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发挥选修课程作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个性(大全)

[发挥选修课程作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个性(大全)

[发挥选修课程作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个性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与必修课程相比,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发挥选修课程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

[发挥选修课程作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个性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与必修课程相比,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发挥选修课程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试就该问题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岳麓版选修Ⅳ第1课《先师孔子》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有利于个性发挥的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为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如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合作学习等等。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应多组织协作学习即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并在不断的相互反驳和质疑中把问题引向深入。如在《先师孔子》的学习中,可做如下设计:(1)展示孔子在不同时期形象的三幅图片:《神》(古代)、《鬼》(“*****”时期)、《人》(当代)。(意图:创设问题情境。)(2)设问:“为什么同是孔子,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却有如此不同的形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意图:激趣生疑,独立思考。)(3)“真实的孔子又是怎样的呢?”(意图: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该设计的特征是: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知识体验,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倡导个性学习。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为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更重视倾听学生对历史事件、现象的理解和疑问,并注意发挥教育急智,引导学生完善解释,生成新知。
  二、精选课程资源,拓展学习视野,激活个性思维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等各种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支持学生完成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列的“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和“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以通过我们的精心选择而成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而选修课程的设置也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我们可充分利用历史课程丰富的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图、表、诗歌、故事、电影、纪录片、文献史料等更形象直观或更原汁原味的学习材料,创设有利其学习的情境,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在体验、感悟中产生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更全面的认识和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照搬教材和教师的结论。如在《先师孔子》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选用了曲阜市文联秘书长孟昭正的一席话:“孔子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提倡全面的素质教育。他教育的方式是分科教育,这种方式是十分超前的。孔子不仅是六艺的传授者,更是一个践行者。他对门生教其礼德,使其自控。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路,初投师孔门,自觉力大无比,瞧不起其他门生。一次练习驭射,他将三百斤石蹲双手举过头顶,孔子高兴,众人喝彩。子路却洋洋得意,露出不屑之意。为教化子路,只见孔子束带一紧,一只手扣起石蹲,单手举过头顶,惊得众人下跪叩师。子路不服,为博得孔子的认可,又出新招,只见他搭弓拉箭,对准二百步开外的树标,一箭射出,正中靶心,尔后又于三百步外如法炮制。孔子暗暗称好,但却声色不动,他取过八百斤的拉力弓,气运满身,只听“嗖”的一声,挂靶的小树连同靶一起被拦腰射断。眼见此景,子路威风尽失,跪地不起,低头认错。孔子抓住有利时机,循循诱导,使子路和弟子们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因为孔子是“文圣”,所以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其形象文弱。而这段材料向学生展示了真实孔子的另一面,拓展了学生认识孔子的视野和思考的空间,提供了学生个性学习的平台。
  三、倡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成就个性学习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1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2 ]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仍以《先师孔子》为例,在评价孔子的地位和影响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材料: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2011年,全球新增加36所孔子学院,新建了131个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以39%的速度增长。
  问题1:孔子在古代中国是人人仰视的圣贤,在当代中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世界上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符号。在你看来,孔子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问题2: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兴办孔子学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式和途径?这种方法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是,在孔子的地位和影响的判断上,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将教材的结论性语言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利用了历史学科的鉴借功能,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实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注意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生长新知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3 ]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课程内容是选修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托,选修课程内容是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其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因而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注意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充分关注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切实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同时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帮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从对孔子的课标要求来看:必修课标仅笼统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选修课程则具体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科能力上,都明显提出了比必修课程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在解读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礼”时就作了这样层层推进的设计:(1)怎么看待“礼”在当时的意义?(点拨:不仅仅是要恢复周礼,其实质更是在维护当时业已崩溃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具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礼”对后世的政治统治又有何影响?(点拨:从孔子的“礼”延伸出了荀子的“礼法并施”,进而影响了法家治国理念——“法治”的生成。)(3)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角度来看,“礼”在今天有什么价值?(点拨:“礼”既重礼仪也重秩序,尤其强调秩序,对我们今天建立有秩序的法治社会目标具有借鉴意义等。)这样的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必修知识基础之上,却又进行了认识上的深入探讨和拓展,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自觉生长了新知。
  综上所述,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教师等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他们个性发展的过程。而选修课程的设置无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以我们的所学与学生互动、协作,指导他们完成自己的建构,在获得新知同时实现个性的有效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3]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上海教育》,2002年第2期。
  (责任编辑:徐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