较30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和平稳定发展的30年。“不折腾”正是30年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团结的最好总结与真实写照。因此,当前流行的“不折腾”还获得了特定的政治内涵,即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既是对过去30年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中国未来政治路线“不折腾”的承诺。“不折腾”一词形象深刻、入木三分,极具针对性,非常微妙贴切。从“不折腾”这一流行语中可以感受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历史的轨迹,同时其流行过程又完全吻合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再从社会心理角度看,“不折腾”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民众普遍的社会心理特征,即大家都希望平平安安、踏踏实实过日子,不喜欢大起大落,不爱“折腾”。一句“不折腾”正合了亿万人的心理预期,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民的心态,注入一个民族的心理期待,从中可以感受到此流行词带来的思维、观念、心态的种种变化。
目前的“不折腾”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甚至连国外媒体都报之以强烈的关注,而国人也有着强烈要让世界了解“不折腾”含义的心态,这也表明了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不再只是一味的单向输入,而是开始强烈要求文化交流的双向和文化输出的对等,以期向世界展示汉语文化的魅力。然而,一个小小的“不折腾”却带来了天大的翻译难题,用媒体语言来说“难倒了无数双语精英”,新浪网更是称之为“世界性难题”,因为迄今为止在网络和媒体上出现的各种译法让人觉得都不够精彩,颇有意犹未尽之感,以下是网络和媒体上出现的一些译文:
1.dont flipflop (别翻来倒去,朝三暮四)
2.dont get sidetracked (别走岔路)
3.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别反复)
4.no dithering (不踌躇)
5.no major changes (没有重大变化)
6.avoid futile actions (不做无用工)
7.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 (不再浪费时间和精力)
8.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 (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
9.no troublemaking (不要惹是生非)
10.dont do much ado about nothing (不要无事生非)
11.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 (避免人为挫折)
翻译中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2]。曾任邓小平翻译的高志凯先生认为,为了把“不折腾”准确妥善地翻译成英文,首先必须了解“折腾”的确切含义。在中文里,“折腾”口语性很强,而且一词多义,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不同的使用者、不同的特定情景,“折腾”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解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的“不折腾”具有其特定的隐喻含义,是相对“折腾”而言的,改革开放以前的政治上的最大“折腾”就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的含义,更多含义是没事找事的内耗、窝里斗,是人为的不稳定和混乱,是不讲科学、不讲成本的盲目,是对搞运动、搞群众的热衷。对照这样的“折腾”,“不折腾”的引申义就是不再搞上述政治运动。从中国当代历史上看,无论是“大跃进”“折腾”的历史还是“文化大革命”“折腾”的历史,都让中国付出了沉重甚至惨重的代价,“不折腾”就是中国领导人从这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同时也是人民的心声和愿望。因此,上述译法大多未能表达其在特殊具体语境下的含义,没有真正把“折腾”的全部意思表达出来,更没有译出其特殊的中国政治文化内涵。
其实,胡总书记报告中提到的“不折腾”语境中的“折腾”早就超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赋予“折腾”的三个释义:1.翻过来倒过去;2.反复做(某事);3.折磨。而是产生了意义外延,指的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伤害的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这种“折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无异。因此,其对应英译可以考虑为selfdestruction或selfdestructive behavior,维基百科(destructive)对selfdestructive behavior做出的释义是a broad set of extreme actions and emotions including selfharm and drug abuse,而这里的“不”也未必只能用形容词no或don’t祈使句式,而是可以用avert这一动词,其释义为prevent something unpleasant from happening,“不折腾”就是avert selfdestruction或avert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另外一个方案是使用动词risk,因为在胡总书记讲话语境中,“折腾”指的是那些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伤害的危险性行为,因此,我们自然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所以,dont risk selfdestruction也是一个可以基本解释清楚的英译。
参 考 文 献
[1]卢德平.20世纪初期日本青年流行语的文化符号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37.
[2]孙致礼.文化与翻译[C]//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