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患前列腺癌说起 巴菲特说过的16句话
前段时间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罹患前列腺癌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不免有些岌岌自危。既然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而“癌症是难以治愈的疾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又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那么男性朋友们是不是都应该去做前列腺癌检查呢?多久做一次检查比较合适呢?
美国是世界上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实践。
在上世纪90年代前,50岁以上男性的前列腺癌检查是美国年度体检的必做项目。一般采取肛门指检或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后来发现,这种检查对于减少前列腺癌死亡率似乎并没有多大作用,因而取消了其“必检”要求,改由体检者或大夫自行决定。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开展了一项为期10年、有7.6万名志愿者参加的大规模试验。研究者将这些志愿者随意分成人数大致相等的两组:一组每年筛查前列腺癌;一组不强行规定,由受试者自己决定。到2009年3月,这项研究进行到第七年时,研究者统计结果时发现,每年筛查的那组,7年中死于前列腺癌的有50人,而另一组只有44人。由此可见,每年筛查前列腺癌对减少死亡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说明取消这项常规检查是正确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前列腺癌是发展非常缓慢的癌症,可能需要许多年才会显现出它对人体的杀伤力,许多老年病人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死于其他原因了,甚至还有前列腺癌经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的情况。如果这种癌症被早期发现了,接下来的问题就会很多,比如要进行取样活检,若进一步证实了,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还有就是现有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射、荷尔蒙疗法以及保守治疗等,没有哪种方法表现出了特别的优势。统计数据表明,病人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取决于他看什么科的大夫(泌尿科、放射肿瘤科、医学肿瘤科),还是同时看几个科的大夫。这也正说明了前列腺癌治疗中无特定优势方法的现状。
此外,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射治疗必然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如影响性功能,造成小便失禁、排便困难等,加上巨大的心理负担,会导致病人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前列腺癌发展很慢,为什么要在初期做这些治疗?相比它给患者带来长时间极大的心理和身体损伤,这些治疗会起多大积极作用?是不是可能得不偿失?一些大型试验表明,例行体检中前列腺检查并不能带来好处,即使带来好处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当然,也有许多医生并不同意完全对前列腺癌检查和治疗不管不顾。2001年,美国癌症学会关于前列腺癌筛查的指导原则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筛查,并向体检者讲明这种检查的好处和风险。2010年2月修订的新指导原则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筛查”去掉,只保留了“医生应该讲清楚检查存在的风险和局限”。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要太担心你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数据(一般小于4ng/mL)。即使发现有这种癌症,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处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可以和你的大夫商讨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注意观察。
以下是2010年美国前列腺癌筛查的指导原则:
(1)75岁以上的老人不再进行前列腺癌症筛查。因为他们可能(平均)只有10年左右的寿命,不必考虑前列腺癌症的危险。
(2)50岁以上的人群体检时不用把前列腺癌检查作为必查项目,如果体检者希望做这项检查,大夫必须向他说明检查的局限和风险。对于希望做这种筛查的人,前列腺特异抗原小于2.5ng/mL者,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在2.5~4ng/mL之间者,每年检查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大于4ng/mL者,建议做活检。
(3)建议每位男性在40岁的时候做一次前列腺筛查,作为“基线”用,然后动态地看这个数据,而不是按统一标准来解读。
链接
前列腺癌小档案
前列腺癌是出自前列腺的恶性肿瘤。若其中有细胞的基因突变导致增殖失控,就成为癌症。恶性细胞除了体积扩大或侵犯邻近器官,也可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骨头和淋巴结。前列腺癌可能造成疼痛、排尿困难、勃起功能不全等症状。
前列腺癌发病遍布世界各地,发病率各地不同。美国的发病率是世界最高,欧洲次之(欧洲各地发病率也不同),东亚与南亚最低。从人种来看,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白种人其次,黄种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低。生活在本土的黄种人比移居北美地区者发病率低。
但是,近几年,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估计,50岁以上的男性当中,大约有40%的人前列腺中都患有很小面积的癌症。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因而丧生的人数仅次于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