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权力欲望下的《李尔王》] (通用)

[权力欲望下的《李尔王》] (通用)

[权力欲望下的《李尔王》] 一、人物的权力欲望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中涉及了多种人物形象,而且每一个人物性格都表现得饱满、丰富。其中李尔王是作品中的关键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个权力欲望下的牺牲品,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剧故事。李尔王的三。

[权力欲望下的《李尔王》]

  一、人物的权力欲望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中涉及了多种人物形象,而且每一个人物性格都表现得饱满、丰富。其中李尔王是作品中的关键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个权力欲望下的牺牲品,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剧故事。李尔王的三女儿考狄利娅则是与权力名利背道而驰的人物形象,她身上的种种磨难就好像是对权位继承者的深度考验,并隐含着对其的谆谆教导。在戏剧《李尔王》中,可以发现其中人物的关系变化都像在编织一层层的网,只不过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只代表一个点。宫廷权力的纷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比的,权力不像其他的商品,在那里等着人来购买,权力就是人们追逐的欲望,而每一个人对它的向往就成为了权力的承载者,并不是发号施令的决策者。因此在《李尔王》中,每一个人都进入到权力的笼罩之下,而且形成了相互牵制的一种权力关系,这一点首先就在考狄利娅身上作了验证。作品中的第一条鲜明的线索就是在李尔王的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上,三者之间形成了两个分派的斗争,第一方以三女儿考狄利娅为主,她具有真诚、孝顺、善良的性格特征;另一方则是大女儿高纳里和二女儿里根,她们工于心计,表里不一。有人曾评论过,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在《李尔王》中就是因为个人对权力欲望的追逐程度不同而导致了人物不同的命运。正是因为高纳里和里根阿谀奉承地对待国王,从而获得了土地,而考狄利娅则真诚地陈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被驱逐出去。事实上,高纳里和里根虚假的亲情演绎正是在实践欲望的体现。
  另外,戏剧中的主要大人物李尔王以及部下葛罗斯特等人都时刻在上演权力的追逐戏码,在李尔王变疯前,他对下面的臣民进行了专权独裁的管理;而他变疯后,葛罗斯特等人则反过来帮助他重建国王的威望,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权力欲望纷争下的人们心里都暗藏着对权力的忠诚。在《李尔王》中,贯穿戏剧的另一条线索就是葛罗斯特的两个儿子之间的财产争夺,上演了正出与庶出的抗争;其次,在作品中还特别刻写了几条隐藏的线索,都是在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权力的争夺。在正出的爱德蒙出场时就发起了对庶出与自然规律的挑战,他自身也就意味着传统权力继承制度的瓦解,而是人为力量的较量。在作品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人物矛盾,他们都在权力的指引下进行互相残害,无论是宫廷中的贵族身份还是底层的仆人身份,都是权力欲望的载体。
  在《李尔王》中,权力的争斗并非只有李尔王或爱德伽等上层人物之间的矛盾,其中还有一些关系较为浅化的人物矛盾,从中也可以发现权力对人们心灵的腐蚀,如弄人这一人物形象,就代表当时宫廷社会中的底层人民的形象。弄人具有阐述真理的话语权,而真理的形成是由于其睿智的观察力。于是弄人凭借着他的才智与葛罗斯特等人之间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例如他们在真理的辩论中,就激化了矛盾,弄人时刻都在警醒李尔要保持冷静的思考,而用他独特的洞悉力来进行对上层权力的挑战。再如底层的骑士形象,骑士的出现也是被陷在权力的争夺网中,作为矛盾的集合点。在里根等人的眼中,骑士们是无法无天的不守管理的人群,他们成天在宫廷中胡搞乱搞,就好像把宫廷当做是他们居住的旅店一样,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干不成大事。而在李尔的眼中,骑士们是一支正规的队伍,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辜负骑士的称号。作品中特别叙写了李尔与他两个大女儿之间的对骑士的不同看法来反映对权力的争夺,并逐渐把他们的矛盾上升,及至爆裂,他们之间正是为了骑士的去留问题的争执而把李尔赶出去了。其中,爱德伽也是一名骑士,但她们姐妹俩都倾心于爱德蒙,于是骑士的人物形象就承接了欲望的战斗。
  二、环境的权力意识
