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异族效应的原因(全文)

【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异族效应的原因(全文)

【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异族效应的原因摘 要: 面孔在人际互动中传递着非常丰富的非言语性信息,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人们识别与再认本族人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外族面孔。本文就目前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旨在为。

【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异族效应的原因

  摘 要: 面孔在人际互动中传递着非常丰富的非言语性信息,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人们识别与再认本族人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外族面孔。本文就目前有关异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旨在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异族效应 普遍性 理论假说 研究趋势 研究范式及测量指标
  仅仅出生几个小时后的婴儿,就已经对自己母亲的面孔产生视觉偏好(Goren 1975[1];Pascalis 1995[2];Mondloch 1999[3]),人类到了成人期更是能够分辨和记忆成千上万的面孔。面对一张面孔,人们不仅获得知觉印象,而且会激活面孔的种族、性别、情绪、年龄等大量的信息(Bruce 1986[4];George P A 2000[5];Morita 2001[6])。可以说,人们对面孔的识别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惊人的,但是在某些时候受到制约。例如,我们在分辨和记忆不同面孔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一有意思的现象:怎么外国(族)人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很难区分开来。相对而言,对本族面孔的区分好像并没有这么困难。是不是我们对本族面孔的认知要比异族面孔更好呢?心理学研究确实发现在面孔认知过程中个体对本族面孔比异族面孔有更好的识别能力(Malpass & Kravitz,1969)[7],即异族效应。例如,Izard在辨认美洲人表情的研究中发现,美洲组和欧洲组能正确辨认出75%—83%的面孔图片,日本人只能辨认65%的照片,而非洲人的正确率只有50%。过去近四十年的大量研究也证明,这一现象是比较稳定的,在各种实验范式下都普遍存在(Matsumoto D,1989[8],1992[9];Boucher JD,1980[10];McAndrew FT,1986[11];Meissner & Brigham,2001[12])。尽管这一现象的稳定性已得到证实,但是研究者们并未对该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ORE),又可称为跨文化效应(cross-race effect,CRE)、本族偏向(own-race bias,ORB),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人们识别与再认自己本族人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的外族面孔[13]。
  1.异族效应的普遍性
  关于异族效应的第一项研究报告发表于1969年(Malpass & Kravitz),他们向非洲裔美国人和欧洲裔美国人呈现这两个族群的面孔图片,结果发现两类被试识别本族人面孔的成绩都要好于识别外族人的面孔。自Malpass等人的研究发现异族效应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包括现场实验在内的大量研究证实(Meissner & Brigham,2001;Valentine et al,1995)。Chance和Goldstein在1996年的综述中提到[14]。“关于异族效应的大量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很少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得到如此众多的证实”。Bothwell、Brigham等人(1989)[15]的元分析结果显示,有80%的研究都发现了显著的异族效应。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认可异族效应的普遍性和稳定性(Kassin et al,1989[16];Yarmey et al,1983[17])。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人群都表现有异族效应。关于异族效应最初的研究主要是以欧美人作为被试,考察他们对本族与异族(主要是白人/黑人)面孔识别成绩的差异(Barkowitz & Brigham,1982;Chance et al,1975;Shepherd,et al,1974;Cabeza R,et al,1999)。而近年来的研究更进一步证明,亚洲和非洲被试在识别面孔时同样存在着本族与异族的差别(O'Toole et al,1994;S.sangrigoli & C.Pallier,2005)。此外,异族效应具有跨年龄段的一致性,从幼儿、儿童到成人等多个年龄段的被试都已发现有异族效应(S.sangrigoli & C.Pallier,2005;Ashlyn,E.Slone et al,2000),但是考察异族效应出现年龄的研究还不一致(Chance,1982;Pezdek et al,2004;Sangrigoli et al,2004)。
  总之,异族效应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使得很多研究者已经在着手开发相应的训练程序以提高对异族面孔的再认成绩,关于异族效应的研究发现也已经在涉及异族的人际交往、目击者辨认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2.异族效应的理论假说
  虽然异族效应的稳定性得到了普遍证实,但是研究者们并未对该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从最初假设不同族群对特定种族的面孔认知存在先天差异和受到种族态度的影响,到接触经验假说和社会分类假说的提出,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开始考察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Brigham & Malpass,1985;Sedikides & Ostrom,1993)。在众多研究中,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论来解释异族效应的原因及它对面孔识别的影响。
  2.1内在刺激差异假说(Inherent Stimulus Differences Hypothesis)强调不同族群面孔在物理特征上的差异对异族效应的影响,主张不同种类的面孔在记忆的难易程度上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这一理论没有得到普遍证实(Goldstein,1976,1978)[18]。首先,多项研究都已发现人们在对不同族群面孔进行异同判断时的反应时和准确率等指标上并没有差别。其次,不同族群的被试一致表现有异族效应,这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某两个族群的被试在知觉本族及对方族群面孔时都表现有本族优势。
  2.2社会态度假说(Social Attitude Hypothesis)试图从个体对待不同族群的态度上来对异族效应进行解释(Brigham & Malpass,1985)。该理论认为,个体对族群的态度影响面孔识别能力。偏见较少的个体区分非本族面孔的成绩好,而对异族持有偏见的个体往往不愿意去仔细区分异族人,因而识别和再认成绩很差(Galper,1973[19];Carroo,1987[20])。不过,社会态度对异族效应的直接影响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证实,例如,尽管有部分研究发现对异族的态度与识别异族面孔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弱相关,但在控制了反应偏向之后这种相关就消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