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党报的突围之路:地市级党报如何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报业的发展趋势,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明确提出了“新闻业务实现新突破、社会影响力实现新突破、广告创收实现新突破”的三个突破目标。聊城日报在去年底进行全新改版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内部资源,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注意避开新兴媒体信息拼抢的锋芒,突出人文关怀和地方特色,致力于社会背景和现象下的深度挖掘,以新闻策划提升报纸品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适合地市级党报特质的新闻报道之路。
突出人文关怀,把握正确导向
当前,整个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人们面临着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和矛盾。由于新闻媒体具有公信力,人们习惯于遇到困难向新闻媒体求助,这也是新闻媒体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多年来,围绕焦点、热点搞好舆论监督报道一直是各级党报的重要职责之一。
聊城日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独特力量,在社会转型中发挥党报独特的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底改版时,聊城日报在重要版面适时推出、重点打造了“今日视点”、“寻找身边的形象大使”两个全新的民生新闻栏目,通过忠实记录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新现象、新变化、新问题,尤其是记录社会变迁对个体的影响,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帮他们解疑释惑,体现了党报的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推出正面典型是一种引导,这毫无异议。而社会新闻,有很大一部分属批评报道或负面新闻,能不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聊城日报的“党报民生热线”就是这样一个栏目。为了收到较好的舆论监督效果,我们在对新闻题材进行挖掘时,力图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个体事件中寻找社会普遍关注的东西。今年1月中旬,春节临近,城区道路拥堵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城区治堵问题属于“老生常谈”,如果作为一般社会新闻处理势必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从城区新增车辆、拥堵原因、道路优化、外地治堵经验等多角度入手,在精心组织采访、写作的基础上,于1月16日推出了《城区治堵,路在何方?》专题报道,以消息、言论、通讯、图片、链接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深度挖掘,使这一并不新鲜的社会新闻有了全新的视点。
加强策划意识,做好专题报道
在网络新闻即时更新的冲击下,比拼信息量,地市级党报永远当不了“第一”。受众在获取信息时,有了解事件起因、背景、各方反应、幕后新闻的需求,今天一条、明天一条缺少系统性的报道会使受众兴致索然。聊城日报除对新闻素材进行精心采写、精选精编外,还特别强调通过策划手段,做大做深专题报道。今年元宵节前夕,为了让元宵节专版出彩出新,我们的编辑记者提前介入,决定突出“元宵新味”,着力表现这一“新味”背后折射出的多元文化。当晚,记者采回了大量消息、通讯、图片,在后期加工时我们选取那些最具表现力、最有聊城特色的题材,推出了“盛世欢歌庆元宵”专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组织“寻找身边的形象大使”栏目过程中,为了让“草根典型”的事迹达到预期报道效果,聊城日报派出骨干记者跟进报道,并由执行总编牵头负责新闻策划,事前对每一次报道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找出新闻人物身上的时代特质和闪光点。这种策划是有计划、有明确指向的,包括报道角度的选取、节点的把握等,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有血有肉起来。
注重地方特色,善抓新闻“活鱼”
受发行条件限制,地市级党报的读者群基本限制在当地,因此,注重地方特色是地市级党报编辑记者所必须牢记的一条准则。
基层新闻工作者在捕捉大题材、反映大主题上确有其劣势,然而,由于我们身处基层一线,离生活、离群众较近,能直接参与生动的群众实践,及时采写身边发生的新闻,捕捉活蹦乱跳的“活鱼”,这是基层新闻工作者的优势所在。仍以今年聊城日报推出的人物典型为例:救助受伤云南小伙的莘县爱心群体、用鲜血诠释正义的安徽小伙纪北平、坚持为老弱病残上门服务的“活雷锋”理发师来玉香、醉心良种选育的“草帽专家”侯廷荣、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岳凤仙……有的事件是记者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有的人物是记者非常熟悉的,因而了解细节、清楚原委,写起来自如,写出来实在。通过这些报道,聊城日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综上所述,只要肯花精力、动脑筋,地市级党报同样能办得非常精彩,而绝不会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日薄西山”。
(作者单位:聊城日报)