  在《李尔王》中,突出的矛盾不仅只通过人物关系来突出权力的纷争,同时还通过环境的烘托来展开了权力矛盾。莎士比亚特别凸显了在毫无章法的环境下,进行特写人物的矛盾,但他的真实意图就是为了表达出对建立和平统一的社会环境的向往。剧中还特别引用了暴风雨中的场景来对环境进行描写,可以说,与暴风雨相关的人物场景是作品的中心点,但暴风雨的营造并非只是为了单纯地对恶劣环境的表现,也不是为了折射出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不安稳因素,其实是说明暴风雨本身所代表的自然力量,这是不能被人为之力来改变的。暴风雨场景的运用与人们权力的争夺联系在一起,就好像预示着人与自然的抗争是徒劳无功的,与命运相违背必然要遭遇残酷的打击。自然现象的凸显就意味着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抗争的欲望与自然守则的冲突逐渐把人物关系引领向顶峰的发展阶段。暴风雨来临之前必然带着强烈的电与雷的双重力量,就好像大自然在进行自我的摧毁,它欲图通过闪电的牵引力来代表一个权力的最高位置,让李尔王在强风暴雨中洗尽身体上的污秽,更是对精神世界灵魂与自然的统一。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暴风雨场景被后代学者赞扬不已,他正是运用自然不可亵渎的力量来抗击人类的权力欲望,并对人类自身的情感关系、道德底线与欲望等方面宣示着人类无穷的创造力,这些方面的体现都有赖于在自然的洗礼下才清晰可见。而正是自然的神奇力量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李尔的疯癫才让他的意识变得缓和。暴风雨就如同李尔在进行声嘶力竭的内心变化,成为了促使他清醒的外界力量。
  在戏剧的创作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物场景的安排中特意刻画了由内而外的关系模式,成为了权力激化的主战斗场。归纳出在戏剧中出现的场景地点,场景也突出了人物关系的相悖立场,如皇宫与外院之间鲜明的对立关系,奥本尼与葛罗斯特府邸之间的对立,等等,都在为权力的斗争作铺垫,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所有权力的矛盾都不停地穿梭在这些各自不同的场景地点中,与矛盾逐渐形成一体。
  三、语言的潜流权力意识
  人物语言是支撑人物关系的主要手段,语言的运用也为《李尔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学者也对语言进行了不同的分析,从整体出发来看,作品语言是由多种层面组成的,并且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同时言语活动的进行还有个人与社会的区别。在作品《李尔王》中,语言在宫廷中君王之间的对话是有很大学问的,例如肯特就是通过疯癫的假象并利用他的疯言疯语来骗取李尔对他的认同,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言语活动的实际力量。这其实就是臣民对君王虚言假意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嘲讽;弄人也利用一连串的言语活动来讽刺当权者的愚昧无知,其中就涉及了有关“食物”一词的联想,通过相关的饮食理论来体现求生存的潜在规律。另外,爱德伽胡编乱造的一些话也被李尔认可了,并认定他是哲学思想家,然而这些话语却显得十分的不合逻辑,没有一定的语言中心思想。说话的过程其实就是时间上的流过,具有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的属性,然而因为语言语法与因果关系等限制,所以可以消除以时间与个性化的意图为标志,去探析其中的某一个句子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说话时所涉及的时间与地点就没有多大的追究意义。甚至可以从这一理论来看爱德伽的语言表达意义,其实就是在一种没有任何语言语法干扰下进行的语言构成,无序的语言特点正是对话语潜在规章下的对立局面。
  沉默的语言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认定语言的目标而选择沉默的手段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事情。所以它具有不能宣告的特点,同时说话者本身也不愿意告诉他人。所以沉默是一种主观性质的行为,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然而沉默的方式并不是因为历史上的父权制度的强烈压迫,实际上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个人权力,就好像考狄利娅在面对她的两个姐姐时,她对她们没有任何语言了,就说明她们之间的关系彻底地破裂了。考狄利娅选择沉默的方式并不是由于她在气势上输给了她们,而恰恰相反,这正意味着考狄利娅内心深处隐藏着自我的强大意识,是一种自尊自强的表现。
  在《李尔王》中,李尔也采用了沉默的语言权术,在整部戏剧中,李尔共有两次与爱德蒙上演了矛盾的冲突,但两个人始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爱德蒙保持了沉默的态度正是自然权力的体现,在自然的熏陶之中成长,于是他的气势给了李尔沉重的一击。李尔大义凛然地控诉自然权力,与李尔面对的埃德蒙的沉默态度相比较中,正是验证了自然的无穷力量带来的杂乱无章的社会秩序。爱德蒙对感情世界已经失去了任何知觉,面对李尔的控诉,他仍然没有任何的响应,当李尔斥责他的两个女儿时,爱德蒙对此行为表示无法接受,在他的观念里,李尔的本性体现都是自然而然的。然而面对一味尊崇自然权力的爱德蒙,李尔所做的一切言语活动都是多余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尔也就只能选择沉默来代替一切。只有在无声的态度中,才能表示出他力求挣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广利.颠覆与抑制:《李尔王》中的权力话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2] 马广利.新历史主义权力话语下的《李尔王》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7(05).
  [3] 李树春.认同:父亲的肉身与权力的诉求——对《李尔王》的精神分析学阐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02).
  [作者简介]
  孔令(1976—),男,河南濮阳人,本科,贵阳医学院大外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