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渗透与运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结构
摘 要: 本文首先从研究当前高中政治课所遇到尴尬局面的原因出发,提出了要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必须构建“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理念,其次提出“生活化”高效政治课堂的理论依据,最后从走进生活挖掘“生活化”信息、融入生活创建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发展生活培养健全人格三个角度阐述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堂。
关键词: 生活化 高效思想政治课堂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一、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局面及原因探究
21世纪初,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提倡高效课堂要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得到思想政治教师的普遍认同,各地同仁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思想政治课仍遇到尴尬局面——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的代名词,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功能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更谈不上高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近几年高考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使得学校和老师对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成绩论英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人文发展;其次是思想政治课还承担着德育的重任,不仅要传授知识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90后”的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莠不齐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或多或少地都与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存在冲突;最后是思想政治课自身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师没有引用与学生生活中关注的例子分析,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政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讲应该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生活化”理念在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渗透与运用的理论依据
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进入21世纪,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即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生活化”理念在高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初探
“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堂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是一个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的基础上,走进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阵地,并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锤炼思想,达到知与行的结合。因此,我认为要构建这样一种“生活化”的高效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
(一)走进生活,挖掘“生活化”信息。
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着学生如何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融入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新一轮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按照“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知识模块”的理念编写的,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教材中蕴含着较多的“生活化”因素,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把严谨的理论生活化、生动化,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知识;其次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理念,认识到多样的社会生活为“生活化”的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寻找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与教材相联系的典型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化”的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教师大量的生活化信息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融入生活,创设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经历的生活那样。”课堂是学生家庭生活的缩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尽量还原学生生活,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地位平等的新型的民主的关系,这是“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堂的开端。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学生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倾听学生心声,开拓学生的思路,与学生展开高效的对话,精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
(三)贴近生活,培养健全人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然而思想政治课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学校的大部分德育功能,如果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用空洞理论来教育“90后”学生必将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的思想政治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零效的。“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强调潜移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用学生生活中关注的名人、明星等例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内心深处感受这些名人、明星的人格魅力,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熏陶。
总之,“生活化”的高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生活——教育——生活”这一主线的指导下,在走进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与学生展开有效的对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原理,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熏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全,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方俊.教学生活化的主体功能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