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大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大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新课程下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正在学的内容感到好奇,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产生学的欲望,积极思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乐学——会学——勤学”的必然途径。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制定的实验情景已经得到完全的适应,一个人已经全部了解了这个事件时,他就不再有兴趣。或当一个完全新的实验,由于它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毫无关联而毫无意义时也同样没有兴趣,而当感性输入和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高。即“思维活跃在疑路的交叉点”。然而,有的教师仅仅追求时尚,为了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往往会将数学课上成口语交际课,失去了数学课的“味道”。这种现象若任其自然发展,不仅影响数学教学质量,还会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那么有效的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又该怎样去创设呢?
  1. 情境创设要求“真”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我们所提倡的“求真”,绝不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而是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面貌,探求课改的“本真”。我们必须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走进学生眼中的世界,寻找生活的源头,探索教学的真谛。 
  案例1:在讲“平面直角坐标”之前,讲一个笛卡儿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之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织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的阶段终于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蜘蛛在爬行过程中结下的网不正是说明直线和曲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而产生吗?由此,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解析几何诞生了。
  案例2: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情景:“你从两个合页、一把锁就能把门锁住的事实中,看到什么问题?将锁锁在任意地方都可以吗?”由此使学生了解到平面的概念,以及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并由此引申,自行车是怎么停放的?你见过的凳子最少有几条腿?学生可以自己作出概括,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定理,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实现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2. 情境创设要务“实”
  “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是智能的开掘、精神的陶冶和文化的熏陶。” 
  教育不是为满足人们审美和欣赏的需要,而是重要使命的实践。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有善良的动机和满腔的热情,更应该有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我们所要提倡的“务实”,是要丢掉课堂中“华而不实”的情境装饰,发扬真实、朴实与扎实的情境创设。这种情境创设不过于注重形式,而注重所创设的情境要简单、实在、实用、有实效,同时要便于操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案例1:在三角形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在△ABC 中,∠A=50 度,又BT 平分∠ABC,CT 平分∠ACB,CT,BT 相交于T,求∠BTC 的度数。这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学生角平分线与三角形内角和。如果仅仅让学生解决这道问题,教学就有些平淡了,应该再向深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结构。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若∠A=x度,你能用含x的式子表示∠BTC 吗?这看上去是一小步,仅仅是把50 度换成了x度,数字换成了字母,实际上却是一大步,它巩固了前面的关系式,建立了∠BTC 与∠A 之间的联系。当问题解决了,再紧追一问:当x等于多少时,∠BTC=50 度?这就成了一个方程问题,充分利用了前面的问题情景,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发展了知识,对于学生发问、思考都是有利的。
  案例2: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勾股定理的过程,讲我国古代的经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等。再引入正题,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问题情景只是一个手段。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也不仅这几种,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的热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求真”、“务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可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来源于数学本身,一定要考虑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种理念下的情境创设虽少了点高潮、激情与看点,却多了几许平凡、朴实,在平凡中孕育了伟大,在朴实中蕴涵了精华;虽少了震撼视听的多媒体使用,却多了师生的对话和真情的交流;虽少了些许“创新之举”、“华美之作”,却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 
  自然因多彩而绚丽,教育因真实而美丽。真实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天然去雕饰”,是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真实”并非“随意”与“浅薄”,真实的课堂是真正精彩的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对课改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的一次再超越,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理想。
  3. 情境创设的方法
  3.1创设问题型情境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
  3.2创设活动型情境 
  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型情境的前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