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春风不度玉门关_甘肃境内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略考(大全)

春风不度玉门关_甘肃境内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略考(大全)

春风不度玉门关_甘肃境内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略考[摘要]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在春秋时期,祖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长城,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至明代,我国已有20个诸侯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修筑长城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

春风不度玉门关_甘肃境内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略考

  [摘要]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在春秋时期,祖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长城,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至明代,我国已有20个诸侯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修筑长城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是中华民族2000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长城是从战国到清初2000年中逐步修筑完成的,其中规模最大、修筑长城超过万里的是秦、汉、明三个朝代,而这三个朝代的长城起点都在甘肃境内。甘肃境内的几处万里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的所在说明甘肃河西地区不仅是集结军队和出兵的前沿阵地,又是人力、物力的后备基地。
  [关键词]甘肃境内;玉门关;长城起点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33-03
  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修筑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其疆域在西部有所扩展,但当时,北方的匈奴贵族对秦朝的威胁也进一步显露出来,于是秦在进行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沿黄河南岸筑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收取河南后,沿着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构筑长城防线,西起于陇西郡临洮县,东迄辽东郡碣石山,绵延1万余里。建筑长城的目的,就是要阻拦匈奴诸部袭扰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据《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秦长城起点在临洮即今甘肃省岷县。依唐代记载,秦长城西端位于今岷县县城西10公里处。“起临洮”具体指什么地方,历代史学家的说法和解释不一。其中以公元638~ 652年唐朝魏王李泰编辑《括地志》中的说法影响最为深远。《括地志》断言:“秦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据考古工作者多年来对秦长城起点问题的研究和实地进行的大量考察、发掘工作证明,秦长城的起点在临洮县境内,具体在城北古洮河东岸的杀王坡上。
  秦长城自今甘肃省岷县西10公里处沿着洮河趋东至今岷县县城(秦临洮县)附近,顺着洮河的流向折向西北方,经今临洮县城(秦陇西郡治)西南,至今永靖县城西面,又自今永靖县继续循黄河右岸趋向东北,过今兰州、榆中、靖远等市县伸出甘肃省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西起临洮,向东北至河套傍阴山东行,经山西接燕国北长城,过燕山,再绵延向东直至辽东碣石的秦万里长城。
  汉武帝时期,随着对匈奴大规模的反击以及中西商路的开通,汉王朝将战略重点放在河西地区,甘肃河西地区的汉长城就是这样分段筑成的(见表一)。
  汉朝既维修利用秦朝旧长城,又营建了漫长的新防御墙,两者合为一体长达2万余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大的汉代万里长城。汉王朝之所以在武帝时修长城,其原因有三:其一,有效抵御匈奴人对汉王朝的侵扰;其二,阻隔北部匈奴人与南部羌人的军事联合,断匈奴右臂;其三,打通西域,实行东西贸易往来。汉武帝于元初元年至三年(前104~前102),命强弩都尉路博德从皋兰沿黄河向西建筑边墙(长城)。自敦煌至辽东全长1.15万余里。敦煌境内的汉长城,东起瓜州与敦煌交界处的北湖,西止西湖马迷途,全长136公里,长城沿线分布着汉代烽燧80多座,加之境内其他地方不同年代修筑的烽火台,共计百余座。当时在长城沿线不仅有用于通讯瞭望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而且还驻扎着军队屯田守边。所以,当时的敦煌及整个河西地区,既是集结军队出兵的前哨阵地,又是提供人力、物力的后方基地。
  汉长城是由墙体、敌台、烽火台以及与之联系的城堡、亭、障等部分构成。墙体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将长城沿线数以千座的关隘、城障、烽燧连成一体。不少地方还掘壕为堑,设制天田,局部地区则以断崖、陡壁、湖泊、沼泽、河流等自然地形作为屏障,体现了“因河为塞,因边设险”的修筑原则。
  汉长城的结构因地制宜,各不相同。在敦煌西湖一带,当时生长着大片芦苇、罗布麻、红柳、胡杨等植物,修长城时,戍卒于是就地取材。当时长城墙体高约3.2,基宽3米,顶宽1.3米,以40~60米为一段,分段修筑相连城墙,蔚为壮观。境内玉门关当谷燧附近的约300米的长城,至今保存完好,残高3米,叠压层为9层,现在这段西北保存完好的汉长城及玉门关、河仓城遗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长城及其有关的烽火台、城障等军事防御设施的建筑类型较多,长城途经不同的地区,建筑方式各具特色,总体上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造思想。城障多用黄土垒筑,墙体则采用天然红柳、芦苇枝干为筋骨,一层红柳、一层砂粒层层叠压而成。烽火台采用土坯、红柳、芨芨、胡杨、砂粒、石块等为材料垒筑、夹筑而成。从军事设施的修建和军事力量的部署可以证明,除长城(塞垣)外还建了许多烽燧(亭障)、斥候等军事通讯设施。烽燧在本地也叫“墩台”,一般建在长城沿线,大多为“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小墩叫“亭”,大墩叫“障”,主要用于传边警、通消息。白天以升烟为号叫“烽”,夜晚以燃火为号叫“燧”。烽燧又称“烽火台”,建在地形高要之处,便于远处看见。
  长城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防御侵略,保护国家领土的安全完整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第二是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边远地区的生产发展;第三是保护通讯的畅通和商旅使者的安全。长城沿线的亭、障、燧、关隘、仓城,汉王朝都派兵驻守,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边关军事行政管理制度。在汉代,郡守既是边塞最高军事长官,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一般是军政合一。长城沿线有一套完整的候望系统,这个系统的最高机构是都尉,治所是都尉府,敦煌郡守下设四个都尉:阳关都尉、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都尉下辖有若干候官、候长、燧长和吏卒。这些严密的军事设施,是长城屯戍的指挥机构,以统辖长城各段防御系统,具体负责某段塞垣的候望警备事宜。
  据《汉书》记载,在张骞两通西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后,汉武帝于元鼎二年(前115)始修筑令居(在今甘肃永登县内)至酒泉段的长城,元鼎六年(前111)完成。后又增修了酒泉至玉门关边塞、城障、烽燧等军事设施,于元封四年(前107)完成,太初元年(前104)始,又修筑了居延海和其南经金塔至酒泉、东越内蒙古全境至辽东的外长城。从甘肃的令居—玉门关直至罗布泊(一说到了轮台)的汉长城与从酒泉经金塔、居延海,穿过内蒙古全境至辽东的汉长城正好形成了一个“人”字形,其起点就在甘肃的令居,即今永登县境内。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