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适合留下的留学专业:什么专业适合留学
这是最好的年代一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留学就读专业;也是最坏的年代一如果你选错了。 上世纪的一个夏天,刘一林从老家郑州踏上了赴美求学的旅途。这一年是1986年。 刘一林是河南大学77级学生,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刘一林去美国,带上了自己的全副身家——50美元。除了在国内念历史的经历,刘一林唯一称得上实用的技能,就是河南人的“抻面功夫”。
20年之后,调侃自己当年只会抻面的留学生刘一林,将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美国留学我做主》。这时候的刘一林,已经实现了当初的“留学梦”,不仅在美国拿到了最高学历,还在当地找到了工作,拿到绿卡。
美国的“面”抻不起
这个过程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
刘一林踏上美国的第一块土地就是堪萨斯州,这是位于美国中部的一个州,以农业和航天著名。劳伦斯镇上的堪萨斯州立大学是他的目的地,在那里他就读美国史专业。
堪萨斯的冬天和中国北方一样寒冷。第一个冬天里,刘一林希望凭借老家的“抻面”功夫找到一份兼职。他找了好几家华人餐馆,最后只有一家留下了他。这家餐馆的老板希望他的手艺能够吸引外国人。
刘一林非常高兴,因为在当时这样的兼职每月能拿到一千多美元,比刷盘子强。他打算先这么干两年,等站稳了脚跟,毕业后再好好地找个工作。“原来想着,跟抻面一样,抻着抻着就成了。”
他没有考虑过回国再以“海归”身份寻找工作。1986年的中国,市场没有打开,经济规模上根本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国内的人甚至还不知道麦当劳是什么,只有惠普这样几家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一开始出国,刘一林就是冲着开阔视野、寻找更大的机会而来。两年的硕士学习对他来说他太短暂,抱着“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的想法,他希望继续留在美国。
不过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的“面”抻不起来,面和“面”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刘一林开始选择留学的专业,是自己的兴趣“美国史”。但他很快发现,像这样的人文类学科在美国找工作并不容易。在国内,文史哲的出路是进入研究所,当时是国家包分配。“而在美国,出路要自己去找,除非你毕业的高校特别牛,一般大学的学生都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刘一林发现,在美国学人文学科的人,最后从事的职业一般都是“自由撰稿人”性质的,这需要雄厚的家庭背景或者拥有不俗的财力。“美国很多就读人文、历史学科的人基本上是自己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然后自己花钱、花时间去做研究,有了成果之后才能谈‘钱’这件事。”
“美国史”这碗“面”抻不成了。刘一林很快做出了调整。他主动修了另一个硕士学位——信息管理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应景儿”。
应的是什么“景”?当时,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初露端倪,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已经在硅谷活了20年,苹果公司当时也10岁了。来自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这股浪潮,不由得让人注意到美国这个老牌商业强国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刘一林不得不主动给自己“加码”。他辅修的“信息管理”专业最终成了他日后在美国生存、立足的一个关键,也算是他的一个转折点——在美国的那个年代就是对这种人才有需求,这不是“美国史”所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留在美国,你除了要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外,你得知道就业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排名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专业排名直接影响你找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刘一林将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了这样一句话。
日后取得密苏里大学高等教育博士的刘一林,给自己女儿选择就读高校、专业时也用到了他的判断和分析。这时候的刘博士,对美国的留学生就业政策、环境和就业途径已经算得上是洞若观火。
这是最好的年代——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就读专业;也是最坏的年代——如果你选错了。
在正确的国家做正确的工作
下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仍然面临着不向的选择。海外的诱惑依然在,但当年汹涌的“海归潮”和“技术浪潮”已经悄然落幕。现在,年轻留学生们面临的是经济衰退亟待复苏的大势,以及新兴产业火热,各种新职业涌现的新局面。
许晨是2011年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系毕业后去美国的。和刘一林不同的是,许晨已然成为了中国自费留学海外大军中的一员,他凭借不错的托福和GRE成绩申请到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学习体育赛事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算是本科专业一个很好的延续,而他最看重的还是美国体育赛事产业的成熟程度。许晨告诉《世界博览》记者,他希望毕业后能够留在美国工作,然后“把那边的赛事或者球员引到中国去”。
许晨已经修完一年硕士课程,开始在美国加州一家赛车公司实习。而远在英国的黄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四年的本科学业在这个夏天已经终结,不要说留在英国工作,就连一个实习机会都没有找到。
黄悦就读的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管理系名气上甚至远远超过长滩分校,加上英国传统足球赛事开发运营的研究强项,都不该是黄悦被打回原籍的原因。黄悦比许晨只差了一点——所在国的留学就业政策。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奉行的态度是“留学可以,就业此处不留人。”若要探究如此“霸气”政策背后的原因,一定要先看看它的社会现状。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统计,2011年英国青年失业率达到22.5%,打破历史最高记录。另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2月,欧元区的失业率高达为10.8%。
再看看美国,美国就业数据自2011年9月起好转,2012年2月失业率维持8.3%的水平。就目前美国的就业形势来分析,2012年H1B工作签证开放两个月配额就已经用完,说明美国人雇佣外国人的意愿开始恢复,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好现象,毕业后的就业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自奥巴马上台后,针对留学生在美国就业的政策放宽了不少,H1B签证2009年发放了6.5万个,而中国学生就拿到了其中2万个。”刘一林博士对《世界博览》说。
H1B签证是美国移民局对外国留学生发放的一种正式工作签证,这也是许晨这样留学生梦寐以求的工作身份认可。有了它,可以三年内呆在美国,如果再获签一个三年,也就是6年后,许晨就可以顺利申请美国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