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平板电脑2.0【下一步很远?平板电脑2.0才是个大生意】
近期一个购买了平板的朋友向我诉苦,说这些天他对产品的兴趣正在一天天下降,“除了能玩游戏刷微博之外,我没觉得它有多大用”。有人认为,平板电脑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无法像笔记本、智能手机一样成为必须品,必将被淘汰。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苹果把iPad换成了巨额钞票,存在即真理,关键问题是卖完硬件和APP之后,下一步赚钱的买卖该怎么走。
卖完硬件和APP 下一步生意怎么走
平板电脑行业经历三年发展,在产品关注度、市场增长速度等方面飞速跃进,但同时野蛮式发展也带来了不少苦果,同质化、应用深度不够等问题开始显露出来,略显疲惫的市场需要新鲜事物来冲击,我们离平板电脑2.0还有多远?
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目前平板电脑仍属于娱乐型产品,与传统PC相比,对于应用的深度远远不够;对于行业用户来讲,时下的平板电脑能做的事情相对较少,应用的广度挖掘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从上述两个纬度来看,对整个行业提出了不小挑战。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上的高科技真的不算少,四核处理器、Retina显示屏、4G LTE网络……,但从应用角度来看,这些新规格并没有带来实质提升,仍停留在PC硬件发展的步调上,并不能算是平板产品线实质性的升级。
因此,平板电脑从1.0到2.0,并不仅是配置的更新,而是整个应用层面的革命。除了按照传统PC摩尔定律般的周期性发展,未来平板需要练好哪几样内功,是整个行业真正需要关注的。
数码属性向电脑端偏移 成为PC核心
到今天为止,平板电脑行业已经发展了三个年头,作为全球最畅销的产品,苹果iPad从最早不被看好到引领行业发展,带动了全球上千家厂商进入蓝海市场。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产品定位和功能开始不断细分,新兴的平板电脑目前在整个IT市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何去何从,是平板消费者、从业者热议的话题。
目前来看,以iOS系统的iPad和Android系统的平板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些电脑产品在三年内逐渐渗透至小数码市场。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电子书市场,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为30.42万台,环比出现负增长,让高利润、高收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MP4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在去年ZDC的一项MP3、MP4调查问卷中,49.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MP4,而是选择功能替代产品,比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新兴的平板电脑在整个IT市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目前来看它的存在更多是在影响数码市场。曾经有言论认为平板电脑将取代传统PC市场,至少从前两年来看,趋势还并不是十分明朗。
10月26日,将是微软近两年最具战略性的发布会,Windows 8操作系统将为平板市场注入新鲜活力。在传统PC市场,微软的影响力不必多提,拥有的软件开发商阵营也绝非苹果、谷歌所能及,Win8平板将作为真正的超便携电脑,真正影响传统PC市场。
借助微软在行业内的“软实力”,Win8平板可以更快的切入消费、行业市场。从实质上来讲,不论未来Win8平板基于x86架构还是ARM架构,都将与现有传统PC市场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通过这次碰撞或将确立“平板核心论”,即未来平板将成为所有应用的核心。
看似上述猜想虚无缥缈,但回顾行业你会发现目前产品端已出现一些端倪,去年华硕推出了基于变形理念设计的平板电脑,实际上就是以平板为核心的笔记本应用。下图中,富士通将计算核心放在平板上,与“笔记本”型底座结合,成为键盘,也是出于该理念。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时,就有人提出智能手机将是未来PC应用的核心,只要接上显示器、键盘、鼠标,智能手机就可以替代传统PC。现在来看,平板电脑更适合扮演这个角色,一方面有Intel、ARM多家上游厂商的全力投入;同时有软件巨头微软的生态战略;从自身来看,平板电脑机身更大,在性能、散热方面设计的局限性更小。
移动互联终端 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
说到云,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云”究竟是什么,以下是互联网给出的结果: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整个运行方式很像电网。
举一个很简单的栗子,去年开始,星巴克新推出MobilePour服务。这项服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如果你在路上走着突然想喝咖啡,只要通过MobilePourAPP,允许星巴克知道你的位置,点好你要的咖啡。然后你就接着走你的。走啊走,不一会儿一个星巴克小伙子或者大姑娘就会踩着滑轮车给你送上点好的咖啡。而这项服务第一批会在美国7个大城市开始。
怎么样?星巴克的云咖啡还不错吧。实际上在很多行业应用中,云早已是成熟的应用了。比如通过云,一家跨国企业的内部人事业务完全可以包给专门的服务公司,这家公司同时掌管上百家企业的人事业务,这就是云管理。
既然云这么好用,那为什么不在消费市场大显身手?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一定需要各种成熟的云应用,但这个进程需要多长时间,并不是一家企业说了算的。从技术方面来讲,实现普通用户所需要的云应用并不困难,但问题并不是出在这里。
那身边的环境来举例,就目前的网络环境来看,我们通过像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来访问云查看云端上的照片、文档还可以,如果需要直接播放视频就有些困难了,同时网络资费方面也是一大困扰,这是外界环境外因。
此外,我们看到在消费市场,IT厂商做出来的云并不那么可观,原因大体有两点,一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来的云应用并不遵循“简单、有效”的原则;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和研发实力所限,通常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很难做到让消费者满意,且目前很难去统一云计算的标准。正因为以上几点,近两年能让用户记住的或许只有苹果iCloud。
还有一个内因,就是安全问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能否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会被盗取数据,是行业广泛关注的话题。云服务提供商能否得到用户信任,自身是否有实力保证用户数据,就目前网络乱象来看,真的需要行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